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阴间子弹大合集
userphoto

2023.11.01 北京

关注


雷汞,是一件改变人类历史的伟大发明。这种“易燃易爆炸”的神奇小精灵,拥有撞击即爆炸的独有特性,可以将撞击的动能高效率转换为热能。除了给人类带来了摔炮,雷汞还催生了金属定装弹药的出现——雷汞发明后不久,人们就开始将点火剂、发射药、弹丸打包在一起,极大简化了装填过程,并最终催生了现代意义上的枪弹。

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子弹是其貌不扬的东西,总是淹没在枪械的高大形象中。即使是对子弹深有研究的爱好者,目光也多局限于经典规格子弹的不同弹种,比如经常被讨论的5.56×45mmNATO规格的M995、MK262、MK318吧啦吧啦,亦或是5.45×39mm规格的7N39、7N40噜啦噜啦。实际上,从十九世纪诞生至今,光是不同规格的子弹就出现了一千多种,大部分规格还有不同的弹种,同规格同弹种还有不同生产商,外加民间复装爱好者DIY,这个世界上的枪弹简直和繁星一样多——到底有多少不同的子弹,早已经不可考。这些形形色色的子弹构成了繁杂又独具魅力的子弹世界。

小壳小弹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新式枪弹研发的高峰期,也是我认为的火药枪械结构创新的最后巅峰。在这段时间,各国都探索了所有可能的子弹形制,既搞出了一堆有意义的东西,比如箭形弹、小口径弹等等,还搞出了一堆“阴间枪弹”,其中的代表思路之一便是“微弹法”——用小弹壳发射小子弹,让携弹量大幅提升。
于是乎在1965年,世界上已知最小口径出现了:1.1毫米口径枪弹诞生了~~~( ⊙ _ ⊙ )它由美国人弗兰克福德·阿森纳设计,采用钢制弹壳,发射药和底火从尾端一起装入。
 

△ 1.1×13.1mmR枪弹(稍熟悉的读者老爷应该清楚R即代表凸缘弹)
 

△ 1.1×13.1mmR枪弹口径究竟有多小呢,这是他和9mm帕弹的建模效果对比
 
60年代虽然很大胆,但大家都不傻。没有任何一个设计师,依托于这种1.1毫米口径枪弹研发枪械。这种一看就极不靠谱小家伙很快就被抛弃了。由于产量极少,大部分弹药又在试验中消耗,现存完整弹药寥寥无几。
最矮的不一定是最瘦的,口径最小的不一定是体积最小的。2.7×9mm Kolibri枪弹应该可以荣登最小子弹排行榜上的第一名,而第二名则是3×8mm Kolibri枪弹。
 

△ 一看名字就知道它俩有一腿
 
提起这两个小家伙枪弹,就不得不提到一款娘炮手枪:蜂鸟手枪,这款在《战地1》中颇具人气的手枪,具有发射2.7×9mm Kolibri和3×8mm Kolibri枪弹的两个版本。

△ 蜂鸟射击GIF
 

△ 这“只”蜂鸟为2.7mm口径版本

蜂鸟手枪设计师弗兰兹·普凡尔(Franz Pfannl,奥地利人,1867-1961)出身于钟表世家,他继承了父亲的钟表手艺,并在1897年尝试利用钟表技术制造微型枪械。在朋友、军售业务伙伴格奥尔格·格拉布纳(Georg Grabner)的帮助下,普凡尔设计多种微型子弹、微型手枪,甚至包括一款带有刺刀的步枪,不过未有实物存世。
1910年,普凡尔取得2.7×9mm Kolibri枪弹的设计专利,并在1914年正式推出了2.7mm口径蜂鸟手枪。事实证明,这款主打自卫功能的手枪可以有效击毙一只蟑螂。(蜂鸟是蟑螂天敌,实锤了,手动滑稽)
1920年,普凡尔开始设计3mm口径枪弹,但一直拖到1928年,他才推出优化结构后的3mm口径蜂鸟手枪。由于这个世界上有钱的傻子实在不多,蜂鸟手枪的总产量只有约1000支。不过,独具特色的“体格”,加上稀少的产量,如今的蜂鸟手枪已经成了收藏界的宠儿,一支蜂鸟售价通常高达40000美金,有价无市。
由于欧美国家尚有制作微型枪械的风气,蜂鸟手枪所用的小子弹还在少量生产,只是一发子弹的售价高达75欧元,大约值人民币600块。所以,假如某位读者老爷斥资买下了一支蜂鸟,一旦遇上打劫,还请估摸一下钱包和乱射一通所耗费的子弹钱,哪个更多一些。
 

