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28唐山救灾

7.28唐山救灾

文史园地编委会

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7.8级毁灭性地震,造成我24万同胞遇难。我团昌黎营房位于唐山东部约100公里处,亦属震区,受灾严重。部队有6人(含2名儿童)遇难,多人受伤。部分营房震塌、开裂、下沉。上级指示我团就地抗震搞好自救。遵照上级要求,我团在就地抗震救灾的同时,全团官兵上下一心,身在灾区,心系人民,共赴国难,在团党委的领导下,做出了两件值得彪炳史册的军队抗震救灾史上的大事。

第一支赶赴唐山地震中心的部队是我团二连(含一连一个排)。7月28日晨地震发生后,唐山唐家庄矿遭受毁灭性震灾后派人到我部求援。团领导决定派二连(外加一连一排),由团后勤处郭银福处长带领赶赴灾区。该连到达滦县滦河大桥时,桥己震垮欲塌,他们通过大桥后桥塌掉了,该连炊事班未能通过。该连赶到唐家庄矿的时间为上午11时。目睹尸横遍野,惨不忍睹,立即投入抢救生命的战斗。没有工具,手挖手抬,很多官兵满手是血,一直奋战到第二天早上,全连官兵水米未沾,该矿领导见解放军一天一夜未吃饭休息,在震后的伙房里找来一些挂面为官兵煮了一碗面条,二连官兵见矿区人民也没饭吃,不肯吃下这碗面。在你们一天多不吃东西怎么救人的垦求下,吃了满含军民情谊的一碗面。第二天沈阳军区和北京军区舟桥部队架通滦河和芦台蓟运河大桥,救灾大军汇集十万之众。按人数我团二连虽微不足道,但是唐山抗震救灾第一支到达灾区的连队。对唐家庄矿却是雪中送炭,救命于水火。他们忍饥挨饿,抢救生命,恢复秩序,维护治安。之后,政治处主任李让又率团卫生队、警卫连、团机关部分干部战士到该矿帮助救灾,抢救生命,恢复生产,使唐家庄矿湼槃重生,震后迅速发展起来。

搭建铁路转运站,运送伤者到东北各大医院。我团营区内有运输石料的铁路专线,又在唐秦公路旁,为利用好这一得天独厚的条件,经上级领导批准,与沈阳军区野战医院配合,先由汽车从百余公里的唐山震区把能抢救的伤者送我营区,再送上火车,运送到各大医院,减少伤者的颠簸又缩短了时间。关键是在我营区搭建转运平台。团党委胸怀全局,决定举全团之力,动用一切力量,以最快的速度,平整场地,搭建帐篷,机械人力一起上,第二天就完成平台搭建,并发挥平时运送石料与铁路调度熟悉的有利条件,尽快尽多的申请车皮。为减少伤病员的痛苦,随到随转,轻抬轻放,全团总动员,不分白天黑夜,加班加点,连续奋战。更难能可贵的是我团来队家属,看部队忙不过来,放下家庭事务,投入到抬伤者共赴国难的战斗中。这样,奋战二十余天,转运伤者1万余人。转运中有的伤势过重,死在了转运站。我们善待每一位地震遇难同胞,尽心尽力整理尸体,把他们掩埋在营区北面的山坡上,埋葬尸体100余具。如果说人民军队为人民救灾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那我团搭建铁路运输伤病员应是有益的尝试。
我团遵照上级指示,在搞好驻地抗震救灾的同时,派出救灾小分队,到附近工厂、学校、村镇,开展帮扶。到监狱、看守所帮助巡逻,维护治安,受到当地的好评。
由于我团在“7.28”抗震救灾中表现突出,许多单位、干部战士个人立功受奖。二连荣立集体三等功一次。时任团后勤处郭银福处长、时任二连连长赵金好、五连战士郭士明三位代表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唐山抗震救灾先进单位模范人物代表大会,并受到中央领导接见。

