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新课程理念下,中学体育教学的感想
                    在新课程理念下,中学体育教学的感想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体育”改成了“体育与健康”这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而是新时期中社会对这一学科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必然要求。是对教师如何教学,学生如何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准》明确指出,“以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的新思想,这标志着中学体育课程在培养目标上,学生的学习方式上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上都将发生重大变化。作为一个对体育教育有着无比热爱和执着的教师,面对体育教育的改革该如何应对呢?现谈一谈我自己使用新课程后的几点思考。
一、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1、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我们把教学只看成是教师的教,而且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只研究教法;或者过分强调教法,而不研究、不重视学生的学法。什么是教学呢?“教学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按照课程计划中规定的教学科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双边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得到发展,并形成一定的优良品德。它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这就充分说明了其实学生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了以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弘扬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主要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客体变为主动学习的主体;从教师施教的对象变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为积极、主动、创新地的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是削弱、更不是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反而是强调了学生在教学中主体作用的同时,对教师提了更高的要求。
2、学生积极地参与、自觉的学习态度,是完成教学目标的核心
   新教材的设计,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积极自觉的学习态度。在进行教学时,真正要做到这一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的教育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选材适当,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师生的合作和默契,同伴之间的团结合作、和谐与民主都是很重要的。怎样才能做到生动活泼呢?教师应该让学生体验到课程的趣味性,将单调枯燥的课堂教学内容变得生动起来,比如设计一个体育游戏,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体验在与对手的斗志斗勇,与同伴的默契配合中的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快感。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与协作精神,有利于学生运动的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兴趣和爱好不但对学生的学习具有积极作用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爱好,使之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不能只考虑兴趣和爱好的培养,要进行责任感的教育和规定必要的纪律,这样才能真正地唤起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和自觉的学习态度。
3、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的精神
   新的教育观要否定和批判“应试教育”、选拔教育、英才教育。学校体育与健康课不是竞技训练课,必须在设定教育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时,面向全体学生。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学生看成是主体,给学生发展个性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起主导作用,就要善于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竞争与合作是体育活动的特点,教学中应充分体现这一点,不断地挑战自我,迎接挑战,战胜自我,战胜对手,强化学生的毅力,形成克服困难的决心,培养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培养锲而不舍的坚强意志和优良的习惯。
二、更新教师教学角色,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1、教师由传授者更新为促进者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育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这就意味着课堂上师生要相互信任,互相交流,平等对话,教师要由居高临下的指挥者变成良师益友。新课改革中,原有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学成了师生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课堂上教师要积极的听和看,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想,及时掌握课堂的各种情况,做好下一步指导准备;教学组织方式力求合理,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思维更活跃,探索热情更高涨;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合作精神,从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切实的帮助,促进他们在学习中发展,在发展中求知和完善。
2、教师由管理者更新为组织者、引导者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学习在学习中尽可能地表现出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其核心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传统教学中教师总是高人一等,对学生发号施令,实施管教,把学生当成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体育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更多的是组织、引导教师要尽可能地启发,驱使学生多涉猎,广积累、多动脑、勤练习。体育教学工作是围绕学生进行的但又不是无目的、无秩序的放任自流,体育课堂更多的是一个动态、开放的教学、因此体育教师要积极地去组织引导,确保教学工作有效运作。在《体育新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目标及内容都做了人性化的处理。教师可在深刻把握教学目标和学生内在需求的基础上自由取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都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已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管理者、领导者、操纵者,而只能与学生“平等交心”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三、更新教师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益
1、更新原有的课堂掌控方式
    传统的体育课教学中教师一般倾向于“结构化”、“封闭式”掌控方式,强调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因而,这种掌控方式是维持式的,动技能占绝大优势,几乎不存在师生互动知识的产生。而新课标中教学内容的不确定这一变化,要求教师更多的采用非结构的“开放式”的掌控方式,特别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和创新品质的培养,因而,运动技能比例较少,师生互动产生的新内容较多。
2、摆正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关系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教师固定地讲解、示范,机械地执行教学计划,学生被动地去完成学习任务。把学生的体育活动只理解为根据教师的讲解示范模仿其动作。而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师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之中的主体,教师是引导性主体而学生的主体性表面为发展性。教师引导学生完成解决问题的活动,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的方法和步骤,与学生一起活动,一起感受运动的喜悦。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体育教师必须是一个良好的决策者。
3、更新课程资源的拥有途径
   传统的体育课程资源,大多受教材内容所限定,教师给学生教什么,各个年级的教材里都有明确的规定。而《体育新课程标准》在这一点上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有很大的自主空间。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除了对传统的资源进行移植、创新,改革外,还要对能发展学生身心健康的课外资源加以开发,整合和利用。
    体育教学一直是我国中小学体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是实施体育课程的基本途径。由于体育课程改革质量和效果,最终都要通过体育教学体现出来,因此体育教学改革便成为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中备受关注的焦点。随着新的教育理念的不断产生,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也扑面而来,体育教育也在不断的改革着。“健康第一”和“终生体育”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的新思想已成为体育教育改革和实施课程标准的指针。
                                                              


                                                             邵华
                                                            2012.9.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体育新课程理论学习心得感想怎么写
体育新课标学习心得
新课程理念下的快乐体育教学
新课程与体育课堂教学评价
体育教学中对教师的要求
体育新课程实施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