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朝歌古城·古镇·古村落·古民居》之朝歌古民居(九)郭庄董家大院

郭庄董家大院

郭庄董家大院是淇县最精美的清代院落建筑。这里的石雕、砖雕、木雕图案,内容丰富,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可谓是淇县的“雕刻艺术博物馆”。特别是“鲤鱼跳龙门”、“马报平安”、“刘海洒钱”、“乳姑不怠”等雕刻图案及倒座檐柱石上的那副楹联,寓意深刻,回味无穷。充分显示了房宅主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以及对子孙后代的教诲。当你到这里游览时,会情趣盎然,浮想联翩,既受到艺术的熏陶,又为雕刻图案所表现的历史人物故事所感动,受益匪浅,不虚此行。

郭庄董家大院位于淇县县城东北4公里处,建于清乾隆年间。大院座北朝南呈一长方形,南北长约150米,东西宽约100米。大院内由西向东分为三组。第一组共有由南向北四进院落为九门相照,第二组有三进院落为七门相照,第三组的院落错落有致,共有房屋200余间,另有菜园和后花园等。大院内多条胡同曲折相同,犹如一座迷宫。上世纪七十年代左右,大院的建筑因不拆老房村里不在外面划分宅基地准建新房而拆除大半。现存第三组中部、第一组后面及第一组前院房屋共45间。精美之处在第一组前院。

前院是一处标准的四合院,均为硬山式灰瓦顶建筑,因东厢房拆除而成了三合院。南屋即倒座面阔5间,进深1间。东梢间为向南而开的大门,门头石上凸起即阳刻“耕读传家”四个繁体楷书大字。其左侧雕刻两只喜鹊在梅花枝上相对鸣唱,借喻“喜在眉梢”。右侧雕刻竹和鹤。竹节清晰可数,两鹤一只昂头而另一只嘴将着地正在觅食。其中寓意“节节升高”和“鹤寿延年”。门楼墙角房檐下的东、西墀头,分别浮雕龙和凤鸟,比拟“龙凤呈祥”。门楼后面东墀头,上方刻一朵菊花,下方刻“鲤鱼跳龙门”图案。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黄河壶口最窄处的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人们逆流前进、奋发向上就会中举升官、飞黄腾达。西墀头上方亦刻菊花,下方炉口内左刻高台阶、瓦房、树木即农家小院,右刻头戴冠、身着长服的男子骑在奔驰向前的马背上,马尾处系一宝瓶。寓意“马上平安”、“马报平安”。唐诗有“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据《名臣言行录》记载:“胡安定读书泰山,十年不归,得家书,见平安二字,即投涧中,不复展读”。古代交通不便,家人久未得书信,但得平安二字,以慰焦虑之情。图案中表现了学子骑马回家报平安的情景。

西墀头右下紧挨的墀头,上方刻一高足圆盘内放有三枚蟠桃。古人说食王母娘娘的蟠桃会长命百岁,此图案寓意“蟠桃献寿”。下面雕刻月季花瓶和两只嬉戏的鹌鹑,“瓶”与“平”是同音,“鹌”与“安”是同音,寓意“四季平安”。倒座西梢间东墙角房檐下墀头中,上方刻一高足圆盘中盛放三个石榴,中间的石榴脱皮半露出籽,因石榴籽多,借喻“多子”。下面雕刻荷花,象征“一品清廉”。一品,古代最高官阶名称。莲即荷花。古代赞美荷花之诗文甚多。宋周敦颐《爱莲说》之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至今脍灸人口。“莲”与“廉”同音,“一品清廉”寓意居高位而不贪,公正廉洁,这是古代老百姓对清官的赞颂之词。

两根檐柱石上刻写一副楹联,左为“书能益智教子孙多读数行”,右是“言易招尤对宾客少谈几句”。

西厢房面阔3间,进深1间。南墙角房檐下墀头,上方雕刻兰花。兰花是中国传统名花,是一种以香著称的花卉。它幽香清远,一枝在室,满屋飘香。古人赞曰:“兰之香,香一国”,故有“国香”的别称。兰花以它特有的叶、花、香独具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给人以极高洁、清雅的优美形象。古今名人对它评价极高,被喻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墀头下方雕刻松树下,一只仙鹤头钻进水浪中捉鱼,借喻“松鹤延年”。