资料提供:侯天祥、赵金好、孟昭瑧、常志兴魏志尚、魏克耐、苏玉来、朱国军等

撰    写:赵德海

责    编:宋光明

迟到的荣誉

——四十二年后一七八团“7.28”抗震救灾事迹备案唐山地震博物馆

文史园地编委会

李建德,一个经历了“7.28”唐山特大地震的老兵,2016年7月15日来到唐山,做了他必须做的几件事。到唐山抗震纪念碑前为遇难者献了花;祭奠了在地震中遇难的本部队转业干部贾月殿参谋及家人;参观了唐山抗震纪念馆和唐山地震博物馆。
除了不平静的心情,还有一件使他一直不能释怀的事,就是在1976年“7.28”特大地震的救灾单位名单中,竟然没有北京军区工程兵一七八团的影子。
李建德找到博物馆工作人员,讲述了我部队在抗震救灾中所做的主要工作,并希望将我部队的名字与事迹收入博物馆展览中。工作人员认真听取后讲明了入馆藏的规定,并提出了弥补的建议。
2017年12月,李建德来北京看望老领导常志兴。提及此事,一拍即合,一致表示应该为一七八团的光荣历史做点事情。
一无档案记载,二无组织存在。要让被尘封40余年的光荣历史重新闪光谈何容易。
再大的困难也挡不住有一颗火热的心,难不倒大家齐心协力。
2018年1月,根据常志兴的提议,李建德在“碣石山下战友情”群发起征集7.28抗震救灾事迹和经历的倡议。
一石激起千层浪,短短的几个月,有几十个当年参加抗震救灾的老同志踊跃发言,几百个回忆信息汇到了一起。有的战友提供了保留几十年的纪念品照片。初步形成了比较全面符合事实的文字资料。
2018年7月,常志兴接受战友推荐,担当起抗震救灾文件起草任务,并和多位战友反复研究修改,终于形成比较完整的具有说服力的文件。
参与提供回忆资料和修改文件的战友主要有:常志兴、侯天祥、吴振东、张恒、梁金树、姚进忠、魏克耐、吴书深、孟昭臻、魏志尚、胡贵明、冯连生、郝德钊、李景弼、刘庆发、王增瑞、欧希权、李建德、卫刚、郑扬林、张立欣、苏玉来、李有善、宫业湛、江立根、王满师等。
为了保障顺利将我团抗震救灾的事迹文件备案,李有善战友利用过去在唐山的工作关系和地理较近的优势,及时与地震博物馆资料管理人员取得了联系。张立欣战友通过师生关系,与唐山地震减灾局有关负责人取得联系,并同唐山地震博物馆馆藏负责人庞部长接洽,获得了备案资料网上审核的完成。

2018年10月11日,李建德从山西闻喜县出发,12日常志兴自驾车从通州出发,上午到达唐山地震博物馆,顺利地见到了庞玉涛部长及工作人员李文浩同志。庞部长认真地、兴致勃勃地听取了常志兴和李建德的工作汇报。他边听汇报边说:“在解说词里可以加上相关内容”。并对资料中描述的在我团转运的伤员中有100多名遇难者引起重视,表示“怎么安置,要向上级汇报”。

汇报与核查完毕后,唐山地震博物馆向常志兴和李建德颁发了收藏证书。
尘封40余年的宝贵历史终于得到了尊重,原北京军区工程兵建筑第一七八团得到了唐山人民的肯定和奖赏!
根据常志兴战友的《关于唐山“7.28”抗震救灾伤员转运事备案经过回忆》和李建德战友的《我团抗震救灾资料备案经过》整理。
照片提供:常志兴
撰    写:王满师

2019-8-7

作者文史园地编委会授权代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孟庆国 | 在唐山哭诉的日子里——一位参加唐山抗震救灾的士兵亲历(上篇)
唐山地震遗址公园【下】
【我的卧🐯湾】马誉炜|四十周年忆唐山(29)珍藏的记忆
唐山大地震后,吉林市不仅派出了医疗队,还收治了两千多名伤员
李向荣 ▏ 唐山抗震救灾颂 (诗歌)​
地震救援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