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德国专家张力 《不务正业的水果大王张云根》(上中下篇)读后感

上篇有感:

“不务正业”的水果大王张云根(上篇):平凡创造非凡

张总说:“果多美在采购水果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独特的模式”,独特在哪呢?

继续看:“果多美在采购上有一个特点——今天采货,明天付钱。只要我采回来认可了,最后出现问题,那就是我的问题,绝对不会去追究任何人的责任”。之后呢?只能通过顾客购买盈利,也就是”下游盈利”!下游盈利的最大特点是:你必须对顾客负责,因为顾客不买,损失自己兜底。什么样的商品顾客才会买呢?

满足三个条件的商品:1)生活必需;2)质高价低(不是物美价廉!);3)买后放心。所以“下游盈利模式”逼着商家去源头采购,于是慢慢形成自主品牌供应链。

继续看张总的话:“我们从事零售20多年,基本上都是通过供应链获得红利。如返点、地堆费、通道费等,最可怕的是押款。”,就是典型的上游盈利模式!在上游盈利模式下,商品还没卖就开始挣钱,怎么可能建立起自主品牌供应链?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下游盈利模式,自然而然地就可以得到“高效低耗”、自主品牌供应链这个“瓜”。上游盈利模式下,再多的高科技、再多的努力、在美好的战略,得到的“瓜”只能是“低效高耗”、没有自主品牌供应链。感谢张总和万总的共享。

下游盈利模式,其实就是商业零售的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有点遗憾的是“初心”,变成了“特殊”。

看了本篇(中),有些感想:

“不务正业”的果王张云根:谁说社区生鲜店不赚钱?(中篇)

一、张总说:“我是生鲜经理出身,深知水果是零食,蔬菜是食材,一个周转18个小时,一个周转4个小时甚至更低,两个产品属性完全不同,如果要一个团队去操作,水果、蔬菜都干不好。”感想:根据需求周期,形象地将水果比作“零食”、将蔬菜比作“主食(原话食材)”,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地统称为“蔬果”,可见对自己专业了解之深刻。战略决定方向,细节决定成败,说起来容易,但张总能够将战略(比如下游盈利模式)与细节(比如蔬果需求周期)统一起来并付诸实践,了不起!其实,先“零食”后“主食”,本质上是“简”后“难”。更进一步,“难”的都能“驾驭”,害怕“简”的?

二、张总说:“当时我们做蔬菜的起心动念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造福消费者。”感想:这句话,让我立刻联想到另一句话:“卖穷人买得起的商品,(这样)人们的日子越难,我们的日子越好”。这是一位母亲将自己小食品店交个两个儿子时嘱咐的话。两个儿子,就是德国Aldi的创始人。两句话,大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Aldi,如果说“下游盈利模式”是方向,那么“卖穷人买得起的商品”,就是“出发点”。

三、张总说:“此时我告诉团队做蔬菜,考虑到专业性之间的区别,必须自负盈亏,同时保证蔬菜比外面便宜30%。”感想:在德国,Aldi就是用“便宜30%”把当时(2005年)如日中天的沃尔玛,赶出德国的。

四、张总说:“现在有意思的现象是蔬菜生意好了,把我们水果的生意也带得更好了”感想:其实这就是所谓的生态链现象。或者叫做“相互吸引”、“互为因果”。还是举个有趣的现实例子。

下图1是网上流传的有关疫情中德国人在Aldi抢购情景。

很快被辟谣!真实情况,这是2011年1月31日在德国基尔市,抢购“邮报”商品场景(下图2红框是日期)。

在这一天,几乎所有Aldi分店都是如此。他们在抢购什么?非食品类商品(比如手机、电脑等)。没有搞错吧,买食品超市怎么买这类非食品?其实,这就是Aldi的高明之处,用食品吸引顾客进店买非食品,反过来,又用非食品吸引顾客进店买商品。我举这个例子是想强调,不管是食品还是非食品,售卖的商品必须满足三个必要条件:生活必需、质高价低、买后放心。

看了本篇(下),继续谈感想:

“不务正业”的果王张云根:我要开水果大学(下篇)

一、万总说:“有个很有名的投资人告诉我:目前中国与欧美的水果消费方式不同,我们把水果当休闲品,欧美把水果当主食搭配。随着中国年轻人的消费习惯西化,中国迟早会走回欧美的路子,也就是说,水果并没有那么大的想象空间”

感想:这位投投资人把年轻人喜欢“宝马”,“想当然”地移植到喜欢西方“舌尖”,实在是犯了一个低级错误。本人在西方(德国)生活多年,深知不管是华人在德国、还是德国人在中国,恰恰在吃的习惯上(特别是在蔬果方面),是中国“舌尖”影响西方“舌尖”。

