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京西引水石槽拾零

北京香山公园和北京植物园内分别有一部分石槽遗迹,这些石槽是清代的京西引水设施,始建于乾隆年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北京西山自古多泉,丰沛的泉水与这项引水工程一起对清朝时期京西皇家园林、寺院的造景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西山引水工程为三山五园的辉煌壮丽做出了很大贡献,使三山五园中相距最远的两座园林──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得到了相互照应的 “借景” 效果,也体现了古人在理水、用水方面的智慧。本文将试着整体解读这项引水工程,以几部分分别论述,希望能够张本继末,尽可能的将其完整的脉络呈现出来。

一、建造引水石槽的目的

北京大学历史地理学教授侯仁之先生曾在《北京历代城市建设中的河湖水系及其利用 》一文中描述京西引水石槽:

“ 乾隆年间···· 为了补充昆明湖水的来源,除了湖区以内的泉水外,还将西山卧佛寺附近以及碧云寺和香山诸泉利用特制的引水石槽汇聚在山脚下四王府村的广润庙内的石砌水池中,然后,再从水池继续利用石槽引水东下直到玉泉山。”

1936年,当时还在燕京大学读书的侯仁之来到玉泉山游玩,看到这个引水工程后很惊讶,于是顺着石槽一直走到了卧佛寺。此后侯先生通过研究,确定了京西引水石槽建造的目的:  为昆明湖补充水源。

现网上查找的以及各种著述中关于京西引水石槽的说法大都因袭陈说,沿用侯仁之先生的成果。

但随着现今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建造京西引水石槽的目的提出了标新立异的看法。

古时香山一带,泉水丰沛,清朝时有泉眼50余处,此地三面环山,其东南部为平原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但在其东南部,也就是泉水的下游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河流或湖泊,直到东部较远处才有昆明湖这么一个大范围的湖面,这是由于香山一带特殊的地理结构──地下U型槽构造造成的,香山一带的泉水虽然丰沛,但只在部分山林处出现,随后在地下顺着U型槽到达东南部的玉泉山和昆明湖,从而形成了香山一带泉水出山即隐的特点。如明末清初时孙承泽作《春明梦余录》中的一段关于西山水源头的记载就很好的解释了香山一带地理结构与泉水的关系:

 “水源头,两山相夹,小径如线,乱水淙淙,水分为二支,一至退谷之旁,伏流池中,至玉泉山复出,昔有人注油水中,玉泉水面皆油也。”

乾隆皇帝也深知其中道理,他在《御制麦庄桥记》中写道:

“ 京师之玉泉,人但知其源出玉泉山,如《志》所云巨穴喷沸,随地皆泉而已,而不知其会西山诸泉之伏流,蓄极喷涌,至是始见···· 盖西山碧云、香山诸寺皆有名泉,其源甚壮,以数十记,然惟曲注于招提精蓝之内,一出山,则伏流不见矣,玉泉地就夷旷,乃喷迸而出,㶆为一湖。”

由此可见,乾隆皇帝指出西山诸泉的特点,“出山伏流不见,至玉泉喷迸而出”,玉泉水 “巨穴喷沸” 等,既然西山泉水到达玉泉后巨穴喷沸,那么乾隆根本没必要再建造大规模的引水工程只为补充昆明湖水,而且从现存引水石槽的外观来看,此引水工程并不能大规模的补充昆明湖的水量,小型石槽的引水量与工程的巨大投入(尤其为配合引水工程而在沿途修建的几座皇家寺院)完全不成比例。所以只是为了补充一个大型湖泊的水量,并不是建造引水工程最首要的原因,它只是间接的补充了昆明湖的水量。

建造引水石槽更准确、更首要的原因,就是要改变西山的两大泉源,樱桃沟的水源头和碧云寺的卓锡泉到达玉泉山的方式,即为使部分泉水从地下流动转为地上流动,那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玉泉山静明园的西部缺乏水源,这就是乾隆皇帝要建造引水石槽的根本原因。

▲引水工程全部建造完成后(全盛时期)的玉泉山静明园景观平面图

乾隆帝扩建静明园时,园子的西部是没有水的,静明园的泉源只集中在南部和东部,并通过玉河沟通颐和园昆明湖。现今对于乾隆的评价虽然毁誉参半,但他确实是一位文化造诣较高的皇帝,追求自然之美,向往天人合一的境界并师法自然,玉泉山虽然多泉,但是没有瀑布,这种遗憾也就促使乾隆建造引水工程为静明园的瀑布创造了条件,于是也就有了在静明园西部专为泉水瀑布以及泉水汇聚而成的 “ 涵漪湖 ” 而建设的园林建筑群(上图29-32的景观,涵漪湖为32以南的水域),泉水流入静明园西部形成湖面,继续向南分别沟通园外的高水湖和南部泉源,不仅使园西部景观自成一区,也整体构成了玉泉山静明园完美的山水园林景观。