 

大壳小弹


既然谈过了小弹,那就跑不了大弹。如果以20mm作为枪炮的分水岭,那么美国的19×137mm枪弹,应该就是批量生产的最大口径子弹了(类似于将20mm炮弹DIY成19.9mm枪弹就不在罗列范围内了),不过,作为一款试验航空机枪子弹,这款奇特的枪弹,终究只是世界的匆匆过客。
 

△ 19×137mm枪弹。都这么大了,为什么不用机炮?
 
如果说19×137mm枪弹是20mm以下最大的机枪弹,那么.750NE枪弹(Nitro Express表明其采用硝基无烟火药,通常简写为NE)将是最大、最具毁灭性的步/猎枪弹。它诞生于1997年,由美国人乔·莫罗设计,具体规格为19×90mmR。
 

△ PS1:还有谁家20mm以下口径步/猎枪弹能把1300格令(84.2g)的弹头以每秒2200英尺(670m/s)的初速打出去?总能量超过1万8千焦耳,没有地球生物可以承受它亲密一击
 

PS2:著名枪械大师——沃·夏基·巴硕德曾经说过,每一个轻松驾驭住.750NE的人都是容易吸引异性的真男人,因为你除了拥有超越极限的体魄,还有付得起每发50美元账单的钞能力。什么?小姐姐?不存在,她们连瓶盖都拧不开


△ 9mm帕弹、7.62×39、.750NE模型对比
 
除了.750NE枪弹,.600NE枪弹也是一个“奇行种”。使用.600NE枪弹的泽利斯卡(Zeliska)左轮手枪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手枪,初速约为460m/s,枪口动能达到了6200多焦耳。枪械售价高达16000美元一支、子弹售价40美元的一发。高昂的售价,充分避免了用户骨折后付不起医疗费的尴尬情况。
 

当然这款诞生于1899年的弹药并不是为手枪研发的,它是根正苗红、最负盛名的大威力猎枪弹,专为狩猎大型猎物而生。弹头质量通常为为900格令(58.3g),装药规格有100格令(6.5g)、110格令(7.1g)、120格令(7.8g)三种。在使用28英寸/711毫米枪管发射时,初速和动能对应为:564m/s、9300焦耳;594m/s、10300焦耳;624m/s、11400焦耳。
 

△ .600NE换算公制约为15.7×76mm
 

△ .600NE的全铜背甲钝头弹,亦有厂商生产过裸铅软尖弹
 
这类被俗称为“大象弹”的大威力猎枪弹起源于英国。一战期间,为了应对德国人带有防护钢板的射击孔,英国人把相当数量的大威力运动步枪带上了战场,这些步枪有的来源自军方购买,有的则是民间捐赠的。足以抵御英国7.7mm枪弹的德军防护钢板,往往“像刺黄油一样”被击穿。这些昂贵弹药通常是有钱人的玩物,许多步枪未做任何说明,就被发给了普通士兵。这类步枪必须要立姿或跪姿射击,这样你最多被后坐力打翻。“一个试图卧姿射击.600NE步枪的倒霉鬼,他的锁骨被撞碎了。”一战英国狙击手斯图尔特如是回忆说。
.600NE枪弹如今老当益壮,衍生品.600 Overkill(听听这个名字,过度杀戮)同样是一款出色的野兽杀手。它的最大特点在于进一步提高装药量,并采用了底带缩缘弹壳以提高弹壳强度。同样900格令的弹头初速达到了745m/s,枪口动能超过一万六千焦耳。
 