举个具体例子:本人三个孩子在德国出生、学习、工作,典型西化青年。每次回国探亲立改不喜欢吃水果习惯。为什么?国内水果品种多、还特别好吃呀。其实,尽管进程缓慢,西方(起码在德国)人们越来越认同国内多吃蔬果的饮食习惯。所以说在西方,“水果(包括蔬菜)并没有那么大的想象空间”(比如德国),才对。

二、张总说:“目前来看3.1万亿的产值,流通只有1.6万亿,也就是说有一半左右的果品被折损。最主要的折损来自于中国农业种植的分散。” 

感想:与直接烂在果树下的折损相比,水果烂在超市门店才是真正巨大折损,因为把整个物流链上的劳动价值(人力、能源、物流),都给浪费掉了。浪费掉的1.5万亿(3.1万亿—1.6万亿),恰恰是水果业态巨大“金矿”所在。导致浪费的关键,还是整过物流链上“粗放管理”,特别是超市门店的粗放管理。

从上、中篇看到,张总通过“以销定购”来降低门店浪费,无疑是非常正确的,在此基础上,也可借鉴Aldi理念:超市门店订货“宁少勿多”。换句话说就是“售空不怕,只怕库存”。库存过多,不仅占用资金,还得降价处理,双倍浪费。而售罄缺货固然也会给营业额带来消极影响,但总体来看,其浪费比前者要小得多。

这里还想举个“宁少勿多”的例子:我国第一个导弹是在盛夏发射的。发射前,遇到个“无解”难题:燃料因温度高“体积热胀”,注入不进“额定量”;燃料达不到“额定量”,导弹飞不到目标。在场科学家(包括钱学森)和工程师都被“难倒”。这时,有个大学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名叫“王永志”,经过计算提出,减少燃料,就可以减少“油耗油”,导弹会飞的更远。当时科学家们都反对。最后还是钱学森拍板,采取了王永志建议,导弹发射成功。

改变思维、或者逆向思维,往往是成功法宝,也许这就是所谓“解放思想”、或是“不断创新”吧。

三、张总说:“我们想办一所水果大学”,“聚焦生鲜或水果领域,理论层面和实操层面”感想:“理论层面+实操层面”,换成教育界的专业术语就是“二元教育”。

“二元教育”这个概念本身,就是来自德国,这也是德国企业真正做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诀窍所在。我国教育部曾经全面学习德国“二元教育”,正如张总痛心的:“很多组织的(去德国,本人注)游学或考察,还是走马观花式”、“很多企业或多或少都在做这件事(二元教育,本人注),但最大的问题是做这件事情的初心不对。很多人做这事的初心是赚钱”。所以总体效果很差。
Aldi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也成立了自己的“二元教育”学院,还培养了一个对手:Lidl。关于“二元教育”,毛主席的三句话道出本质:其一,“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其二,“理论结合实际”;其三,“实践出真知”。有关“二元教育”,尽管话题较大,但万变不离其宗,其宗就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关于这个话题,有空还可细聊。

四、还想谈两点读后感

其一,上中下通篇,张总谈“高科技”不多,这恰恰说明张总对于“高科技”在零售业应用的深刻理解。其实,当科技已在“超市”普及,怎么还能算得上是“高”科技?这次肺炎肆虐之际,美国牧师肯尼思·科普兰(KennethCopeland)在其电视福音节目中,通过一段祷告:“你的力量已被破坏,你已离开这个国家,好了,美国恢复了原样!”,于是“赶走”了病毒。你信吗?肯定不信,而且觉得好笑。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实体(包括电商)零售业内,“科技崇拜教”盛行。以为只要应用“高科技”,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将商业零售业体内的“病毒”赶走。可笑吗?对此,还想听到张总和万总的更多高见。

其二,尽管生鲜超市蔬菜、水果日常运营管理千头万绪,但“剑门关”应该是如何管理电子秤。全部由总部统一管理改价和打折,必然会导致超市门店折损加大,因为毕竟每个门店的销售不可能完全一致。换句话说,果多美如何将总部价格的统一化与各门店销售个性化,用电子秤管理统一起来?科学的电子秤管理,可是促使“坏”员工变成好员工,反之亦然。同样,希望就此能够听到二位老总高见。

总之,通过二位老总对话,受益匪浅,否则也不会有这么多“感想”了,最后希望有机会能够去张总超市门店一线学习拜访,还望张总恩准。

( 张力老师从德国归来,长期研究零售精益管理,对ALDI研究颇深,本文为张老师读后感,未改一字,与大家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比一比纽约和柏林的 Aldi 价格
怎样写好读后感?
德国低价超市在美国打响了战争,它们都要抢地盘开店了
阿尔迪凭什么在本土把沃尔玛打得一败涂地,而且还打到沃尔玛老巢开火了1300多家店?
德国 Aldi 超市即将推出研发 20 年的新品种水果!REWE 超市将斥资百万欧元大收购!
什么是读后感观后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