注:  图中标号为30的景观为 “ 飞淙阁 ” ,园外的引水工程通过 “ 河墙 ” 将泉水输入园墙内,在 “ 飞淙阁 ” 前的假山处形成跌水瀑布景观,而后泉水分别绕过 “ 挂瀑檐 ”(31)和 “ 练影堂 ”(29) 注入 “ 涵漪湖 ”中。

二、引水工程的结构、经由

据《日下旧闻考》记载: “ 西山泉脉随地涌现,其因势顺导流御园以汇于昆明湖者,不惟疏派玉泉已也。其自西北来者尚有二源: 一出于十方普觉寺旁之水源头;一出于碧云寺内石泉,皆凿石为槽以通水道。地势高则置于平地,复以石瓦;地势下则垣上置槽。兹二流逶迤曲赴至四王府之广润庙,汇于石池,复由池内引而东行。于土峰上置槽,经普通、香露、妙喜等寺夹垣而上,然后入静明园。” 

(一) 结构

通过以上记载结合实地观察,整个引水工程结构并不单一,由石槽(河墙)、石瓦、地下暗槽、跨河跳槽、涵洞、夹垣、土峰构成,现分别阐述。

(1) 石槽: 所谓石槽,是先用砖石砌成石墙,其高矮因地势而定,地势较为平坦或较高的地方,石墙修的就较低,或埋入地下、或与地面持平、或高出地面,墙体相当于引水石槽的 “ 底座 ” 或 “ 地基 ”。地势较低的地方,石墙修的就比较高,石墙建成后,再将一段段由豆渣石打磨而成的石沟铺在墙的顶部,作为输送泉水的管道,也就是引水石槽,其石料产自海淀凤凰岭一带(一说产自石景山模式口),每段石沟间用灰泥填平缝隙,以保证水流畅通,防止泥土落入石沟间的缝隙而堵塞石槽,也可以保持泉水的清洁。

广润庙至玉泉山之间的引水石槽,是整个引水工程中墙体修的最高的一段,由于此处地势低,而且河墙边上就是专为西山地区排涝的北旱河的河滩,每到汛期时会有山洪暴发,为防止引水石槽被洪水冲毁,所以这一段的墙修的高,保证其顶部的引水石槽不受洪水威胁,因此也被俗称为“ 河墙 ” ,为了防止其附近的泥土流失,河墙建成后,在其两侧种植了大量的柳树,形成一道绿色的长廊,据说当时柳丝清扬,柳色如烟,自成一景,故称之为 “ 河墙烟柳 ” ,现北京植物园内还能看到一段墙体被埋入地下的 “ 河墙 ” 及两侧的柳树。

▲玉泉山静明园以西的 “ 河墙 ”,顶部为引水石槽(现已不存)

▲部分 “ 河墙 ” 年久失修,石槽均已掉落

(2) 石瓦: 覆盖在引水石槽上的用以防止石槽内水污染的沟盖,以石料打磨而成。现香山公园内有部分遗存。

▲ 现香山公园内残存的石瓦

(3) 地下暗槽: 埋入地下或置于石桥内的输水槽,现碧云寺行宫院和香山公园昭庙前方河处可见两种形式的暗槽。

▲ 碧云寺行宫院内陆下暗槽出水口

▲ 香山静宜园昭庙前地下暗槽

(4) 跨河跳槽: 架于南、北旱河之上的输水槽,用以跨过河道输送泉水,与河道立交,使泉水与河水互不干扰。此结构同样为石墙砌筑,顶部放置石槽输水,底部开若干个洞以通河水。跨河跳槽承载樱桃沟水源头的泉水,跨过北旱河后,东南入广润庙内石池,在此与香山静宜园的泉水汇合后,再向东通过“ 河墙 ”入玉泉山静明园。现已不存。

​▲跨河跳槽位置

▲由于跨河跳槽现已不可寻,也未找到其老照片,故图片以静明园东墙养水湖五孔闸举例说明

(5) 涵洞: 横亘于山间排洪沟上的泄洪兼输水设施,依托山体而建,上部为墙体,底部应有一个以上泄洪用的洞,应在墙体内部放置输水槽,现能隐约看到碧云寺与静宜园北墙之间的排洪沟上架有一涵洞;静宜园见心斋北侧排洪沟处亦应有一涵洞,但现已不存。