△ .600 Overkill和5.56 NATO,注意.600 Overkill特殊的底带缩缘结构
 
看到这里,读者老爷应该可以发现,刚刚介绍的大威力枪弹都有着钝头直筒的特征,其实这些枪弹都属于弹药家族一个特殊分支——专用于狩猎欧美猎手们眼中最具挑战性的“Big Five”:大象、犀牛、水牛、猎豹、狮子的狩猎弹。更重的弹头,更足的装药,可以让猎手们尽情体验一击必杀的刺激。毕竟,总有人觉得大即是好。
如果不愿屈服于20mm枪炮分水岭,仅以设计目的作为参考,我们将迎来真正的大口径怪物。
首先是在肩扛步枪上采用过的真正最大口径子弹——2号独头弹,换算公制口径高达33.7mm,壳长89mm,2号独头的弹头质量通常为半磅(226.8g),在17.5g发射药的推动下,枪口动能最高可达23700焦耳,曾经发生过把射手和支撑射手的人同时撞翻的事故。一位英国探险家在1866年给友人的信中感慨道:“我宁愿把它推荐给歌利亚巨人,但它的确不适合生活在公元1866年的人类。”
 

△ 2号口径弹头
 

△ 在2号弹壳面前,.45ACP形如弟弟
 

△ .950 JDJ 步枪弹(最右侧),号称有史以来最大的子弹,硕大的体格让一些小型炮弹都相形见绌
 

△ 233g车制实心黄铜弹头版本
 

△ 另一种155g铸造圆头铅弹
 
.950 JDJ步枪弹设计者是SSK公司总裁J. D. Jones,大口径亚音速弹爱好者。.950 JDJ实际上是在20×110mm西斯帕诺机炮炮弹弹壳的基础上,截短缩口而来的。西斯帕诺炮弹弹壳赋予了.950 JDJ凶猛的装药量。SSK公司为.950 JDJ专门开发了Fat Mac栓动步枪,发射155g铅弹头时,初速达到640m/s,枪口动能约为32000焦耳。当发射233g黄铜弹头时,初速提高到674m/s,动能突破52500焦耳。52500焦耳什么概念?12.7×99mm口径M2机枪动能大约是18000焦耳,14.5×114mm口径的KPV机枪则是30000焦耳,23mm口径Gsh-23航炮45000焦耳,20mm密集阵近防炮才是54000焦耳……

△ Fat Mac实际上是一款单打一步枪,装填时需要抽出枪机,从屁股装入子弹,重达八公斤制退器则是保住射手小命的关键

△ Fat Mac射击GIF

“在靶场,每一次射击.950 JDJ步枪弹都是绝妙体验,你将经历数万焦耳燃气能量喷涌的刺激。”资深射手尼古拉斯·张三在骨科重症间也不忘与人分享他的乐趣。
 

 

大壳小弹

 

在追求威力的道路上,大口径大装药枪弹遇到了反对者们,“小便弹道的东西,”正在试图将一枚76毫米炮弹壳缩口装上一枚7.62弹头的唐纳德·铁蛋如此评价:“初速就是真理。”
大壳装小弹流派深谙古老东方一阳指的杀伤原理,他们对上述子弹扔铁坨的行为嗤之以鼻。
读者老爷们或许认为,小口径军用步枪弹药是在二战后才被提出的。但实际上,设计师们很早就开始研究小口径军用步枪弹的可行性了。5×58mm枪弹正是早期小口径弹药代表之一。这种枪弹基于7.92×57mm毛瑟弹缩口设计,早在1890年就已经诞生,德国人曾经认真的考虑在毛瑟98步枪上使用这款弹药,但最终还是沿用了性能更为均衡的7.92×57mm毛瑟弹,但“有限的能量,更小的质量,更高的初速,更低伸的弹道,更高的穿透力”的精神流传了下来。
 

