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清官为何被淘汰

古代清官为何被淘汰

我们已经知道,信息不对称是导致逆向选择的根源。由于信息不对称在市场中是普遍存在的事实,因而阿克尔洛夫的二手车市场模型具有普遍经济学分析价值,影响了一大批经济学家,大家又发现了许多个“逆向选择”现象。

美国经济学家斯宾塞发现:在人才市场中,由于信息不对称,雇主愿意开出的多是较低的工资,除了平庸的“柠檬”之外根本不能满足精英人才的需要,结果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斯蒂格利茨发现信贷市场也是这样,因为信息不对称,贷款人只好确定一个较高的利率,结果好的本分的企业退避三舍,而坏的压根就不想还贷的企业却像苍蝇逐臭一样蜂拥而至。

前文中刘基在讲完三个药商的故事以后,借郁离子的口感叹说:“如今当官的人也像这样啊!从前楚国边境有三个县的县官。其中一个很廉洁但不得上司的欢心,当他离职的时候,连雇船的钱都没有。人们无不笑他,认为他是傻子。另一位有了机会就贪污,人们并不恨他,反而称赞他贤明能干。第三位无所不贪,用来巴结上司。他对待部属爪牙如儿子,对待富家大户像贵宾,没到三年就得到荐举,提升到专门负责执法的官位上了。即使老百姓也称赞他好,这不也是很奇怪的吗?”

这自然是一个寓言,如果真的出现这种局面的话,地球人都会明白什么样的策略是优势策略,更何况那些作为社会精英的官员呢?

也正因为如此,学者吴思才提出他所称的“淘汰清官定律”,并且从经济等角度进行了解析。在本节中,我们可以通过《韩非子》中的故事,进一步理解这个定律。

魏国西门豹初任邺地的县官时,终日勤勉,为官清廉,疾恶如仇,刚正不阿,深得民心。但是,对国君魏文侯的左右亲信官员,他从不去巴结讨好。结果,这伙官员说了西门豹的许多坏话,年底西门豹回国都述职时,被魏文侯不问青红皂白就没收了官印,罢官为民。

西门豹明白自己被罢官的真正原因,便向魏文侯请求说:“过去的一年里,我缺乏做官的经验,现在我已经开窍了,请允许我再干一年,如治理不当,甘愿受死。”

魏文侯答应了西门豹,又将官印还给了他。西门豹回到任所后,重重地搜刮盘剥百姓,并把搜刮来的东西奉送给魏文侯身边的官员。一年过去了,西门豹回到国都考核时,魏文侯亲自迎接并对他称赞有加,奖赏丰厚。

西门豹望着魏文侯,悲愤地说:“去年我为您和百姓做官很有政绩,您却收缴了我的官印。如今我注重亲近您的左右,可实际政绩大不如去年,您就给我如此高的礼遇。这种官,我不想再做下去了。”

说完,西门豹把官印交给魏文侯,转身拂袖而去。

清正廉洁却被罢官,重敛行贿却名美位固,这正印证了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中所指出的极权制度最糟糕的特征,是它往往把能力最差的人选拔出来,成为公共事务的决策者。

一个好的政治制度,一定能够设计出一种机制,对那些说真话不偷懒的官员和不说真话并且偷懒的官员有所甄别,把比较差的官员筛选出去。比如说,让那些具有信息优势的人来监督官员。谁具有信息优势呢?当然是那些本地的居民。俗话所说的“邻居一杆秤,街坊千面镜”,所反映的就是本地居民的这种信息优势。而如果一个组织让那些具有信息劣势的人来监督官员的话,就会产生很多问题,必然会演变出一个鼓励官员说谎和偷懒的体制。人浮于事,戏精当道,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同时,设计必须考虑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就好比老师让没做作业的学生举手,如果你对举了手的学生惩罚太重,下次就没有人会再说真话,而如果你惩罚太轻,又会诱使更多的人不做作业。

在任何领域中,只要有关于某类事物的“质量”的信息在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的分布不对称(通常是前者比后者知道得多),那么关于这类事物的定价和选择机制就会失灵,从而发生逆向选择。在生活中,中国人管这种现象叫“怕什么来什么,盼什么没什么”。

要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逆向选择,就必须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解决思路之一是委托人或“高质量”代理人通过信息决策,减少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解决的途径有两个:一是“高质量”代理人利用信息优势向委托人传播自己的私有信息,这就是“信息传递”;二是委托人通过制定一套奖惩制度或合同来获取代理人的信息,这就是“信息甄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门豹治邺》
清官行贿
西门豹罢官
似是而非
“西门豹辞官”有感
慧·见(六):年终述职,拿稳官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