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走玉河故道遗址,感受大运河文化魅力

  不用出京城,也能欣赏到小桥流水的美景,你知道在哪里么?

  在北京城,有一条玉河,曾作为大运河千里漕运的最后一段在胡同中蜿蜒,也被人们称为“胡同里的运河”。如今,经考古发掘的玉河故道遗址全长1.1公里,保留了桥、闸、堤岸、镇水兽石雕等不少古迹,也隐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

  今天,我们的大运河文化遗产科普行走活动就来到了玉河故道遗址,邀请陈喜波教授实地讲解运河文化知识,快来一起了解下吧!

  为什么叫“玉河”?
  

  玉河是大运河的一段,开凿于元朝。主要用于漕运,明代以后,由于皇城扩建,该河段被容纳进皇城内,因此漕运逐渐衰败,改称“御河”,后又变为“玉河”,从此玉河就成为一条内河。

玉河景色

玉河浮雕

  澄清上闸在哪里?

  万宁桥坐落在北京中轴线上,位于地安门外大街,也被称为“后门桥”。原为木桥,元代改为石拱桥,在什刹海入玉河口处,是元代大运河漕运的始点。桥下装有水闸,即玉河的第一道闸——澄清上闸,河岸边可以看到憨态可掬的镇水兽。过去,沿河北来的船舶可由此直抵海子内停泊。

澄清上闸遗址

镇水兽

“东不压桥”的名字怎么来的?


  沿着玉河故道遗址南行,不远就到了东不压桥,这里也是玉河澄清中闸的所在地。相传,东不压桥的名字与另一座古桥“西压桥”有关。因明朝扩建皇城时,皇城北墙压在桥上,所以叫“西压桥”。而东不压桥和西压桥东西相对,又因为建在皇城墙外,与皇城墙有一小段距离,没有被皇城压上,所以叫“东不压桥”。

东不压桥

  短短的距离为何有三道河闸?

  在全长1.1公里的玉河故道遗址中,一共设置了三道河闸,分别称为“澄清上闸”“澄清中闸”“澄清下闸”,由元世祖忽必烈于元贞元年(1295年)命名。三道河闸之所以被命名为“澄清”,是因为玉河河水浑浊,容易泥沙沉积,堆积在河道中的泥沙会导致河水变浅影响漕运。为了祈求河水清澈,命名河闸为“澄清”。

澄清下闸

  短短1.1公里的距离为何要设置三道河闸?这是因为玉河所在地地势陡峭,水流过快,为了防止河水流失影响漕运,便分别设置了三道闸口,通过提放水闸,以过舟止水,保证南来粮船直驶大都城内,起到蓄水存水、满足航运需要的作用。不仅如此,玉河还通过“向东——向南——向东”拐了两道弯的方式防止水流过快。两个河弯、三道河闸形成了玉河独特的存蓄水方式。

行走路线示意图

  此次行走活动,以线上直播“云游”的方式进行,约有2.1万人跟随专家的步伐,在云端跟着镜头一起行走。未来,我们还会继续推出大运河文化遗址行走活动,希望大家继续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二十七处河道(一)通惠河北京旧城段
赏游大运河“玉河故道”遗址
一起来看大运河北京段沿线文物遗产点
玉河美景
玉河故道
北京也曾有一条穿城而过的河流,但是被深藏地下几十年 | 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玉河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