△ 5×58mm步枪弹
 
德国人汲取了一战期间13.2×92mmSR反坦克枪弹比较费射手的问题,把13.2×92mmSR枪弹弹壳拉长缩口,以极高的速度发射7.92mm口径的穿甲弹弹头,用PZB38/39步枪,勉强可以在100m距离上干穿30mm均质钢。
 

△ 7.92×94mm反坦克步枪弹
 
德国人似乎很满意让小弹狂飙的感觉,他们还想上天X飞机。于是,他们基于13×64mm航空机枪弹壳,开发的7.92×81mm航空机枪试验弹。不过德国人最终意识到航空机枪枪弹,口径还是要越大越好,试验再无下文。
 

△ 7.92×81mm弹,可以看出原型弹壳的底带缩缘设计
 
在嗑药的路上,波兰人显然也热衷此道,波兰先是开发了10×99mm弹(基于13.2×99mm哈奇开斯机枪弹)、7.92×86mm弹,随后推出更为激进、实用的7.92×107mm弹。发射7.92×107mm弹的WZ.35反坦克步枪堪称二战期间最成功的小口径反坦克步枪。WZ.35的枪口初速高达1275m/s,发射特殊的铅芯钢背甲DS穿甲弹,通过高动能撞击,使装甲内侧产生崩落碎片杀伤人员。波兰人最初要求在400米距离上击穿30度倾斜的15mm钢板,但这在想桃子。研发成功后,WZ.35反坦克步枪能在100米距离击穿30度倾斜的33mm钢板或300米击穿30度倾斜的15mm钢板,倒也是相当好看的数据。
 


△ 10×99mm、7.92×86mm、7.92×107mm
 

△ WZ.35
 

△ 依次为14.5×114mm、7.92×94mm、7.92×107mm、7.92×57mm枪弹,注意图中命名全是德国叫法
 
波兰将WZ.35视为秘密武器,一直以“研发出口给乌拉圭的步枪”为借口掩人耳目,生怕性能暴露后,对波兰虎视眈眈的苏德增加坦克装甲厚度。1935年,WZ.35开发成功,直到1939年4月才发给部队,并且在德国进攻波兰后才允许全部开箱。于是,德国人很快得到了这批9.9成新的武器,德国人觉得这枪劲挺大的,重新命名为PzB.35(P)就用上了,不过大部分最终送给小弟意大利。

二战期间搞类似弹种的还有西班牙人。战争结束后,西班牙人销毁旧子弹时,陆续发现一些奇怪的未知子弹,经过查证后确定为西班牙在二战期间开发的8×87mm反坦克子弹。有意思是,最早发现的8×87mm弹中,其中一枚被塞了一枚8mm法国勒贝尔弹头。8×87mm弹所幸未被埋没于历史,但被历史忘却的枪弹依然不在少数。

△ 图示为后来制作的8×87mm纪念品
 
二战前后,那些反坦克炮设计师们肯定无法想象,短短十几年,二三十毫米垂直装甲的小脆皮,就变成了动辄上百毫米倾斜装甲的铁乌龟。小口径大弹壳反坦克枪弹的设计者同样没想到。就这样,费力不讨好的大壳小弹吃了憋,但尝试依旧未停止。比如法国人在1973年搞出了由.50BMG(12.7×99mm枪弹)缩口而来的9×99mm和7.62×99mm枪弹。
 

△ 9×99mm枪弹
 
外来口径怎能让法国人得劲?于是法国人把本国特色的7.5×54mm枪弹脑袋拔了,塞进.50BMG缩口弹壳,得到了新的“接头霸王”:7.5×99mm。
 

△ 7.5×99mm枪弹

但是这样一来,每出生一个7.5×99mm枪弹,就有一个7.5×54mm枪弹失去脑袋,于是,法国人民决定把5.56×45mmNATO枪弹的脑袋砍下了给7.5×54mm弹壳,于是又出现了5.56×54mm弹。至于没了脑袋的5.56×45mm NATO,呵,关我法兰西雄鸡什么事。
 

△ 5.56×54mm枪弹
 
隔壁德国人一看,法国人有,我也得整了一个,于是试验了一款5.56×58.5mm弹,不过德国人不允许自己搞简单的东西,它是由两个法国产的钢制5.56×45mm NATO弹壳截断焊接而成……
 

