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专栏-李克富|能懂 · 会做 · 去做

编者按:李克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心理咨询行业领军人物,新阳光研究所创办人,出版《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行走中的思想》《自由的联想》等近十本专著。李老师“后现代思维”可谓拍案叫绝,不由你不被敲打的“痛并快乐着”,现承蒙李老师同意,编发其生活心理随笔,以飨读者,相信朋友们受益无穷!


能懂 · 会做 · 去做

文 | 李克富

正如我昨天在涂鸦中提到的,咨询师在咨询室内就是确保求助者做到“能懂”和“会做”,然后回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做”。

“能懂”,比如明白咨询师讲了或教了些什么,是个大前提,是“会做”的必要条件。这不是让求助者懂什么大道理,更不是给求助者灌鸡汤,而是咨询师在体验层面上让求助者去理解心理的本质,建立心理学的头脑。

我会问:“吃饭了吗?”

尽管像丈二和尚,也可能觉得我问的莫名其妙,但求助者一般会答:“嗯。”

再问:“您吃饭,是喂脑袋,还是喂肚子呢?”

头脑灵光的人一听就明白了。有些不太灵光的,我会继续引导或启发:“可以回去试试,如果您今天不吃晚饭,肚子当然会饿,可如果坚持不吃,去睡一觉,第二天醒来就不饿了。估计您曾有过这样的经验。”

求助者会沉思或点头。

“所以,饿这种感觉,并不是由吃不吃决定的,它是您大脑的机能。”

我还会问:“都在同一个单位,级别一个样,挣的一样多。怎么会有人整天抱怨,而有人幸福爆棚呢?”

同样,我就是用这样的提问让求助者懂得“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相较于“能懂”,让求助者“会做”就简单多了。其实在很多情况下求助者不是不会做,而只是(觉得无用而)不做或不能坚持做,比如给孩子写观察日记,记录孩子的差异点、闪光点和动情点。当然,有时候让求助者“会做”还是有技术含量的,比如“自由联想”、识别自动负性思维、情绪监控等等,就需要在咨询室内演示、教授和练习。

最难的不是咨询室内的“能懂”和“会做”,而是求助者离开咨询室之后能不能在日常生活中按照与咨询师达成的一致“去做”。对咨询师而言,这难在常常不是咨询师能够掌控的。

此时,要相信但不能依靠求助者的自觉。这句话当然可以表达成:如果求助者有这样的自觉,也就不可能有心理问题了。长期与求助者打交道,使得我越来越相信,有心理问题的人连自知都达不到,自觉更无从谈起。

因此,之后的随访就特别重要。我所采用的方法是,临分手时亦庄亦谐地跟求助者说:“为了让您回家后能够坚持‘去做’您‘会做’的,我得像老师监督学生一样监督您。不介意吧?”

多数都答应得好好的。可是,总有一小部分求助者第二天就联系不上了,还有一大部分“去做”了几天就坚持不了了,而过不了多久,那些坚持“去做”的,其效果就凸显出来了。

让求助者“去做”是心理咨询的落脚点。

我一向认为,一个咨询师的专业水平体现在让求助者“能懂”和“会做”上,而其责任心则完全可以通过随访——让求助者“去做”——体现出来。我相信,对某一个求助者而言,两个咨询师的专业助人水平悬殊不大,但这两个咨询师的责任心可能有着天壤之别。

责任心的别名叫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字命理高层断语汇编
慈母万滴血.生我一条命,还送千行泪.陪我一路行
10条大脑定律:让你用好大脑,效率翻倍
一个“悟”字老年朋友们不可轻视之(三)
人要懂得顺水推舟
人生中永远不过时的---哲学短语(8)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