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妞妞最近出现的一个怪习惯,让我发现童年焦虑比想象中更普遍

前段时间,妞妞出现了一个习惯,就是手碰到各种东西,都要放在鼻子底下闻一闻、放进嘴巴里舔一舔。这个习惯越来越明显,以至于我们家里所有的大人都注意到了。爷爷奶奶开始不停的阻止她。

其实这个现象我早一段时间就发现了,但是我一直没吭声,在不动声色的观察,因为我觉得这个行为的出现,可能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她对东西的气味和味道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很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有这么一个阶段。第二个可能性,是有些什么事情,让她担心或者焦虑了。

结果过6岁生日那天晚上,吹完蜡烛之后,妞妞忽然哇一声就哭了。我问她怎么了,她说:

我不想长大,我不想爸爸妈妈死。而且我到底要找谁做我的老公呢?

原来在幼儿园有好几个她喜欢的男孩,她很苦恼呢😂

那天晚上之后,她跟我讲了很多心里的小秘密。

比如说,她其实趁着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摸摸地尝过很多东西的味道,肥皂、洗手液、滴眼液等等。但是她平时也听大人说过,有些东西吃了会有严重后果,所以呢,一边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一边又为自己难以克制这种想要尝一尝的欲望而紧张、内疚。


再比如说,这个阶段是孩子道德感发展的阶段,而妞妞又天生是一个道德感特别强烈的小朋友。

她有时候会在心里觉得某个朋友做的某件事很傻,这话她没说出口,但她觉得自己连想都不应该这么想,并且会为此感到一种道德上的羞愧。

还有,她会想象,会不会有歹徒趁着晚上我们睡觉之后,潜入到房间里面把全家人给杀了。她也不敢把手伸到床底下,怕自己会摸到一个软软的尸体……

还有,我们芭蕾课的老师有一点严厉,虽然很少会批评妞妞,但是当她批评其他小孩的时候,妞妞也会被吓一跳,担心下一次就轮到自己了。

还有,担心爸爸妈妈会生病、会死,担心上小学以后作业太多、老师很凶……

我平时和妞妞交流的还比较多,但还没有这么集中的和她谈论过她担心的事情。聊下来会发现,孩子的脑海里,有非常多形形色色的担忧。里面有很多在大人看来很可笑或者很可爱,可能笑一笑就过去了,比如说找谁做老公这个事,但是对孩子而言,这些可笑的事,却是真真切切的困惑。

那么,这种担忧、这种焦虑,是不是正常的呢?它会有哪些行为表现呢?我们家长又应该怎么做呢?今天我就想和大家来好好聊一聊,“童年焦虑”这个话题。

童年焦虑普遍存在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焦虑性思维和焦虑症的区别。

焦虑症是指孩子的焦虑,已经发展、扩大到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地步了。有一些研究显示,在儿童当中,大约有10%左右的孩子,受到焦虑症的影响。

而前面我说到的妞妞的这种,叫焦虑性思维,它在儿童当中非常普遍的存在。其实没有哪个孩子在成长当中,没有产生过担忧或焦虑的,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

有哪些事情会让孩子感到焦虑呢?

1到2岁的孩子,在这些情况下会产生焦虑:亲子分离、独自一人、嗓声太大、陌生人或者陌生环境。妞妞刚回国的时候大概就是这个年纪,只要碰到吵一点的地方,就会紧紧粘在我身上;

2-4岁的孩子,除了上面这些之外,还会害怕动物、洗澡、想象中的怪兽以及死亡。

如厕训练也可能会引起孩子对生理功能的焦虑。

我记得妞妞第一次自己坐马桶上厕所的时候,坐了很久愣是没拉出来,这个时候如果家长责备孩子,或者责备他们尿裤子,他们就会越加的紧张和羞愧;

4-6岁的孩子,会对更多的情境产生焦虑,比如:风雨、小偷、劫匪、战争、医生,等等。

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不能很好的区分梦境、幻想和现实,这也会加重他们的焦虑。对他们来说,动画片里的暴力或者昨晚的怪梦,就像真实发生在身边一样。

社交焦虑在这个年龄会开始明显起来,这么大的孩子会开始迫切地想要跟别的孩子互动。

在这个阶段,容易紧张的孩子可能会出现行为退步,比如夜里尿床,甚至白天大小便失禁。

再大一些,到了 6-11 岁的时候,孩子除了上面的各种焦虑之外,还会增加与上学有关的新烦恼:迟到、忘记写作业、担心考试成绩、担心老师对自己失望或者生气等等。

这个年龄的社交焦虑可能会加重,包括害怕同龄人的排斥或者嘲笑。有时候孩子可能会突然变得恋家,因为他们不想这么快长大。

在这个年龄段,道德感也会迅速的发展。但如果道德感过于强烈,那么孩子会因为自己产生了某些邪恶的想法或者禁忌的欲望而紧张不已。就像前面说的妞妞就是这样。

还有些容易紧张的学龄孩子表现得过于乖巧,他们觉得自己必须完美,绝不能犯一点点错误,绝不能给父母或朋友惹一点点麻烦。

到了青春期,焦虑又多了一个:自我的存在价值。

哪里是适合我的位置?生命的意义何在?何处是我的归属?有些孩子甚至会茶不思夜不寐,满脑子都是这些疑问。

其实,孩子会产生这许许多多的焦虑,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因为在成长的这条长路上,对于孩子来说,有太多事情,他们是第一次经历,也有太多事情,是超出他们掌控的。而且以他们目前的认知水平,还没有办法去进行一个合理的解释和自我开导,比如说,当他们第一次听说原来爸爸妈妈可能会死掉的时候。