(6) 夹垣: 利用寺院的部分围墙,在墙的顶部放置石槽,夹垣石槽位于玉泉山静明园以西的几处寺院的围墙上。现寺院皆已不存。

(7) 土峰槽: 在人工整理的土丘上放置石槽,土丘通常位于河道边上或大型湖泊周围,起阻隔作用,用于防止漫水,土峰槽位于广润庙以东至静明园西园墙间,现已不存。

(二) 经由

由上述《日下旧闻考》中记载得知,引水石槽的水源为二,一为西山十方普觉寺(卧佛寺)旁的水源头,二为碧云寺内的石泉 (卓锡泉)。除此二源外还有香山静宜园内的双清泉,同样为非常重要的泉源。乾隆十年间静宜园扩建,后期又在园中添建过景区,而园内的引水石槽工程也随着景区的添建发生改变,由此可见园林建设与引水、理水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静宜园引水石槽工程是具有分期性的,下面将结合香山静宜园及碧云寺、西山水源头与十方普觉寺、玉泉山静明园等的概况对引水工程的经由按时间顺序分别进行论述。

▲ 京西引水工程图,图中深蓝色虚线为引水工程经由

(1) 香山静宜园、双清泉、碧云寺、卓锡泉

香山历史悠久,唐代即在此开山建香山寺,金代更名“大永安寺”,并在金章宗时期,成为金章宗完颜璟的“ 八大水院 ”之一的潭水院,元、明时期皇室均在此修建避暑离宫。清康熙十六年,在香山寺附近开始兴建香山行宫,清乾隆十年,将香山扩建成为大型皇家园林,建成二十八景。乾隆十一年,乾隆皇帝赐名 “ 静宜园 ”。在京西“ 三山五园 ” 中,静宜园同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颐和园一样,占据其中一山(香山)、一园(静宜园)。

在香山双清别墅,现院内南侧石壁上可见石刻 “ 双清 ” 二字,此二字为乾隆赐名并御笔题写,在此石壁上曾有两股潺潺流出的泉水,这就是双清泉,双清泉位于香山南部,也称双井泉,为静宜园引水工程南线的主要水源,乾隆十年间扩建静宜园时,引此泉水贯穿园中南部各景区。

▲ 双清别墅(原松坞云庄)正门及双清泉

双清泉发源于静宜园松坞云庄(现双清别墅)南侧的岩石中,其下部建引水石槽先将泉水引入松坞云庄院内的水池中,而后泉出松坞云庄,分为两股,第一股由地下暗槽将泉水向东输出松坞云庄后,改为明槽渡水,沿步道一侧蜿蜒而下,到达璎珞岩附近。璎珞岩为静明园南部的另一景区,双清泉的另一股泉水由地下暗槽输出松坞云庄,注入其北部的 “ 知乐濠 ” 中,知乐濠为香山永安寺的放生池,地下暗槽承接知乐濠的中的 “ 龙口 ” 将水注入池中,再从水池另一侧继续经地下暗槽将泉水输送至璎珞岩后的湖石假山处,泉水在此 “ 出山 ” 形成跌水瀑布景观,落入下方的水池中,再经引水石槽过清音亭与第一股泉水石槽汇合后,继续由引水石槽将泉水向东导至 “ 勤政殿 ”(皇帝在静宜园处理政务的处所) 前的月牙池中,再由月牙池一侧经地下暗槽将泉水输出园外,注入到静宜园东宫门外的方河中。

▲ 双清泉由石壁流出后,下注至下方石槽内

▲ 石槽拐弯后经出水口注入小石池中

▲ 复由石槽导引注入院内水池

双清泉水由水池东侧改为地下暗槽向东出双清别墅后,分为两股,圆圈处为水池出水口

​▲ 第一股改为明槽沿步道蜿蜒东下至璎珞岩附近,图中石槽为香山公园补砌

▲ 另一股由地下暗槽出双清别墅,注入北侧的香山寺知乐濠内,图为知乐濠(香山寺放生池)

▲ 双清泉水经池南侧龙首注入池内

▲ 复由池北侧龙首“吸入”,再经地下暗槽注入北侧蓄水池中

▲ 现知乐濠北侧蓄水池

▲ 泉水在蓄水池内集中后,东下至璎珞岩,与假山形成跌水景观后注入下方池塘,在此又分两股,一股向北注入中宫内,一股沿清音亭南侧经石槽东流,与双清泉的第一股泉水汇合

▲ 两股双清泉水在璎珞岩附近汇合后,继续经石槽东流至勤政殿前月牙池内

注: 知乐濠通过地下暗槽将泉水引至璎珞岩水池后,在此另分一股北流,注入到 “ 中宫 ” 内(民国时期在此建香山慈幼院女校,现为香山饭店),中宫为香山静宜园的后宫,乾隆的寝宫也在中宫内,此地曾是康熙帝的香山行宫所在。璎珞岩的泉水流入原中宫中路南侧的第一进院落── “ 虚朗斋 ” 院内的水池中,而后与水池中央的 “ 流杯亭 ” 下形成 “ 曲水流觞 ”  景观,再经院落东南侧流出中宫。

