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理专栏-李克富|表达感受?还是说出诉求?

编者按:李克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心理咨询行业领军人物,新阳光研究所创办人,出版《三个月改变孩子一生》《行走中的思想》《自由的联想》等近十本专著。李老师“后现代思维”可谓拍案叫绝,不由你不被敲打的“痛并快乐着”,现承蒙李老师同意,编发其生活心理随笔,以飨读者,相信朋友们受益无穷!


表达感受?还是说出诉求?

文 | 李克富

由于长春之行,错过了两次盛会:一是17日在中科院心理所举办的中国心理咨询师协会筹委会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再就是18日的青岛心理联盟年会。尤其遗憾的是,与钟敏老师和刘启辉老师的精彩讲座失之交臂。

看钟敏老师短暂的视频,知道了什么叫表达感受,该如何表达感受。由此也产生了一些联想和反思,今晨涂鸦出来与大家分享。

对诸如“我很烦”之类感受的表达,其实是在表达情感——情感是一种主观感受或内心体验。而无论是表达感受,还是表达情感,重在表达,而非感受或情感本身。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这种对于感受或情感的表达能力上。

一般而言,会有如下三种情形:心理健康的人,如果感受到了“很烦”这种负性情感,会直接用语言表达出来,说“我很烦”;那些心理不健康的人,会把“很烦”压抑在内心而不对外表达从而折磨自己;有心理问题的人,则可能将“我很烦”以变相的方式表达出来变成了对他人的言语指责甚至是肢体攻击。对此,有人曾通俗地讲过:当感受到很难受时,心智成熟的人会直接告诉别人自己“很难受”;心智不太成熟的人会强忍着,让自己保持在难受状态以至于躯体化;心智更不成熟的人则会选择打骂等让别人难受的方式。

能否恰当的表达,是由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决定的。如果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哪怕通过听课等方式知道了如何表达感受或情感,一旦身处“很烦”或“很难受”的境地时,却依然做不到。

在“知道”(认知)和“做到”(意志)之间,横亘着的正是感受或情感(情绪)。跨越者,便能知行合一。

一个妈妈每当孩子成绩不理想时,动手就打。她当然知道自己不该打,也知道无论打多少次都根本无效。这样的妈妈不是不想接住孩子的情绪,而是没有能力接住。因此心理医生需要做的就不是改变其认知,而是通过提升情绪控制能力,来加强其意志行为。而且,有必要指出,这种知道却做不到的人不在少数。

家固然不是讲理的地方,但家中不能缺少讲理的人。此处所讲的“理”指的是一个人理性或理性反应,它要比以情绪化应对的感性反应更为社会化。因此,这样的人在遇到负性情绪时会接住或包容。多年的家庭治疗让我深刻体会到,治疗成功的关键就是至少要发现或培养出一个讲理的人——无论是父亲、母亲。遗憾的是,一个缺乏理性的男人常常会把一个感性的女人娶回家,而一个感性的女人几乎只能嫁给那个非理性的男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婚恋和家庭的悲剧经常应了那句老话:是什么就找什么,最终和什么成为亲家!

对此,哪怕无法改变,至少得保持自知或有所觉察。

那么,在家中该学会表达感受或表达情感吗?似乎还不究竟。

心理学认为,情绪和情感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外界事物符合主体的需要就会引起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便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这说明,情感背后隐藏着需要或欲望。

今天早晨那么早就接到一个朋友电话,我烦得要死,但我不能对他说我很烦,而是告诉他以后打电话可以在我上班之后;而每当我痛苦的时候,我也不会对别人说我多么痛苦,而是说我哪种欲望没有得到满足。

不是表达情感,而是说出自己的欲望或诉求。

心理医生会积极建议,当别人生气的时候,可以尝试着去问:“您想要什么?”或者问:“您需要我做什么?”

您会发现,只是您心平气和地这么一问,多数人的情绪就会平静下来甚至逆转了。

一个理性的人知道自己要什么,因此也总能说出自己的诉求,而不是表达自己的情绪,更不会轻易发脾气。

我经常鼓励家长们从反思自己的诉求开始,也学着去鼓励孩子表达诉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心理咨询不是技术而是艺术
学会对父母、伴侣、亲人失望,是一个人变好的开始
儿子女儿在家天天对打,心理师却说:你把孩子养成这样,正好!
号外号外—— 多栖明星大驾光临 快来接住啦
《每个父母都能成功》李圣珍
孩子画画黑暗暴力,是孩子调皮捣蛋?孩子是在进行自我绘画疗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