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椿树芽和“地软”菜

这几天晚上在看电视剧《啊,摇篮》,为革命母亲丑子冈的动人事迹深深感动!
母亲,崇高的名字!
母亲,崇高无私的人!
听电视解说明天是母亲节,勾起我对自己母亲的思念。翻出去年写的这篇短文,表示对母亲的思念!

椿树芽和“地软”菜

王满师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不仅粮食欠缺,而且菜也很奇缺。
每顿饭,全家六七口人也只有一盘菜,而且不是现在家里用的大盘子,是直径十五公分左右的碟子。那时,没有大人追着孩子喂饭的,更没有大人哄劝孩子“多吃菜长得快”的事情,只有大人教育孩子,“菜能当饭吃?少夹点。”
母亲在饭桌上常常很少夹菜,即使夹菜也是“教科书式”的夹一根慢慢吃。出门串亲戚吃席,也反复嘱咐“吃饭别不顾眉眼,叫人家说小家子气”。

但是,母亲总是想尽一切办法,在现有条件下尽量改善生活,尽可能多的为家人特别是孩子们补充一些营养。野菜,像扫帚苗、灰条菜等,是家中饭桌上的常客。榆钱、洋槐花是春天必采摘的半菜半主食,而不是现在人们的品鲜食物。喂牲口的苜蓿草,几乎是春夏半菜半粮的主角。母亲夏天用黄豆和芹菜在一个小坛子里发酵的“酱水”,这是她独创的,营养又美味,是全家特别喜爱的面条汤料;冬天自制的面辣椒,也是很好的下饭菜。


有一种菜,大概很少有人吃过,那就是“椿树芽”。是臭椿树芽,不是人们喜爱的香椿树芽。
椿树在路边、沟沿上有很多,通常都是自发生长的。因为椿树的籽被薄薄的果翅包裹着,像是有翅膀一样,可以飞翔很远而生根发芽成长。椿树耐旱,生长速度快,木材好像做家具的不多,再加上臭的名字,人们不怎么喜欢。
春天,树开始发芽时,冬天储存的大白菜、萝卜也吃完了,进入了青黄不接的日子。母亲就告诉我去揪些椿树芽。我爬到高大的椿树上,小心翼翼地攀到细树杈上,够到刚发的嫩芽,有十几公分长。揪几大把能吃一两顿,每年春天也就揪一两次,因为椿树芽生长得很快,长成叶子就不能吃了。


椿树芽做菜也很简单。因为其苦涩有微毒,母亲把这些椿树芽洗净,用开水焯一焯,放在凉水里浸泡一夜,拔去微毒,第二天切成小段拌上盐就可食用了。吃习惯了觉得很好吃,有嚼头,味道也很特别。


小时候,家里还有一种美食,现在想起来也很馋,那就是“地软菜”。
地软菜,也叫“地皮菜”、“地木耳”。野生的地软菜,生长在不种庄稼的山坡、沟边的草地里,在夏秋天雨后才能采到,故也有“草耳”、“雷公屎”之称。
夏天下过雨后,最初我跟随母亲,长大了和一些邻居小朋友一起,提着小篮子,到沟边的草地里去捡地软菜。
草地上的地软菜,小的一朵朵铺在草根下,只有硬币大小,大的一簇簇软软地堆在一起,有婴儿的小手大小。其形状似木耳,肉质比木耳薄,水灵灵,嫩生生,黑里透绿,肥润软滑。


捡地软菜可是要讲究的。要快轻准。快,是雨后早来快捡,太阳晒久了就干缩,很难捡了;轻,是轻手轻脚,手重了就弄成一堆烂泥巴了;准,是尽量用食指和拇指拿其厚而干净的位置,因为随便抓就会把草沫和地软菜揉在一起,无法弄干净不能食用了。看准了小心拿起,轻轻抖去草沫沙土,放进篮子里。运气好的时候,一次能捡一篮子,有三四斤。


地软菜捡回家,要立即洗净,晾干保存,随吃随泡。鲜时食用尤其美味,做菜或放汤面条里,口感松软脆嫩,味道鲜美。
据资料,地软菜是天然生成的藻类植物,其蛋白质含量高达20%以上,并富含钙、铁、磷、锌等多种微量元素,低脂、低糖,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一种既美味又营养的野蔬。
在物资极为匮乏的年代,地软菜是大自然恩赐给人们的营养食品,特别是对长身体的孩子来说,是免费获取营养的极好的渠道。也许因地软菜对我们的滋养,才使得我们能健康成长。
感恩大自然,感恩母亲!
2020年7月28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温均有:香椿树 | 就读这篇
精选散文阅读: 家乡的香椿
【散文】春天吃|文 娥
春天吃春【散文】
农村这道美食,城里卖的比肉还贵!
香椿:长春不老汉王愿,食之竟月香齿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