相反,他们的想象力很丰富,会产生非常多丰富的联想,结果就是越想越紧张。

焦虑的表现形式

有些孩子的焦虑、紧张,你一眼就可以看得出来,比如哭闹,但有些孩子,却把他们的焦虑埋藏得很深,很有欺骗性。

一种很常见的情况就是头疼、肚子疼。

妞妞有一段时间就经常说自己肚子疼,我们带她到医院做了B超和各种的血液化验,结果没发现任何的问题。

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在刚上一年级那会儿,也经常说头疼和头晕,同样的是做过很多的检查,也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在《让孩子远离焦虑》这本书里,作者也提到焦虑会引发一系列的身体反应。

像有的孩子每到一个特定的情境,比如一到数学课,或者一到幼儿园的吃饭时间,就会肚子疼;有些孩子会老想尿尿。

另一种常见的情况是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因为一些担心的事情魂不守舍,集中不了注意力去学习。

再比如:

晚上难以入睡;

咬指甲、啃衣服、扯头发的习惯;

突然变得特别粘人;

很容易为很小的事情崩溃或者发脾气;

突然非常逃避做一件事;

对自己的表现有很高的期望

等等,都有可能是焦虑的表现。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所有的这些反应,都一定是因为焦虑而产生的,像妞妞出现的这种有点难抑制的闻东西、尝东西的行为,我到现在也不能肯定的说,这是因为什么原因导致的。

但它是我们可以去观察、关注的方向,是一个信号,提醒我去关心妞妞的心理活动,保持和她的沟通交流,主动的去引导、疏导,避免情绪的累积。

家长需要担心吗?

在这次和妞妞交流的过程当中,我有一个感悟——

焦虑的存在是非常正常的,它是一种正常的、不可避免的情绪,就像伤心、愤怒一样。

我们现在已经接受了伤心、愤怒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但仍然避“焦虑”如蛇蝎。可能是因为一说到焦虑,就很容易联想到焦虑症、抑郁症。

但正常存在的焦虑,离焦虑症还很远。

焦虑性思维其实很普遍、很常见,也永远不可能彻底消失、永不出现。

我们要教会孩子的,并不是如何避免它(当然需要通过正确的教育、引导,去减少孩子的焦虑)而是如何认识它、理解它、驾驭它。


这段时间,通过和妞妞的聊天、谈心、引导,妞妞闻东西的习惯已经基本消失了。回头我也会具体来说说我引导她的一些体会。简单的说,就是:

1、帮孩子把自己担心、紧张、害怕或者感到羞愧的事情说出来。说出来的事,往往就不是事儿了;

2、让孩子知道,任何想法、感受、欲望都是可以被理解的,不给孩子过于严苛的要求或道德束缚。忍不住想要尝东西也好,觉得别人笨也好,嫉妒、担心、害怕、紧张、羞愧也好,都是正常的情绪和欲望,没有人需要是一个完美的人;

3、帮孩子了解焦虑带来的身体反应,比如心跳加快、头疼肚子疼;解焦虑产生的原因,比如害怕对比、害怕被评价、想象大家的目光都集中看着自己等等;并找到办法驾驭它;

4、一些害怕和逃避的东西,可以通过适度的、逐步的接触,来克服它,我们可以叫它“暴露疗法”。当然,这需要耐心和技巧。

那么,什么情况是需要担心的呢?

《让孩子远离焦虑》里总结了几种情况:

与现实情况不相符的过度的痛苦、悲伤或愤怒,或者特别特别容易痛苦、悲伤或愤怒;

反复确认“如果……怎么办”的问题,并且无法得到安慰;

经常担心几小时、几天甚至几星期后的事;

很难入睡,或者经常做噩梦;

产生严重的头疼、胃痛,不能去上学; 

完美主义:标准很高,眼里没有足够好的东西;

过度的责任感:过度地关注别人是否因为自己而心烦,为不必要的事情道歉;

表现出过度的逃避倾向,拒绝参加活动、拒绝去上学。

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家长就需要尤其注意,可能需要寻求专业的医生的帮助。

最后,用一句话来总结今天的文章,还是我常常说的那句:

不用过度担心,但是保持觉察。

用我们的冷静和淡定、共情和接纳、不审判、不评价,帮助孩子,走过成长路上的焦虑小漩涡。

*快速了解帝呱呱星球,可以点击下方专辑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我能给孩子的两样“东西”
孩子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哭闹,聪明的父母这样做
孩子缺微量元素,肚子里有虫,精神紧张,竟然是...
培养一个独立的孩子父母需要怎么做?(一)
儿科医生:孩子积食卧立不安,几块钱的东西磨成粉,每天吃积食消
要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