△ 5.56×58.5mm枪弹
 
PS:以上四款弹药文字纯属为了语言效果虚构,实际上是并无本质关联的试验弹药。
 
“接头霸王”的狂欢自然少不了美国人,.50-.17枪弹可能是最为极端的怪胎。理论上来说,如果枪管足够长,大约1.5g的.17口径弹头,将会拥有至少15000焦耳的枪口动能,意味着大约4800m/s的天顶星初速,可谓子弹中的豪杰。(由于种种原因,火药动力的枪炮实际上限大概在2000m/s左右)
 

△ 在?比比初速?
 
其实小弹装大壳的本质,就是希望弹头被足够的能量推动。随着化学工业发展,子弹发射药的能量密度越来越高,用相对小的弹壳也可以提供更加充足的燃气能量。于是,以上这些阴间子弹逐渐没了下文,而众多马格南枪弹成为了更好的选择,例如大家所熟知的.338拉普拉-马格南、美军列为狙击弹的.300温彻斯特-马格南、傻鹰使用过的.357马格南枪弹等等,都成了最后的赢家。
不过呢,在国外丰富的枪弹市场,无论什么产品都有簇拥者,这份包容延续了一种非常规的生命力。所以,实战中已经毫无用处的小弹大壳,依旧可以和铁粉活跃在靶场。
 

 

多头弹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对威力够不够大斤斤计较,弹壳、装药,这些数据在另一批子弹设计师们眼里过于单调,他们更在意对子弹功能的精雕细琢,不变的规格、多样的弹头才是他们独特的设计哲学。
步枪弹只能射一个弹头吗?不存在。给步枪弹塞上霰弹弹头,给霰弹塞上独头,在子弹设计师眼里是一样的道理。
 

△ 5.56×45NATO规格霰弹弹头,诚心奉上
 
对于手枪弹而言,塞一颗霰弹弹头自然也不是难事。当你拿着一支GLOCK18,插上塞满霰弹弹头版9×19mm帕拉贝鲁姆弹的弹鼓,拨至自动,你就是这条巷子里的最靓的仔。
 

△ 9×19mm帕弹版,大部分弹药都有霰弹或分弹头版本。某些枪弹弹头比较大,空间充足,效果将更加凶残
 

△ 另有9×19mm帕弹霰弹夜用加长版提供
 
嫌弃霰弹头轨迹乱七八糟?没关系,集成了数枚小型专业弹头的多头弹或许是更好的选择。不过,这种子弹需要用特殊的多管枪发射,即一个弹头对应一个枪管,这一方案的尝试者主要是FN公司。图示为三个4.5mm弹头塞入9×19mm帕弹弹壳。
 


此外,亦有7个3.5mm弹头+.45弹壳的设计,在FN公司专利图上,甚至出现了9个弹头的9×19mm帕弹。不过,来源资料的原文作者对“九头龙”帕弹的存在表示强烈怀疑,这相当于在9mm直径圆柱上钻九个深洞,无论是加工难度和弹头直径都会十分离谱。
这种思路有一个更为靠谱的版本,那就是H&R公司的三角三头弹,这个弹好歹是有过多款实枪测试的,甚至竞标过SPIW项目,不过呢,虽然这个弹相对靠谱,但总得来说还是不靠谱,就像你比郭敬明高,总体上还是矮。所以,SPIW项目直接拒绝接受这一方案进行测试。
 


三角形截面子弹的idea并非独此一份,更早的三角形枪弹是单个弹头,出自设计师戴维·达迪克之手——三角弹的发明人,配套他发明的特殊结构转轮手枪。
 


既然多弹头枪并列是不靠谱的,所以我们把弹头串联起来吧,这样普通单管枪无需改造,也能射出多个弹头。信了这句鬼话的美国人在齐射计划中,测试了多种串列弹头枪弹,不出意外最终都不了了之。现在,反而倒是毛子和兔子少量装备了一些双弹头12.7mm机枪弹。
 


