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培根人生论》人性的各种情欲中,有两种最惑人心智:嫉妒和爱情

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为你解读的书是著名的英国思想家、科学家,也是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实验科学的创始人,是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弗朗西斯·培根的经典代表著作:《培根人生论》。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三个主题:嫉妒、爱情和权位。

01

论嫉妒

培根说在人性各种情欲中,有两样最为惑人心智,那就是:爱情和嫉妒。

这两样情感,能够激发出强烈的欲望,创造出虚幻的意象,强大的能量足以蛊惑人心。在《圣经》当中,把嫉妒叫做“凶眼”,而在占星术里又把嫉妒称做灾星。也就是说,嫉妒有害无益,它能把凶险和灾难投射到它所注目的地方。

人若品德不佳,也就必然会从心底嫉妒那些有道德的人。因为人的心灵如果不能从自身优点中获得养料,那就肯定要去寻找别人的缺点作为养料。而嫉妒者自身通常没有什么优点,但又对别人的优点心怀忌恨,因此嫉妒者也就只能靠败坏别人的幸福来解慰自己的嫉妒心。当一个人自身缺乏某种美德的时候,他就一定要贬损别人具有的这种美德,以求宽慰自己,实现平衡。身为嫉妒者他必定是一个爱好打听闲话的人。

嫉妒者之所以特别关心别人的优缺点,并不是因为别人的长处短处与嫉妒者的切身利益有关,而是嫉妒者只是通过发现别人的短处来打发自己的不愉快。嫉妒者拿他人的弱点衡量自己的长处,从而得到一种心理满足。这种愉悦其实是一种变态快感。

正常人往往埋头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一般是没有闲情逸致嫉妒别人的。嫉妒是一种四处游荡的无聊欲望。容易嫉妒别人的人多属好动者。这种嫉妒别人的人是一种闲得难受的人。所以古语有云:“多管别人闲事的人肯定没安什么好心。”

同事之间如果有人获得提升,那么这也会容易引起许多嫉妒。因为,如果别人由于某一种优点或优势获得充分表现,而得到提升的话,也就等于反衬出他人在这些方面的不足和无能,进而严重刺伤了那些没有被提拔的人。与此同时,人们彼此越是相互了解,这种嫉妒心也就越强烈。一个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的人通达发迹。但很有意思的是,他却不能原谅一个身边的熟人飞黄腾达。有个心理学家说:

我们对身边人经常心生嫉妒,而对陌生人才会产生崇拜。

历史上,该隐对于自己兄弟的嫉妒是可怕的。该隐只是由于嫉妒,就亲手杀死了他的手足兄弟亚伯。这种行凶动机是非常狠毒的,也是格外凶残的。在《圣经》已经告诉了我们,魔鬼所以要趁着黑夜到麦地里去种上稗子,就是因为他嫉妒别人的丰收。就像毁掉田间的麦子一样,嫉妒这个恶魔总是潜藏在暗地里,悄悄毁掉人间的美好东西。

02

论爱情

前面说过,在人类的一切情欲当中,嫉妒哈爱情是两种最为惑人心智的情欲。培根说:与其他感情相比,只有爱情和嫉妒是能够让人瘦弱下去的。因为生活里,没有什么能够比爱情与嫉妒具有更加持久的消耗力。但在舞台上,爱情往往是完美的,而现实中,爱情常常是不幸的。我们可以发现,古往今来,一切真正伟大的历史人物,只要是那些永远铭刻在人类记忆当中的伟人,几乎没有一个是因为所谓爱情而去发狂发疯的人。这仿佛说明了,伟大的精神和伟大的事业是可以摒除过度激情的。

那为什么爱情会惑人心智呢?培根说,一份过度的爱情,必然会夸张对象的性质和价值。例如,只有在爱情中,才总是需要那种浮夸谄媚的辞令。而在其他场合,同样的辞令只能招人耻笑。古人有一句名言:“人总是把最大的奉承留给自己。”只有对情人的奉承是例外的。因为甚至最骄傲的人,也甘愿在情人面前自轻自贱。所以古人说得很好:“人在爱情当中会很糊涂。”。我们所说的“情人眼里出西施”也是这个道理。

生活中的情是现实的,除非她或他也爱着他或她。所以说,爱情是有代价的,即在常常不能得到对方回报的时候,就会埋下一种深藏心底的轻蔑。这是一条铁定不变的规律。情人应当十分警惕自己感情中这一不健康因素的存在。因为这种不良情感不但会让人丧失爱情以外的更多东西,而且更可以让人丧失自身。

