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001-02 宇宙诞生有定数-十二地支有多重要?-沉香玉精读《西游记》

上一节我们读了开篇诗,这一节我们继续往下读。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yín)、卯(mǎo)、辰、巳(sì)、午、未、申、酉(yǒu)、戌(xū)、亥(hài)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

“盖闻天地之数”的“盖”字是文言虚词,在这里是个发语词,相当于开始说话的惯用语,没有实际意义。明代的白话小说,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从文言向白话过渡的时期,涌现出了大量以白话为主的文学作品,但其中还残留着不少的文言词。像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之乎者也”等各种虚词,在《西游记》中还会经常遇到,我们慢慢习惯了就好。

“闻”就是听说,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闻”意思差不多。“天地之数”是指宇宙的年龄。“一元十二会”就是前面开篇诗中所说的“会元”。

“子丑寅卯”等等十二支就是天干地支中的地支,对应的就是我们的十二属相,是中国古代历法的重要体系,不仅用来记年,小尺度的月、日,甚至时刻都会用到地支来记录,所以更大尺度的会,也可以用地支来记录。“每会该一万八百岁”,就是每会应当是一万零八百年。“该”就是应该,“岁”就是年。

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则西蹉(cuō);申时晡(bū)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

“且”是“姑且、暂且”的意思。这里引入了一天中的十二个时辰,描述了每个时辰的标志性事件。中国古代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也用十二地支来表示,每个时辰相当于我们今天的两个小时。和我们今天一样,新的一天也是从半夜开始的。子时相当于现在的晚上十一点至凌晨一点。所以半夜也叫子夜。

“子时得阳气”,这是古代阴阳观的体现。中国古人认为,所有的事物都有两面性,有大就有小,有多就有少,有男就有女,有老就有少,正面的称为阳,背面的称为阴。但世界既不是黑白两面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阴阳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大部分时间是处在阴阳相互融合的中间状态。子时处在一天中黑夜的中点,是从前一天阴气最盛的时候开始向阳气转化的开始,所以说“子时得阳气”。

到了丑时,也就是凌晨一点到三点这段时间,公鸡开始鸣叫。在农村生活过的人应该知道,公鸡不是天亮前才开始叫的,而是很早就开始叫了。它们叫一会歇一会儿,鸡叫三遍,天才会亮。

“寅不通光”说的是凌晨三点到五点这段时间,也就是黎明前的黑暗。到了卯时,也就是五点到七点,太阳就要出来了。

七点到九点的辰时吃早饭。接下来是九点到十一点的巳时,“挨排”就是挨着排列的意思。

午时是十一点到下午一点,太阳在天空的正中间。到了下午一点到三点的未时,太阳开始渐渐西偏,“蹉”就是“蹉跎”,时间流逝的意思。《明日歌》里面的“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说的就是这个“蹉跎”。

下午三点到五点的申时,也叫晡时。到了下午五点到七点的酉时,太阳就该落山了。

太阳落山之后就是黄昏,也就是晚上七点到九点的戌时。晚上九点到十一点是亥时,一天中最后一个时辰,大家就该睡觉了。“定”的意思就是“安定、安静”。

当然,这些时刻和相应的事件,只是古代人们对大自然的粗略观察。不同的季节、地球上不同经度和纬度的地方,日出、日落的时间相差很多。比如在我国北方不少地区,夏天早晨不到五点,太阳就出来了,晚上七点半还没有落山。而到了冬天,早晨七点多太阳才出来,晚上不到五点就落山了。而北京和新疆、西藏的日出、日落时间就能差出一个时辰,也就是两个小时的时间。

现在我们用的都是国际标准时间,一天二十四个小时,这种古老的记时法仿佛已经没有了用处。但我们看古代的文献,包括我们现在正在读的《西游记》,里面还是有很多关于时间的描述,使用的都是十二时辰记时法,所以我们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

譬(pì)于大数,若到戌会之终,则天地昏蒙而万物否(pǐ)矣。

前面说了一天的十二个时辰,其实是个引子。作者是想借一天的循环变化,来对比叙述整个宇宙的发生、发展的变化。古人认为,白天和黑夜是循环往复的,一年四季也是循环往复的,那整个宇宙也一样应该是循环往复的。宇宙的诞生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始于上一次的毁灭。而宇宙毁灭之后,还会诞生新的宇宙。宇宙从诞生到毁灭的这一段时间,称为一元,也就是129600年。“元”的意思就是“开始”。像“元首”、“元帅”、“状元”,包括“元旦”都是这个意思。

“譬于”就是“譬如、比如、例如”的意思。“大数”指的就是开头所说的“天地之数”。现在切换回开始的大尺度。一天中的十二时辰,到了戌时是黄昏,那一元中的十二会,到了戌会也应该和一天中的黄昏一样,“天地昏蒙而万物否矣”。

“否”是个多音字,通常读作“fǒu”,表示“不”的意思,在这里读作“pǐ”,表示“恶化”的意思。有个成语叫做“否极泰来”,用的就是这个“否”字,意思是事物坏到了极点就会向好的方向转化。“天地昏蒙而万物否矣”,到了戌会结束的时候,天地就会变得昏暗,世间万物也都朽坏了。“矣”也是个文言虚词,相当于我们今天的“了”。

