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释意随想】……闲话《老子》与橐龠

闲话《老子》与橐龠


作者:克谐


通行版本《老子·第五章》中,有这样一句话:“天地之间,其犹橐龠(tuóyuè)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针对上面一段话的解释,尽管所见多样,但歧义差距不大,基本可视为相似或雷同。为方便参考,仅照抄“百度教育”上的解说:“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一样吗?它空虚而不枯竭,越鼓动风就越多,生生不息。

分析上面一段话的原文及解释,暂且抛开与前后行文是否有必然性联系,单言这种“形象比喻”的说辞,是否符合天地之间存在的事实状况?而且这种表达的意欲、目的及其意义何在呢?

1993年考古发现的“郭店楚简·老子”中,赫然出现了据考证应为2300前,与现今《老子》《道德经》匹配的第五章文字。特别需要提醒的是,与上面一段文字对应简书的行文标点和单字结构,不仅格外清晰,甚至笔画起止,都历历在目。但是,当下翻阅相关“郭店楚简·老子”一书的网络资料,单就存在于其考古“老子·甲本二组”中的这段话,尤其是“橐龠”二字,如同照着孙子给爷爷画遗像,一旦翻出来爷爷原照,即便两者出入很大,甚者就是完全不同,竟然还要坚持“逼真神似”一样,于情于理,难免让人耿介在怀。

针对上面老子一段话的传统解说和暗自质疑。近来,我个人在尝试训诂其文字中,尽力搜素依据,试图找到可以说服自己的释说理由。

审视郭店楚简中老子此段文字构型“橐龠”二字。前一个象形“囤、团、囚”等。若从古代汉字应用中,确实有太多“形、义、音”假借的惯例;若仅从象形或现代读音上,将其隶定为“橐”,未尝不可。对此,我个人还没有找到对应的确切例证。另外,若单纯从其“口”中图形上,则更像一个被捆绑或肢解的人。所以,整体而言,不能排除出于祭祀目的殉牲之“殉”字。至于被认为“龠”的字形,在商代甲骨文中,在“鸟”“隹”之上,有一支或二三支“矢”,其本义是“陈、示、罗列”。单从象形和字义上,隶定“龠”或“禴”亦可。到此,单就其楚简上两字形态,如果结合后来传承书本字义,确定为“橐龠”,属于顺理成章。但是,若联想到“殉”“禴”的判断,尚需打开脑洞,首先要看一下,其随后的字形语义何在了。

其郭店楚简中对应“虚”“屈”“动”“愈”四个字形。咋一看,诚如清代中晚期古文学大家陈介祈、潘祖荫、吴大澂等所论:“古籀文之亡,不亡于秦,而亡于七国。为其变乱古法,各自立异,使后人不能尽视也。”然而,若追溯这四个字的甲骨文源流,亦不难发现:像楚简、盟书以及有的甲骨文等文字遗存,因其手写体性质,较之青铜彝器的铭文或金文,确实存在个性化、随意性和变异较大的特征。但是,大千世界一直就是“万变不离其宗”,恰是在像楚简之类手写体的字形异化多变之中,反而会格外凸显某一个字之所以“变”与“不变”的核心要素所在。而且这一个核心要素,往往就是古汉字来由的本真/根本。如此反观上面四个字,像隶定“虚”或“墟”、“屈”、“踵”“童”或“動”、“愈”等,其实并不困难。但是,这里面的难点,确凿应是与前面字词语义的承接关系问题。

参照有关陶文、甲骨文、钱币文、印玺文、铭文、碑文等有限资料,尤其着重于相关汉字字源的部分信息后,如下分析,纯属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墟”或“虚”的字形字义,本指大型猛兽,像虎豹熊罴等出没地界,故可引申为大丘、荒丘。后来和目前,“虚”落脚在“空虚、虚无、荒废”等意思上面,已然格外抽象了。

“屈”之甲骨文构成是“尾+出”。对此,有的解释为“到户外蹲身大便”;有的则例举个别民俗,即指身后装饰尾巴,并有某种仪式、美学或象征等意义。如果联想至今多数地方,尤其青少年中间,仍有“挂小尾巴”的恶作剧。所以,追溯“屈”的字义,其中确切应有事关个人荣誉的“羞辱”“羞怯”“屈辱”等贬损落魄性内涵,而非主要中性意义上“长大或缩小、曲折或弯曲”等描述。

1973年出土马王堆老子帛书中,对应上面这段话的释文是:“天地【之】间,【其】犹橐钥舆(与)?虚而不淈(屈),踵(动)而俞(愈)出。”(源自网络)因为,至今没有找到这一段话的帛书原文图像。所以,不知其中“”字,为何多了三点水?其或许是“尾”的衍生,或是歧义造字,或又是假借吧。

“踵”“童”或“動”,单从楚简字形上,尤其前两个在战国文字中,都可以找到例证,但首选应为“踵”。然而,我个人源于对整体语句文意的探究,隶定“童”也不应是异想天开。如果依据通俗读音,从“字音”假借上,这里“踵”可否就是“冢”呢?至于“動”的来由,既是先入为主,也可视为顺理成章。

郭店楚简中“愈”字,初看一时难以定夺。一旦对比前面有一句“以逾甘露”中“逾”字形,此处即可隶定为“愈”。至于其字源本义,就是“愉悦、称心如意”。

综上所述,所谓老子《道德经》中与“橐龠”相关的这段话,究竟什么意思呢?若阐明其意义,还必须解决其中的两个字。即一个是“天地之间”的“间”,另一个便是上面已有两种释文的“乎”或“舆”。

在郭店楚简中,上述段落释文中对应“间”的字形,若隶定为“从”“比”或“间”,都说得过去。但是,前两个与后一个“间”,究其在此处的字词语义,则近乎“缪志豪里差之千里”。因为,前者应是解说,天与地两者关系究竟是怎样相互依从和遥相呼应的;而后者则是解释,天与地中间的那个“空间+时间”,是怎样一种存在方式。再者,就是对应“乎”“舆”的字形,除了和这一时期“乎”差别太大外,隶定为“舆”“興”“举”或“彝”,都不乏例证。所以,起初我曾经将这段文字释意如下:

天地之从,其犹囤()龠(字义陈、示当为丧祭之禴),彝墟而不屈(“尾”在上“出”下),踵(童或冢)而愈之。{大致释意:天与地相互依从关系,犹如祭祀必须用殉牲,并要选择高大而无禽兽出没的山丘,若是童山则更好(或坟冢尤其要如此)。}

如上释意,窃喜之余,且又忐忑自疑。于是,与身边朋友交流中,直抒胸臆。然而,除了无人苟同外,有的公开质疑我的祭祀遐想,并指出橐龠之说,不仅有黑洞预见,甚至就是太阳风暴的形象描述。

鉴于上述认识和自我境遇,为了继续“郭店楚简释意”系列。一方面书写此文,就事论事,实话实说,贻笑大方;另一方面,随大流地完成了“郭店楚简《老子(甲本23组)》释意”一文。

2022121日星期五草于济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发现《老子真经》的实锤:《道德经》的「道」字是个误读字!
甲骨文字义解读郭店楚竹书《老子》甲编(链接目录)
李健:老子真经轻松读
郭店楚简《老子》全文(另一版本)
细说汉字:接二连三——说“三”
郭店楚简甲本老子影印版 楚简老子甲乙丙三本对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