古希腊诗人荷马告诉我们,那位追求海伦的帕里斯王子,最后拒绝了天后朱诺和智慧女神密涅瓦的天大礼物。这一则神话生动地告诉我们:一个溺身于情海的人,有的时候也会甘愿放弃眼前的财富和智慧,另寻美人。当人心最软弱的时候,也是所谓的爱情最容易入侵肌体的一刻。这个时候,也就是此人最为柔弱、窘迫、孤独、一筹莫展之际。人往往就是在这样的时候,最急于跳入爱情的火焰。

由此可见,爱情实在也是愚昧之子。但是同时,也有一些人即使心中有了所谓的爱,仍然能够尽力约束它,让它并不妨碍更大的事业。因为爱情一旦干扰了人生事业,可能就会阻碍人奔向自己从前的既定目标。我不知道,到底是什么缘故使得许多军人更加容易坠入那副柔软情网中?也许正像他们的嗜饮一样,野性的征战生活需要欢乐带来一定补偿?人性之中可能潜伏着一种宽大的爱,假如人生的爱不善专一,假如人生的爱不能从一而终,恐怕这种所谓的爱,就会施于更加广泛的大众当中,成为仁善与博爱,像有的僧侣修士那样。夫妻的爱,能使人类繁衍。朋友的爱,可致人际关系完善。但是那些荒淫纵欲的爱,只会让人堕落。

03

论权位

培根说,即便身居高位的人,也是三重意义上的臣仆:第一,是君主或者国家的臣仆;第二,是名誉地位的臣仆;第三,是事业的臣仆。所以一般来讲,他们是没有人身自由的人。既没有个人的自由,也没有行动的自由,更没有时间的自由。为了寻求权力而抛弃人的自由,或者寻求凌驾于他人之上的权力而失去了自治的权力,这是一种怪异的欲望,一种不可思议的欲望。

一个人要升到高位,其路途之艰难,常人是无法想象的。但是依然有人要吃尽苦头,谋求高位。然而他们得到的权位,也未必不是更大的痛苦。人要升到高位之上,其行迹路径有的时候,甚至是卑污肮脏的。然而有的人,正是借助这种卑污与可耻的手段,达到了受人尊敬的地位。在高位之上的居留,其实并不是很稳定,一旦下降或是下台,常常弄得身败名裂。这实在又是一件可悲的事。正如古语所讲:“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诚然,人往往在希望退的时候不能退,在应该退的时候又常常不肯退。

有人是迷恋权势的。这些人往往耐不住退休生活。甚至在风烛残年之日,仍觉寂寞难耐。正如有些老年人,在闹市当街一坐,追忆往昔的个人尊荣。

比较有意思的是,那些身居高位的人,经常想要借助他人的眼光来发现自己的幸福。因为若是他们依着自己的感受判断,他们大约不会发现自己是幸福的人。但是假如他们自己想一想,别人对于他们的估价又会怎么样呢?一旦想到别人对于他们身居高位产生联想,他们好像就知足了,因为他们获得了某些外界谈论而引发的快乐了。可是同时,在他们内心深处,也许正好相反。因为这些人经常会感觉到自己的忧虑。尽管他们到最后才完全发现自己是有过失的人。所以显然,身居高位的人对于自我的认知基本上是陌生的。

塞内加说得很好:如果一个人在临死的时候,已是名满天下,但是只有他不了解自己。这样的死亡,可真的是一桩大祸了。

就像有人说“上帝要他灭亡,必先使他疯狂”。

而我国古人则说,“天将降大祸于斯人,必先厚其福而报之”,其实都是一个道理。越是身居高位、顺风顺水,越容易迷失自我。

培根说,身居高位的人容易有四种恶习:拖拉、贪污、粗暴和抹不开情面。其中最后一项在我们身上体现比较更为深刻,培根说:如果你被面子套牢了,你就永远不会有什么长进。有一句古语说得好:“地位显出为人。”也就是说,地位显示出了有些人的长处,也显出有些人的短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培根论文《论妒忌》赏析
人生修为(之四):高处不胜寒,要常反躬自省
[人教新课标] 17谈读书→培根论嫉妒
难得让人嫉妒
嫉妒是一种四处游荡的情欲,能享有他的只是闲人
使人衣带渐宽的两种感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