再去五千四百岁,交亥会之初,则当黑暗,而两间人、物俱无矣,故曰混沌。

“去”是“经过,过去”的意思。“再去五千四百岁”就是再过半会。“交亥会之初”就是到了亥会的前半部分。前面说过,古人把一元分为十二会,分别用十二地支来表示。那为了更精确的划分,再把每会分成两半,前半部分称作“会初”,后半部分称作“会终”。

到了亥会也应该和一天中的亥时一样,世界一片漆黑,既不见了人也不见了物,就是宇宙诞生前的混沌。这里的“人物”和现在的意思不一样,不是“人”或是“角色”的意思,而是个复合词,表示人和物。有的版本中会在“人”和“物”两个字中间加个顿号来分隔。

又五千四百岁,亥会将终,贞下起元,近子之会,而复逐渐开明。邵康节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到此,天始有根。

等亥会的后半部分,离下一个子会就不远了,新的宇宙就快要诞生了。“贞下起元”意思就是新的一元就要开始了,“贞”是个假借字,相当于“正”,“正好”的意思。在古代占卜用语中,经常会见到这个字,有种天道轮回、命运安排的意味。

邵康节就是邵雍,是北宋的一位哲学家。“曰”就是文言的“说”,常常在引用古代圣贤的话语时使用,以表达尊敬,显得比较正式。他说,冬至时节在子月的中间,天地不再有什么变化,阳气从这时开始回升,而万物还没有生长。

邵雍说的是另一个尺度的循环,也就是一年四季的轮回。一年十二月也可以用十二地支进行标记。为了避免农历闰月带来的误差,通常以二十四节气为准。

“天始有根”就是天开始生根了。

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子会,轻清上腾,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谓之四象。故曰,天开于子。

到了子会的前半部分,轻气开始上浮,形成了天,出现了日月星辰。这里的“星”特指古人肉眼能够观测到的金、木、水、火、土这五大行星,“辰”指太阳公转轨道附近的二十八组星象,也就是二十八宿。古人通过观察二十八宿相对于太阳、月亮和五大行星的位置,来判断季节,占卜吉凶。

“四象”不是指的日月星辰这四组天体,而是相对于日月星的二十八宿,按东南西北划分的四个区域,配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动物的形象,所以称之为“四象”。

又经五千四百岁,子会将终,近丑之会,而逐渐坚实。《易》曰:“大哉乾元!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至此,地始凝结。

到了子会的后半部分,混沌中剩下的部分密度越来越高,越来越重,大地开始形成了。《易》就是《易经》,也叫《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一本哲学经典。里面有很多自然法则和辩证思想。“哉”也是个文言虚词,一般用于表示语气,这里相当于感叹词“啊”。“乾”代表天,“坤”代表地。“至”也是大的意思。大概意思就是,天好大呀,地好大呀,万物生长,多么自然。

再五千四百岁,正当丑会,重浊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谓之五形。故曰,地辟于丑。

到了丑会,大地形成完毕,出现了水、火、山、石、土。这里所说的“五形”是说大地形成初期的五种形态,和金、木、水、火、土的五种元素的五行不是一回事。

又经五千四百岁,丑会终而寅会之初,发生万物。历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阴阳交合。

到了丑会的后半部分,天地之间的万物都开始出现了。这里的“发生”不是发生什么事情的意思,而是出现、产生的意思。杜甫的诗《春夜喜雨》里的前两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发生”也是这个意思。这里的万物还不包括人和动物。“历曰”一般理解为“历书上说”。

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

到了寅会,人和动物出现了。“天地人”称为三才。所以说,“三才定位”。“三才”的说法,最早出自《易经》,体现的是中国人天人合一的精神。《三字经》里有一句,“三才者,天地人”,说的就是这个。

【总结】

《西游记》一开始,从宇宙起源的角度,讲了世界大小各尺度的轮回变化,从天地的产生,讲到世间万物和人的诞生。这一段知识密集度非常高,对于很多读者读起来会感到吃力,不少人都会略过这一段,从有故事情节的部分开始读。但这一段的内容其实非常重要,和后面很多地方都有关联,值得细读。

【知识点】

十二地支:对应我们的十二属相,是中国古代历法的重要体系,不仅可以用来记年,还可以用来记月、日、时,包括刚刚提到的更大尺度的会。

十二时辰:中国古代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也用十二地支来表示,每个时辰相当于我们今天的两个小时。新的一天从子时开始,所以半夜也叫子夜。

四象:中国古代星相学家把太阳公转轨道附近的星星分成二十八组,称为二十八宿,再把这二十八宿按东南西北划分为四个区域,配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动物的形象,所以称之为“四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地始生
《西游记》精读Vol.001:人生一切皆需育孕和修持!
秘传定时辰法
为什么没有人敢篡玉皇大帝的权?你看他的真身是什么
节气谚语(寿山福海的日志
一、《西游记》原著开篇的诗句,蕴藏着无限玄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