▲ 现香山饭店内 “ 中宫 ” 遗址 复建的 “ 曲水流觞 ” ,流杯亭未复建


这就是乾隆十年间静宜园扩建完成时,最初的利用石槽引双清泉东下工程,泉水沿途串联起松坞云庄、香山寺知乐濠、璎珞岩、中宫、勤政殿等静宜园南部景区,可以看出此时期的引水工程只为静宜园南部景观造景方便而为。

碧云寺为一座精美的园林式寺院,在清朝时为香山静宜园的别苑,与静宜园同属皇家园林,整座寺院坐西朝东,依山而建,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元朝,初建时名为碧云庵,明朝扩建后改称碧云寺,清乾隆时期碧云寺再次进行扩建,在寺后按西域僧人贡奉的图纸增建金刚宝座塔,寺南、北两侧又分别新建罗汉堂和行宫,碧云寺的卓锡泉源头,就在寺北侧的乾隆行宫── “ 水泉院 ” 内。

水泉院是一座精巧玲珑的小型行宫园林,整座院落自东向西,依次建涵碧斋、含青斋、云容水态、洗心亭及清净心,最后为试泉悦性山房和龙王庙。从这些建筑名称可看出泉水在院落中扮演的角色。

▲ 碧云寺行宫水泉院

卓锡泉为西山著名的山泉,源头位于行宫水泉院试泉悦性山房(地面建筑已不存,仅余台基)偏南侧,泉源周围以湖石砌筑,围以水池,环境清幽。

▲ 卓锡泉泉源

乾隆二十年,为兴建玉泉山静明园西部景区用水需要,引碧云寺卓锡泉南下注入静宜园,后与双清泉一同向东注入玉泉山静明园,此为京西引水工程的开始。

▲ 国图藏清代 “ 京西水系沟道工程图 ” 中的碧云寺及香山静宜园内引水石槽经由

卓锡泉水注入行宫院北侧水池后,经地下暗槽向东注入原洗心亭所在的水池中,复由地下暗槽东引至行宫院正殿含青斋北侧流出,改由明槽引导沿含青斋台基南流,至此分为两股,第一股继续南流至碧云寺中路,在此又分两股,一股注入正殿前的放生池中,复由池南侧改为地下暗槽南流出寺经山涧处的涵洞流入静宜园。另一股由碧云寺中路沿放生池北侧东流,改由地下暗槽导引至天王殿下部,由北侧的 “龙口”“吐出”,再由地下暗槽导引向南侧出寺同样经山涧处的涵洞流入静宜园。

▲ 卓锡泉出源头流入下方水池,图右侧原为试泉悦性山房,现仅余台基

▲ 向东流入原洗心亭所在水池中,现洗心亭已毁,仅余台基

▲ 泉水在洗心亭台基东侧石桥北侧经地下暗槽向东流出水泉院,进入行宫院内,圆圈处为地下暗槽进水口

▲ 在行宫院含青斋北侧改为明槽,导引泉水沿含青斋台基流淌

▲ 沿含青斋台基南流,至此泉分两股

▲ 第一股沿含青斋台基南流进入碧云寺中路

▲ 泉水经含青斋东侧台基前南流至碧云寺中路后东流,在放生池附近分为两股,第一股经放生池内北侧龙首注入放生池

▲ 放生池中的泉水经池南侧的龙首出放生池,复由地下暗槽导引出寺向南进入香山静宜园北墙

▲ 寺院中路另一股在放生池附近改由地下暗槽导引,向东过放生池边至天王殿北侧,由墙下龙口流出,复由地下暗槽向南导引出寺,进入香山静宜园北墙

行宫院的另一股泉水则进入含青斋前的湖石水池中,复由水池分别经石槽沿涵碧斋南北两侧继续东流至行宫院月亮门处,改为暗槽,由月亮门南北两侧院墙出行宫院东流,再分别于最东处的台基墙下跌入南北两侧的湖石水池中。

