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训练共情技能有方法:延迟满足自己需要,即使满足别人需要

维持良好的人际互动关系,共情是个不得不说的话题。

以前写过一些,如:生活里的共情:说肯定的话,说有情感的话,说接地气的人话!
比如,共情:不顺的事情不指责,一般的事情积极关注,好的事情及时肯定
再比如,共情处理3步走,即“走进去、感受到、说出来”
甚至还有观影感受,电影《绿皮书》观后感:合作共赢消除偏见,学习共情是一辈子事情

共情是换位思考,站在别人角度看事情,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或者说会的不难、难的不会。

如何让共情技能提升更具有可操作性呢?

先说个例子。周末去祊河河边玩,由于河水放干,河床干涸,留下很多水汪。我们带着渔兜过去,打算逮些小鱼虾,拿回家养一段时间,等到河里蓄水后再放回去。

只不过天气寒冷,水洼都结冰了,没有想象中容易捕鱼虾,转了一圈爱人喊回去,我磨磨蹭蹭,试图有所收获。

最后在拦河坝下面较大的水洼中,掀开一块大石头,用鱼兜捞出不少小鱼虾,不亦乐乎。

后来被一次次喊着回去,嘴里答应着,却不挪步行动,直到人家生气走远了,才撤退。

这个事情做个反思,之所以玩耍不够,是在满足自己乐趣,不在意别人需要,也就谈不上满足别人需要,自然没有共情。

可见,有时候共情很简单,就是在别人明确表达需要后,主动满足即可,当然前提或者代价就是要放弃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或者延迟满足自己需要。

这个共情可操作的方式,就是延迟满足自己需要,甚至放弃自己的需要,来即使满足别人需要。

要点在于能舍弃自己的欲望,放弃自己喜欢,延迟满足自己需要,舍得才是共情前提。

想要自己不吃亏,希望自己得到好处,再来共情别人的需要,天下很难有如此好事。

记得当年上海举办世博园,爱人带着上小学的孩子去游玩,孩子到处乱跑,太容易走散了,咋办?

这时候爱人想出好办法,告诉孩子自己转向,分不清东西南北,要孩子看好自己不能走丢了,然后放权给孩子,看啥展馆,如何参观,反正园区活动权力都交给孩子,自己跟随就行。

让孩子当小导游,就是完全听孩子的安排,这就要放弃自己喜欢看的,不去满足自己需要的,放弃自己的管理权力。

事实证明,这个安排非常高明,俩人都高兴,孩子主导家长跟从,确保不会走散,这就是有舍才有得。

正是家长放弃权力,放弃权威,主动示弱,让孩子说了算,满足孩子需要,达到了共情效果,获得游玩顺利。

当然,生活中别人常常不会直接说明需要,人家会适当提醒,这个情况下要觉察需要是什么,才会表达共情。

比如有个电台节目,主持人和两位嘉宾谈论家庭教育话题,其中一个嘉宾谈到自己教育孩子的心得,说得有些多,主持人委婉说“每个人谈到自己孩子都会滔滔不绝”,这是善意提醒大家都需要时间,不能觉察就无法共情。

这种情况下的共情,因为不是明说,要求高了一点,需要觉察,但对策还是保持谦虚,延迟满足甚至放弃自己需要,来满足别人需要。

小结,共情不是高大上理论,也不是高不可及的技能,就是非常简单的心里有别人,能放弃自己的欲望想法需要,“宁舍不得”“先舍再得”“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管理好情绪,是一种顶级的软实力和风度
在育儿过程中,你是怎么做到“和善而坚定”的?
婚外情的六种结局,你真的玩不起!
40岁之后,有情也别乱碰!
写给那些犯了外遇的错,真心想求得原谅的人
他在,就是最大的安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