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夏伟田:怀念母亲

怀念母亲

作者/夏伟田

在我外祖父安葬后的第二天上午,母亲心跳猝停,倒在了她的出生地。尽管我们发疯般跪求医生抢救母亲生命,但现实如此冰冷,身体还算硬朗的母亲骤然离我们而去,从此阴阳相隔,我们兄妹一下成了无娘的孩子。公元2012年1月6日(农历辛卯年腊月十三)上午9点20分,这个冰冷的时间永远刻在了我们心中。

思母之情殷殷。在凄苦的泪水中,常常浮现出母亲的颜容,在忧伤的独居时,似乎听到了母亲声音。

母亲好像没有去世。我们总觉得母亲上山烧香去了,要么就是下农田了。有多少次,我分明在乡村小道上、在大街集市上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就是我的母亲。我又特别害怕看清楚那个身影。

幻象真不如梦中的母亲真实亲切。

1944年的初春,一个青黄不接的季节,一个华北平原上叫大屯的村庄,一户杜姓的耕读人家,喜得一个女娃,家人给她起了一个虽显俗气但也充满诗意和期盼的名字——春枝。母亲的整个童年是在兵荒马乱硝烟迷漫中、在社会急剧变革动荡中度过的。少年时代则处于新中国诞生初期,百废待兴,物质异常匮乏,勉强能够维持生存。

杜家世代耕读传家,母亲从小就深受传统文化熏陶。母亲是长女,有一个妹妹和三个弟弟。

在这个环境中,母亲从小就养成了不畏艰辛、勤劳俭朴、顾全大局、善于协调的性格、品质和能力。

母亲的一生备尝艰辛,但总能从容面对。在刚刚从三年特大灾害中挺过来后,母亲嫁到了石佛寺村夏家,先后生育抚养了我们兄妹七人。那是一种生产条件极端落后、生活物品异常短缺的几近原始的社会状态,做母亲的艰辛是现代人无法理解和难以想象的。母亲一生都在辛勤劳作。我记忆最深的是:母亲白天参加生产队劳动,和男子一样在田野里劳作。当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还要烧柴做饭,照顾老人起居,喂养一堆儿孩子吃喝,涮锅洗碗,喂猪养鸡,纺花织布,搓绳做鞋,缝补浆洗,还有一大堆现在想不起来的家务活,母亲每天忙到半夜。

母亲一生俭朴。由于过度劳累和营养不良,几次生病险些失去性命。回首往事,心酸难抑,桩桩事情,不忍再述。虽然补丁摞补丁的艰难日子早已过去了,再无断粮停炊之忧,但母亲仍旧不浪费一粒米,不多花一分钱。给母亲改善生活是我们作子女的孝心,但母亲总觉得奢侈了,过意不去。

母亲经常告诫我们:做人要勤快,千万不能懒。力气越干越有,再歇息力气也攒不到哪儿。我们兄妹七人深受母亲影响,个个勤奋,无一人懒惰。

母亲非常疼爱子女。为把我们抚养成人,母亲操碎了心,作尽了难,吃尽了苦。在我童年记忆里,很难见到母亲穿新衣服,几乎没有用过一件化妆品,看过一次电影,听过一场戏,只有终日劳作。母亲把所有精力和全部的爱都付给了这个家庭。

记得1968年秋天的一个中午,母亲从田地里劳动回来,一身尘土,满脸汗水,进门看见我趴在门口的石台上昏昏欲睡,急忙抱住我去找奶奶,不知奶奶说了句什么,母亲背起我就去八里外的郭庄大队找医生看病。“秋老虎”热得让人难忍,母亲背着我在玉米地里穿行,还要爬越几条大深沟。路上寂静的只能听到母亲的喘息声。当时传言这一带有豺狼出没,稍有杂音传来,母亲就猛跑一阵子。母亲的衣服全湿透了,汗水滴了一路。我坚持要自己走,母亲不让。在母亲心中,我们的健康比她的性命还重。

我们兄妹虽多,但母亲能够关爱到每一个孩子。大弟弟小时候体弱多病,母亲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向神灵牌位砰砰磕头,祈求神灵保佑,祛病免灾。那段时间,母亲的额头经常是黑紫色的。

母亲对我们兄妹管教很严格。母亲常教育我们要老实本分、忠厚谦虚、勤劳节俭,耐得饥寒,受得困苦。母亲经常告诫我们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人怕不是福,人欺不是辱。”“为个人开条路,得罪个人打堵墙。”“骡大马大值钱,人自大不值钱。”“好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不打老骂少,不戏谑盲人,不撒泼骂巷。”母亲的教诲,成了我们兄妹的终生信条。