 

“普通枪弹”

 

让我们把目光转回“普通”结构的枪弹。对于总想搞个大新闻的外国人而言,无论是枪弹爱好者还是专业设计师,开发特殊弹头一直是一项喜闻乐见的活动,刻花雕纹,改天换日。如果有条件,甚至可以使用CNC设备把弹头铣削成国际友好手势。
 
 

△ .45ACP弹壳+THV弹头(高速弹头)。这种弹头初速更高,特殊的弹头弧线可以产生更大的空腔,不过准头欠佳。这种弹头在其他枪弹上亦有出现
 

△ 超级弹头.45ACP:骄傲,无比骄傲,骄傲突破天际,冲出地球,傲视群雄,梅花傲雪,一身傲骨,龙傲天(破音)
 

△ 根据小道消息,在一次唐门测验中,黑暗条件下投掷暗器的环节中,有人使用了刀片弹进行作弊,使用消音手枪的弟子并没有被惩罚,并且成为了唐门新成立的匿音火器分坛第一批弟子
 
有些子弹是为了杀伤目标,也有些子弹则是为了安全,这种特殊子弹只有少量装药。击发后,内置铁钉会被燃气推动挤压侧面,使弹壳膨胀,贴死在枪膛内,当然,铁钉是射不出去的。击发后,枪机/套筒被子弹通过抽壳钩锁住,无法操作,必须要用蛮力弄开。我们想了半天,这样的子弹一定是用来对付熊孩子——当他们偷偷玩了大人的枪,就会被发现。
 


在真枪上使用假弹是一种常见的训练方法。但空枪击发对损耗击针寿命——没有了底火吸收能量,所有能量都释放在击针上了。一般而言,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给假弹配上橡胶底火,但这种做法明显不够豪迈。图中这种枪弹采用弹性底火,通过用内置弹簧吸收一部分击针能量。

 

标记弹被广泛应用于实战对抗训练和特殊人员标记,命中人体后就会留下明显的标记。实战对抗训练用的标记弹,标记很容易就能清洗干净。而特殊人员标记用的标记弹,把皮肤、衣服洗破了也鲜艳依旧,有些还带有经久不衰的酸爽气味和荧光效果。

△ 国产PXS921式训练标记弹,由于膛压低,发射需要将92手枪换成专门的训练用套筒
 
用标记弹进行实战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射手的射击水平,进而提高命中率。为了提高命中率,除了让射手苦练枪法,让子弹本身更容易命中目标,也一直是枪弹设计师冥思苦想的命题,近距离可以堆砌弹丸数量糊脸,远距离又该如何?
于是,激光制导武器枪弹诞生了。来自洛马公司的.50口径激光制导子弹,在试验中精确命中了1.6公里的目标,效果等于两个“800米外一枪干掉鬼子的机枪手”,堪称枪弹中的豪杰。对于顶级狙击手而言,这也是一个颇具挑战的成绩。
 


目前为止,这种昂贵的子弹还不能普及,但在特种作战中,用这种子弹打击高价值目标,还是非常划算的。现在主要问题在于,为了制导效果,弹头的速度受到了很大限制,姿态调整又会消耗弹头能量,杀伤力实在是令人担忧。
 
相对于浩如烟海的弹药家族而言,文章介绍的子弹着实是沧海一粟,每一款子弹都可以找到太多的同类。相对千奇百怪的特殊子弹们,本文连引言内容都算不上。虽然收集资料的过程非常痛苦繁琐,但我乐在其中,做人嘛,没有点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最后,愿各位看官阅读愉快,两张杂图奉上。
 

△ 子弹壳成型过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万焦动能,一枪毙大象,军用步枪弹在它面前就是个弟弟
步枪界两大山脉,7.62的AK
分析:为什么日军的三八式步枪杀伤力强?
金属与火焰的回忆——二战军用枪弹全接触(3)
7.62×51mm NATO ——〖枪炮世界〗
金属与火焰的回忆——二战军用枪弹全接触1--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