▲ 行宫院另一股泉水经叠石下的暗槽流入含青斋前水池,圆圈处为泉水进入水池入口

▲ 含青斋前的湖石水池

​▲ 泉水由水池分别经石槽沿涵碧斋南北两侧继续东流至行宫院月亮门处,上图为南侧石槽,为公园补砌,并恢复水流景观,下图为北侧残存石槽,现已废弃

▲ 涵碧斋北侧石槽向东至月亮门的一整段均已荒废

▲ 涵碧斋南侧石槽已恢复水流景观

▲ 泉水在涵碧斋南北两侧东流,分别至上图中月亮门南北两侧院墙下改为下图中的地下暗槽流出行宫院

▲ 泉水由分别由地下暗槽导引至行宫院最东端台基墙下流出,跌入下方湖石水池中,图中圆圈处为地下暗槽出水口

▲ 现碧云寺行宫最东侧踏跺两旁的湖石水池遗址

由此可见,卓锡泉水分为两股,一股经碧云寺流入静宜园,为引水工程的水源;一股只由西向东环绕行宫院,以泉水环绕来增加行宫院的灵性,创造清幽的环境。

卓锡泉水注入静宜园北墙后,由园西北处的高地(现缆车西侧)经地下暗槽南流至蓄水池中,由此分两股,第一股向东南流入“ 饮鹿池 ”(现眼镜湖),在湖西侧假山上部流出与湖石形成瀑布注入湖中。另一股由蓄水池经路侧石槽东流,经石桥西侧的涵洞(现已不存)跨过山涧,改为暗槽流入“ 见心斋 ”院落中的水池,后由南侧出见心斋,经地下暗槽过石桥蜿蜒南流至“ 韵琴斋 ”与“ 听雪轩 ”之间的水池,在水池西侧与湖石假山形成跌水景观,复由水池东南侧进入明渠沿致远斋南侧院墙转为向南流,从“ 勤政殿 ”后绕至其西侧假山,与假山形成跌水景观后注入下部水池,再经地下暗槽注入到勤政殿前月牙池,与双清泉水最终汇合于月牙池内,再经地下暗槽流出园外,沿 “ 河墙 ” 东流至玉泉山静明园。

▲ 现眼镜湖西北上方蓄水池,始建于清朝,泉水根据地势集中于蓄水池中后,再由石槽分流

▲ 卓锡泉水南出碧云寺进入香山静宜园后出蓄水池,分为两股,一股改为明槽注入眼镜湖(原饮鹿池)

​▲ 与假山形成 “水帘洞” 跌水景观后注入湖面

▲ 另一股泉水出蓄水池经石槽南流,利用涵洞跨过山涧至见心斋内水池

▲ 山涧处石槽与涵洞交接处,现涵洞已不存

▲ 原涵洞所在位置

▲ 见心斋侧山涧土坡处可见整齐码放的砖石,推测为涵洞底部结构

▲ 见心斋北侧入口

▲ 见心斋内水池

▲ 卓锡泉水经此龙首注入水池中,可见吐水的龙首为昂首平视前方

▲ 与吐水龙首相对的吸水龙首,泉水经此龙首由地下暗槽流出园外,可见其为低头吸水状

▲ 见心斋内两龙首遥遥相对

▲ 卓锡泉水经南门下出见心斋,经地下暗槽过图中石桥,至昭庙前

▲ 宗镜大昭之庙(昭庙),泉水经庙前南流

▲经地下暗槽过上图石桥后,东折入下图韵琴斋与听雪轩之间的水池

▲ 卓锡泉水与水池西侧的假山形成跌水景观后,流入池中

▲ 泉水由水池东南侧的出水口流出水池,圆圈处为出水口

▲ 泉水出水池后,改由明渠导引东折至勤政殿后

▲ 继续由明渠导引向南绕到勤政殿南侧,与殿旁假山形成跌水景观后注入假山下的水池中

▲ 勤政殿及月牙池

▲ 勤政殿南侧跌水假山及下方水池

▲ 卓锡泉水经假山跌入池中后,由地下暗槽导引向东入月牙池

​▲ 圆圈为月牙池西南侧入水口

圆圈处为月牙池东北侧出水口,泉水由此改为地下暗槽经东宫门北侧东出香山静宜园,注入东宫门外方池中

▲民国时期 “ 静宜园全图 ” 中卓锡泉石槽沿 “韵琴斋”、“勤政殿”及“月牙池” 出东宫门走向示意

▲ 现香山公园东门(静宜园东宫门)

▲ 现东宫门外方河一侧,流出园外的泉水在圆圈处注入方河中,复由 “河墙” 导引向东至广润庙内,与西山水源头泉水汇合,最终注入玉泉山静明园


乾隆二十年的这次引水工程,引碧云寺卓锡泉水南流,与双清泉水一南一北相对应,不仅为玉泉山静明园西部景区提供水源,沿途也为碧云寺和静宜园北部景区以水借景,经过饮鹿池、见心斋、韵琴斋、听雪轩、致远斋、勤政殿后出静宜园。