母亲非常孝敬老人。在我们记忆中,母亲从未和爷爷、奶奶吵过一次嘴,红过一次脸。亲戚邻居送点好吃的、稀罕的食品,从来不准我们兄妹吃上一小口,总是给留爷爷、奶奶吃。母亲无论多劳累,也要定期为爷爷洗脚剪指甲。我奶奶裹过小脚,还有轻微的腿伤后遗症,每逢阴雨天,我母亲就背着奶奶上厕所。

母亲最能宽容忍让,顾全大局。母亲常给我们说:“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我们家人口最多的时候是十七口,母亲在这个家庭中处于一个虽不关键但又十分敏感的角色。我父亲姊妹五个,兄弟三人,父亲排行老大,当时我俩叔叔都已娶妻生子。母亲作为老大嫂,为了维护这个家庭和谐稳定,不仅仅要能吃亏,还要能受委屈,能忍耐,能宽容。尽管全家都是通情达理的人,也有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也有利益冲突的时候。日子比树叶还稠,哪有勺把不碰锅沿的,哪家哪户锅底不冒冒烟。母亲能和我两个婶婶乃至全家人和睦相处,不仅是处事能力的体现,更重要的是我母亲的人品、人格在发挥作用。奶奶是我们家族中唯一读过学堂的人,性格开朗,处事公允,为人随和,在家族中威信很高,来我家串门儿的邻居也多。奶奶常在大家面前夸赞我母亲:“耐吃苦,明事理,存大爱,孝公婆,尊姑叔,敬丈夫,和妯娌,教子女,友乡邻……”

母亲的品德人格及协调处事方式给我们兄妹七人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影响了我们性格的形成。我们兄妹都已成家,从未产生过纠纷。

母亲宽厚仁慈,几于木讷。母亲说话很慢,见人总是面带笑容的先问候,或说几句无伤大雅的幽默话、玩笑话。但我母亲从不多嘴多舌地说闲话,更不会无端地说些狂话、假话。母亲即使受委屈、受误解,也不喊冤、不争辩。有人要帮母亲争个理、出口气,母亲总是微微一笑说道:“都是亲戚里道、乡里乡亲的,事过去就不提了”。不要认为我母亲傻,她对人情事理判断很准,但一般不说破、不点透。不要担心我母亲软弱遭欺,乡邻一般不会欺负宽厚仁慈的人。

母亲善于处理亲戚邻里之间纷繁复杂的事情。亲戚邻居遇到疑难不决的事,或心中藏着心事、受了委屈,都爱找我母亲商议、诉说。我母亲总是耐心地听,问的也很仔细。听完后再慢条斯里地帮人家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母亲总爱用探讨的口气问人家:“你看这样办行不行?”,从不武断地替人家下结论,更多的时候是说:“比方说……这样行不行?”使人自悟。

母亲和左邻右舍相处融洽,那怕是个性极强的人,我母亲都会和他们相处很好,并能得到大家的帮助。我们和两个叔叔分家后,家里很穷,亲戚邻家都愿意救济和帮助我们,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如果没有这些好心人相助,真不敢想象怎么熬过那些苦难的日子。

母亲是个至存大爱、懂得感恩的人。我们兄妹逐渐长大了,左邻右舍有了啥难事,母亲会让我们去帮一帮。母亲遇到处境不好的老人,总是拿出自己的好衣服、好食品送给他们,而自己仍然穿的是旧衣服。我母亲虽然没有享过一天清福,但对生活很满足,多余的东西总爱送给最需要的人。

母亲有副热心肠,受到了了乡邻的信任和尊敬。乡邻亲友中,谁家的孩子惊悸失魂,我母亲总是热心地帮助人家,用民间神秘习俗给孩子“叫魂”,用温和可亲的语气轻轻呼唤孩子的名字来招魂归体,用充满爱意的抚摸孩子脑袋来安抚稚嫩的心灵。不知这种方法是否灵验,母亲总是热心地、虔诚地去做,乡邻亲友也很信赖母亲。母亲去世的消息传出后,乡邻亲友听说了,都很震惊,也很悲痛,纷纷前来吊唁。

母亲去世后,我三舅送来了一幅挽联,对我母亲的一生给予了高度概括:“勤劳俭朴,敏事纳言,音容永驻;至存大爱,宽厚睦邻,垂范后昆。”这是对我母亲的评价,同时也希望母亲的美德在我们手中传承下去。

永远怀念我的母亲。

(写于2012年3月19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为啥出了“五服”才不是亲戚?你知道“五服”是什么吗
女人的心:人生哲理九十二篇(一)
阎汝山亲情散文《悼念我的母亲》
【017】“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毛腊梅作品
母亲辞世答谢文(深圳版)
我文盲父母的教育之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