堂屋原为过厅,面阔5间、进深3间。台基用加工规整的青石垒砌,走廊石条阶每块3.3米,宽0.41米。台阶两侧斜坡条石即垂带踏跺式台阶。正中间即明间及东西两次间前脸全为格扇门窗,明间门外装有帘架,以挂帘子,夏日防蝇,冬天装风门防风侵袭室内。格芯窗花有圆朵纹、六边形纹、回纹等纹样。格芯下面的裙板雕刻“寿”字。室内外脊檩(顶部檩条)、金檩(脊檩下面两侧檩条)、檐檩均有檩枋和雀替。堂屋和南屋檐下木雕二十四孝图案,惜残损。

明间(过厅间)后坡下金檩(从脊檩下数第二根檩条)下装通间木板,高1.8米。中间刻圆形八卦图,周边刻有4个展翅飞翔的蝙蝠。左侧刻瓶内插拂尘、如意和八仙人物吕洞宾所持的宝剑;右侧刻瓶内装有韩湘子所持的笛子和钟离权所持的扇子。这些图案皆是驱邪避灾、吉祥祝福之意。八卦图上方亦是木雕。左面透雕一男者斜躺在木船上,两手攥握串有多枚铜钱的绳子,船下水中一条鲤鱼咬衔着绳尾。其画面表现的是“刘海洒钱”和“渔翁得利”。刘海,道教全真道北五祖之一,名操,字宗成,五代时燕山人。他弃官隐修于华山、终南山,得道成仙。元世祖时封为“明悟弘道真君”。“刘海洒钱”寓意放弃功名利禄,淡泊修行。中国民间流传有“刘海戏金蟾,步步钓金钱”的说法,赞美视金钱为粪土的人的品格。“渔翁得利”原指第三者乘双方争斗之危而得利,这里寓意意外的收获。右面雕一女子两手捧着一老妇的右脚,作洗状。画面反映的是“二十四孝故事”中的“乳姑不怠”。唐代崔山南,博陵(今河北)人,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人称“山南”。当年,崔山南的曾祖母长孙夫人,年事已高,牙齿脱落,祖母康夫人十分孝顺,每天洗后,都上堂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如此数年,长孙夫人不再吃其他饭食,身体依然健康。长孙夫人病重时,将全家大小召集在一起,说:“我无以报答儿媳之恩,但愿儿媳的子孙媳妇也象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后来崔山南做了高官,果然像长孙夫人所嘱,孝敬祖母唐夫人。室内后坡下金檩枋下 雕有“一帆风顺”、福、禄、寿“三星高照”、“猴子摘桃”等祈福长寿图案。

根据堂屋后墙嵌着一块刻有“光前裕后”石匾落款“乾隆二十四年”可知,这个院落建于1759年。堂屋两根“五架梁”(承托五根檩条之梁)横直粗大很给力,彰显出这座古老的建筑牢固久存。

堂屋、西屋、南屋现在分别居住着已故董同庆老伴今年91岁的郭二妞老奶奶、年过六旬的董振武夫妇和胡保林、董振兰夫妻。她们承袭先人遗风,和睦相处,其乐融融。

据董家后裔今年74岁的董振明介绍,董家大院的创建者原住滑县马兰村,卖沙锅走游到郭庄看中了这里的风水便迁居至此。他带领子孙辛勤耕种劳作,种地面积越来越大,东到董桥,西到崔庄,南到桥盟寺,北到泥河北地。种地卖粮富裕后,开始修建宅院。

郭庄董家大院对研究清代的房屋建筑和当时的绘画、书法以及石雕、砖雕、木雕艺术,具有很高的价值。

(撰文:王小运   摄影:苏麟、王慧   绘画:杨光印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淇县董家大院
河南灵宝:300年前的董家大院
史上最全的挂件含义,你知道几个?
涨姿势丨吉祥图案的寓意
董家大院
走进西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