卓锡、双清泉水在 “勤政殿” 前月牙池经地下暗槽向东从静宜园东宫门北侧流出园外,注入园外 “方河” 中,后借地势利用 “河墙” 导引泉水经静宜园南部泄洪沟的北侧东流,沿途经杰王府、鲍家窑(现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北侧高地)等地,跨过南旱河,东北折向广润庙内石池,与西山水源头的泉水汇合。

乾隆二十七年,在香山静宜园南部建 “带水屏山” 景区(现静翠湖景区),为庭院建筑,是一座很精美的园中园,1860年毁于英法联军之手。《日下旧闻考》记载: “带水屏山,门宇三楹南向,西为对瀑,北为怀风楼,其左为啄情之阁,东南为得一书屋,西为山阳一曲精庐” 。乾隆二十七年,在 “带水屏山” 景区附近将修造于乾隆二十年的双清泉水引至 “勤政殿” 的引水石槽截断,利用新建石槽将泉水引至 “带水屏山” 院内西侧 “对瀑” 建筑后的石砌假山,形成瀑布景观,而后向东注入院内水池,最后流出庭院,注入附近泄洪沟内。为 “带水屏山” 庭院营造瀑布与池塘景观,是本次改造香山静宜园内引水石槽的原因,此次改造改变了乾隆二十年双清泉水在静宜园南线的部分走向。

▲ “ 静宜园二十八景图 ” 中的 “带水屏山” 景区,图中带水屏山四字左下方为石砌假山与 “对瀑” 建筑

​图为乾隆二十七年,将双清泉在璎珞岩附近汇合后东流至勤政殿的石槽在新建带水屏山景区的附近截流处

▲ 截流后新砌石槽,将泉水南引至带水屏山西侧的对瀑建筑后方的泉水瀑布处,从此双清泉水不再流至勤政殿,转而南流至新建的带水屏山景区内

▲ 图为泉水瀑布上方,泉水在此跌出

▲ 带水屏山景区西侧泉水瀑布正面,泉水跌入下方水池中,而后向东流入带水屏山院内池塘,最后流出园外,进入附近泄洪沟内

▲ 现香山公园带水屏山刻石、对瀑亭与静翠湖,原带水屏山景区毁于1860年英法联军之手,1959年香山公园以带水屏山内池塘为基础,将此处扩挖为湖,并取名“静翠”,后又复建泉水瀑布前的对瀑亭

▲ 图为废弃的引水石槽,带水屏山景区建设完成后,由于上游泉水被截流至带水屏山景区,此部分修造于乾隆二十年的双清泉水至勤政殿的石槽自此废弃,双清泉水从此不再流经勤政殿,下图手指为勤政殿方向

乾隆四十二年,为迎接六世班禅来京向乾隆帝祝贺七十寿辰,在香山静宜园内营建藏式寺院 “宗镜大昭之庙”(简称昭庙)作为其驻锡之所,将昭庙琉璃牌坊前的引水石槽改为露明水池,对乾隆二十年修造的静宜园内卓锡泉水的引水石槽进行局部改造,这一次改变了香山静宜园内北线引水石槽的局部结构。

▲ “ 静宜园二十八景图 ” 中的 “ 昭庙 ”

▲ 乾隆四十二年,为建昭庙,将其前方建于乾隆二十年的引水石槽改为水池,图为该水池进水口

▲ 现昭庙前水池及南侧出水口,卓锡泉水由此改为地下暗槽流至听雪轩与韵琴斋之间水池

由此可见两次在香山静宜园内添建景区,对园内部分引水石槽的改变,与上文所提到的分期性相对应。

(2) 西山水源头、十方普觉寺

西山水源头位于现北京植物园西北樱桃沟内,此地环境清幽,泉水淙淙,是个理想的避暑之所。樱桃沟又名 “ 退谷 ”,为清顺治年间礼部侍郎孙承泽退职后所建,并在此隐居。此外,这也曾留下《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足迹,曹雪芹晚年生活在正白旗 “ 黄叶村 ”(现植物园曹雪芹故居)中,迫于生计,每天来往于黄叶村与樱桃沟山后的白家疃村(现植物园内和海淀山后 “ 曹雪芹小道 ” ),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灵感也来自这一带,例如水源头旁的 “ 元宝石 ”,就是贾宝玉名字的来源。

十方普觉寺始建于唐初,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原名兜率寺,因位于寿安山以南,也曾称寿安山寺,后因元朝时铸造一尊铜卧佛供奉于寺中,故俗称卧佛寺,自元朝始为皇家寺院。寺分东、中、西三路,中路为礼佛区,西路为清乾隆时所建皇帝行宫,东路为寺僧生活场所。

西山水源头引水工程与碧云寺及静宜园为乾隆二十年同期建设,水源头为引水工程的起点,通过 “ 河墙 ” 的引水石槽,将泉水南引至其东南侧的隆教寺,并在此修建蓄水池,后由隆教寺外侧东转进入卧佛寺西路的行宫院内。

