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打造理性投资的健康投资文化”投资者教育主题活动文章之十

不合格者退市是维护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尤其是二级市场的发展,滞后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金融市场的建设,远远没有发挥出它在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应有的作用。推动这一市场的建设,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很早以前就主张,要加大直接融资在资本市场上的比重,但是到现在为止,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仍然在资本市场上发挥主导作用,所谓宏观调控,主要针对的是间接融资市场,直接融资市场基本上没有发挥什么作用。例如在新一轮的宏观调控或者是紧缩政策下,从房地产市场上退出的钱和市场上其它的剩余流动性,本来是可以进入证券市场的,但事实并非如此。金融危机后,美国和中国香港的股市就都出现了领先复苏,而中国的经济在此次危机中整体经济表现比它们好得多,但股市的表现却要差得多。

我国的直接融资,主要依靠的是股份公司在一级市场的上市,而二级再融资的规模相对很小。而投资者之所以在一级市场上买股票,主要原因不是看好一家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而是为了“打新股”获取差价。而一个公司能不能上市,不是由股民说了算,而是由监管部门或者相关的委员会决定的,这实际仍然是一种计划体制,计划体制在配置资源上的效率是低于市场体制的,需要二级市场的发展来弥补这一先天不足。

  那么二级市场的表现如何呢?1997年,国务院决定将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划归中国证监会直接管理。如果说在此之前证券市场仍然属于地方上的试点,那么从此以后,证券市场可以说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1998年初,上证指数约为1200点,而现在上证指数也就是在3000点左右。这也就是说,经过13年的发展,由中国最优秀的企业中挑选出来的上市公司的综合股价,年均增长率为7.3%(如果以2000年为起点,得出的年均增长率更低),而在这一时期,我国的名义GDP年均增长率为13.2%,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远远落后于经济增长。这和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股票市场的发展规律是相悖的,虽然在成熟的股票市场中,也可能出现很多业绩不好的公司,但市场上由股价反映的长期和整体表现,应该是优于经济增长、债券投资和定期存款的,换句话说,能够得到更高的收益。因为由最优秀企业构成的上市公司群体,引领着一个经济的前进方向。但在中国,迄今为止,这一规律是失灵的。就大多数情况而言,好公司一旦上市,那么它转变为一个坏公司的概率要比好公司的概率大得多。可能也是这些上市公司整体表现落后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原因。还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我国在过去的13年,经济增长主要靠的不是把原来的公司做好,而是不断地建立新公司,而这些新公司不是靠提高质量而是靠数量的扩张来贡献于GDP。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仅是上市公司整体表现不好,没有上市的公司的质量也不会持续提高。当然,这只是一种推论,但是中国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很容易让人得出这种结论。我们的股市也曾到过6000点,但在泡沫之后造成的暴跌,对市场信心的打击更大,股市不稳定的本质是股票市场缺乏上市公司业绩的有效支撑。

  如果在7.3%的年均增长率中,如果再考虑证券公司和交易所的交易费用、基金公司的管理费以及国家税收,股价的平均上涨水平基本上就等于以GDP平减指数反映的通货膨胀率。除了个别情况外,大多数的上市公司业绩和股价长期徘徊不前,股票成为典型的高风险、低收益产品。而证券业和基金管理业的薪酬水平,则是各个行业中最高的。证券业的高收益并不可怕,如果他们创造了效益,为国家、企业和股民做出了贡献,那么再高的收入也是他们应该得到的,但问题在于,即使在业绩很差的情况下,他们中的很多机构和从业者,仍然通过国家给他们的特殊地位在取得高额回报,2010年基金业的业绩和管理费之间的鲜明对比就是这种现象的生动写照。如果说房地产商们身上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那么对于证券商和基金而言,这一要求同样也是适用的。

  我们的股票市场不是没有进步。13年中,我们终于解决了困扰市场多年的股权分置问题,很多效益指标有了改善,如市场整体平均市盈率,就因为一些优质的国有大型企业的注入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问题在于,股票市场的建设远远低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业绩稳健增长的企业,股价却长期低迷,很多好企业的A股价格都低于按国际通行的投资理念而定价的H股。而问题很多的那些企业,股价却在上下翻飞。要在股市上杜绝投机是不可能的,而且股票的投资价值时常要通过投机来发现,但是在一个市场上,长期以投机为价值取向,照顾亏损企业、鼓励弱弱兼并,却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中国的股民有一个经验,这就是当一个上市公司的业绩由正变负时,那他们在这只股票上的发财机会就来了,因为业绩越差,资产重组的机会就越大,故事就可以讲得更好听,在这只股票上面发财的机会也就越大。至于说资产重组后业绩究竟有多大改善,能不能有长远的发展,这并不重要,因为人们买这只股票买的就是重组,没有人要买它的业绩。所以在中国,香港市场上的那种“仙股”即几分钱的股票是没有的,股民们太爱亏损企业了,它们为高手们致富提供了最好的载体。在这种情况下,股市就成为高手较量的战场,而一般百姓想在这里获得稳健回报很难。

  直接融资市场尤其是二级市场的直接融资发展不起来,老百姓不愿意往这里投资,或者是投机气氛浓厚,关键不在老百姓那里,而在于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差,市场定价机制严重扭曲。股民在这里买了股票,就是为了在另一个时机以更好的价格把它们卖出去,结果其实又经常事与愿违,这样的股市不吓走一般的投资者才奇怪。在一个市场上,如果没有对于优秀企业的鼓励和后进企业的惩处,缺乏实际意义上的淘汰机制,鱼龙混杂,就很难得到健康的发展。再加上我们的公司治理结构本身存在着缺陷,例如很多企业或企业家在公司上市之后,只看重在市场上圈钱,企业圈股民的钱,企业家圈股东的钱,而对如何回报投资者则缺乏必要的市场约束。这必然导致市场投机气氛浓厚,正如成思危所指出的那样,在中国股市上赚钱“动作要快”。而历史已经证明,投机气氛浓厚或要求股民“动作快”的市场是不会持久繁荣的。

  中国股票市场一建立,就提出了“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而这些原则的贯彻,就需要制度建设来保证。虽然完善中国的市场秩序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包括上市公司、金融机构、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的努力,但从根本上说,政府和监管部门要负更大的责任。从现在的情况看,中国股市要加强对于优胜劣汰方面的管理,表现优秀、回馈投资者好的上市公司在市场融资上要有更多的优先权,而对于绩差公司要有约束。要认识到,把那些长期不发展、不分红的上市公司留在证券市场上,其实是对资本市场资源的浪费,不仅增加了企业本身的压力,也在浪费我们的股民、分析师和股评家的脑力甚至是金钱,让这些企业离开市场,将会是双赢或者是多赢的结果。当然,发展和完善退市机制,从短期看可能会使很多股票出现比较大的跌幅,但是从长远看,却能在我国证券市场上建立更好的价值导向,有利于中国股市的长远发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化桥:识别股市的地雷(12.9.22)
股票市场的逻辑
谈谈选股的一些思路
导致“全线崩溃”的十大因素
A股造假王公司诞生,股民:怎么参加起诉索赔?我也是受害者!
请放慢融资脚步 等一等你的股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