▲ 现西山樱桃沟水源头,泉水早已枯竭

▲ 现存 “ 河墙 ” 石槽起始处

​▲ 石槽走向并不固定,时而在左,时而在右

▲ 在隆教寺附近改为地下暗槽

▲ 现隆教寺遗址,附近曾有专为西山水源头引水工程而建的蓄水池

▲ 现卧佛寺西路行宫正门,为新建,原行宫正门在此门后,为卷棚硬山式建筑

▲ 卧佛寺琉璃牌坊

由于卧佛寺行宫现未开放,通过各种方式查询也只提到泉水从西路行宫院西墙进入行宫内,而后流经寺院并在寺院最东端的南部高地出寺,流入下方水池中。没有找到卧佛寺行宫及卧佛寺内中、东两路引水石槽细节的记述,在寺内中路(现开放区域)也未见任何形式的引水石槽(可能通过地下暗槽流经寺内),故石槽在卧佛寺内的经由不得而知。

▲ 卧佛寺平面图

▲ 清样式雷 “ 卧佛寺行宫烫样图 ”,行宫内南、北两方水池中的水应来源于引水石槽

▲ 现卧佛寺行宫西墙,泉水进入隆教寺附近的蓄水池后,应通过地下暗槽在此墙的北端进入行宫内。

泉水经过卧佛寺后,于寺院最东端的南部高地处跌入到下方水池中,复由 “ 河墙 ” 石槽导引南流,沿着现孙传芳墓西部祠堂院的西墙继续南流至现丁香园北侧后,转向东南方向,沿着现王锡彤墓西侧高地下方继续南流,至现植物园澄明湖处,改为地下暗槽。(卧佛寺最东端下方水池、王锡彤墓以北的 “河墙” 均已不存)

▲ 现卧佛寺最东端高地处

▲现孙传芳墓祠堂院西墙

▲ 现王锡彤墓高地西侧下方 “ 河墙 ”

▲ 王锡彤墓下 “河墙” 顶部的石槽

▲ 现存 “河墙” 石槽上的 “ 石瓦 ”

▲ 现存王锡彤墓下西南侧的地下暗槽外部垒石

▲ 王锡彤墓下西南侧地下暗槽露出的 “ 石瓦 ”

▲ 现存植物园澄明湖以北的石槽,其下的 “河墙” 被掩埋

▲ 现植物园澄明湖,清朝时为西山两大泄洪沟之一 ── 北旱河的河道

引水石槽在澄明湖岸边改为 “地下暗槽” ,向东南方向过河后又改为 “ 河墙 ” ,途径正白旗、黄叶村(现曹雪芹故居),并沿着北旱河(现植物园澄明湖南侧水域)的东侧继续导引泉水向东南流,并通过 “ 跨河跳槽 ” 越过北旱河(北旱河下游南段拐弯处),注入广润庙内石池中,与双清、卓锡二泉汇于一池。

▲ 泉水由地下暗槽导引过河

▲ 过河后的 “ 河墙 ” 起始处

▲ 正白旗、黄叶村西侧和南侧的 “ 河墙 ”

▲ 植物园内关于 “ 河墙烟柳 ” 景观的介绍

▲ 现存 “ 河墙 ” 至此消失。

注: 现存正白旗和黄叶村附近的 “ 河墙 ” 与地面持平,应为植物园景区在建设过程中为堆砌澄明湖及其南侧湖泊的护坡将地面垫高所至。

西山水源头的引水工程相比香山静宜园较为简单,是功能比较单纯的引水工程,结构也并不复杂,沿途只利用了河墙和地下暗槽,和途经静宜园的双清泉、卓锡泉引水工程比起来,沿途并没有景致众多的皇家园林,只经过一座皇家寺院及其行宫,利用泉水来 “借景” 、造景的场所只有一处行宫,所以整段引水工程的经由也没有必要像静宜园一般蜿蜒曲折。此外,“ 河墙 ” 是此段引水工程中利用最多的结构,因为整段引水设施大部分区域都临近北旱河这条西山地区很重要的泄洪沟,为保证引水工程不被汛期时的洪水冲毁,所以建设大量坚固的河墙用以保障泉水能够顺利到达玉泉山静明园,是整个京西引水工程中最强调 “提供水源” 的实用工程。

(3) 广润庙 ─ 玉泉山静明园

广润庙能查到的信息很少,原址位于现香泉环岛东侧稍偏北,应是专为引水工程而修建的小型庙宇,乾隆年间于颐和园南湖岛上建广润灵雨祠,内供龙王,应与广润庙类似。广润庙后(北侧)建有汇聚西山泉水的石砌蓄水池,水源头之泉水与卓锡、双清二泉在池中汇集。

▲ 推测广润庙原址位置,位于香泉环岛东侧稍偏北,南接静明园西门御道(现玉泉山路西口),图为北向南拍摄

泉水汇于石池中后,向东出广润庙,复由“河墙” 与 “土峰” 沿北旱河南侧注入玉泉山静明园,在此段 “河墙” 与 “土峰” 之间,修建了三座小型皇家寺院,由西向东分别为普通寺 、香露寺、妙喜寺,河墙或土峰之上的泉水到达此三座寺院后,转而由寺院外墙顶部的输水槽(夹垣)导引,最后再经静明园西部的一段 “河墙” 经过玉泉山静明园西宫门北侧的园墙入园。现三座寺院均已不存。

此三座寺院南临静明园西门的御道,当时乾隆皇帝出静明园乘轿经此御道前往香山静宜园。沿途泉水、“河墙烟柳” 的景观与这三座寺院相互配合,其不仅作为引水工程的 “配套设施” ,也形成了泉声沥沥、柳色如烟、禅意浓浓的清幽景致。

​▲ 现北旱河,此河道为90年代新建,清代的北旱河位于此河道以北,原河道已不存

▲ 广润庙 ─ 玉泉山静明园的三座皇家寺院,泉水在寺院 “夹垣” 上经过。

▲ 经与住在附近的两位老人交谈得知,当时三座寺院以东注入玉泉山静明园的 “河墙” 位置就在照片中间的铁桥处。经与地图比对,铁桥位置正好对应静明园内 “涵漪湖” 的北侧

▲ 原 “河墙” 在上图位置向东,经下图现铁桥处注入静明园西墙(桥下河道亦为90年代新建北旱河),上图为东向西拍摄,下图反之

▲ 1940年的玉泉山静明园,为日本人于景泰陵北侧的山上向南拍摄,照片右侧隐约可见 “河墙”

玉泉山,金代始在此建 “芙蓉殿” ,为皇帝行宫,亦为金章宗八大水院之一 ──泉水院。清康熙时亦为行宫,名 “澄心园”。乾隆年间开始大规模扩建,更名为 “ 静明园 ” ,并建成静明园十六景,从此进入全盛时期。园南部的玉泉被乾隆定为 “天下第一泉” ,泉水为宫中御用。

▲ 现玉泉山 “ 玉峰塔 ”

三、京西引水工程的价值

引水工程利用石槽等各种结构绵延近5公里将西山泉水引至玉泉山静明园,并形成了 “飞淙阁”、“挂瀑檐”、“涵漪湖” 等诸多景观,弥补了玉泉山静明园没有瀑布的遗憾,使园内建筑与水的景观相互关联,共同营造出园林灵动与精巧共存的局面,达到了师法自然的目的。不仅如此,也在很大程度上关照了沿途景观的营造。

▲ 北京园博园内的京西引水石槽纪念墙

引水工程经过的碧云寺行宫、碧云寺、香山静宜园内诸多景区和卧佛寺行宫、在途经的各景区内起着平衡泉水的作用,同时也因泉水的流经,提升了景区的观赏质量。承载泉水的结构也因地制宜,根据地势利用防止漫水的 “土峰” 承载石槽,同时三座皇家寺院的修建也造成了玉泉山静明园旁环境清幽、风景独特的寺院景观群。

引水工程也为静明园南部、颐和园以西的大片京西稻的灌溉和昆明湖间接提供了水源,同时也与玉泉合流后为静明园东南的高水湖和养水湖(乾隆年间开挖,以昆明湖、高水湖、养水湖作为蓄水库,借用地势调蓄水量,以保证园林用水及灌溉周围京西稻田)提供了水源,充足的泉水使乾隆帝下令在高水湖中心及养水湖边分别建造影湖楼、界湖楼景观,从而使原本只有蓄水功能的高水湖和养水湖能够成为玉泉山静明园以至颐和园的附属景观。使这一地区成为集园林景观、宗教景观、农林稻田景观和水景观于一体的游览胜地。

▲ 玉泉山静明园东南的高水湖、养水湖,曾分别建有影湖楼、界湖楼

京西引水工程利用泉水改造自然环境,借景园林,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整饬水利,调蓄水源,满足了农业灌溉的需求,也为北京城市供水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使三山五园地区在城市体系中的作用更加显著。

(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三山五园”的形成以及历史文化
颐和园背景资料
北京文脉之秘:建有辽金元明清五朝名胜的香山静宜园历史探秘
三山五园:清代皇家园林,见证王朝兴衰
三山五园的来历你知道吗?
你以为皇帝的“家”只有紫禁城吗?盘点下明清帝王在北京的“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