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降糖药很“伤心”?过分控糖不可取

得了糖尿病,就要用药物控制血糖, 已经成为了糖友们常识一样的存在。

但是我们过分的关注一些降糖药物降低血糖的效率,却忽视了它们对远期糖尿病并发症——慢性心衰的影响。

以往的研究都认为高强度的血糖控制能减少心衰的发生,但是英国的一项研究指出:

任何一种降糖药物在短期内(1 年)均有可能增加心衰的发生风险。

这可能是降糖具有潜在的低血糖风险,而低血糖会激活交感神经兴奋,心率加快,如若持续时间和发作频率多,可能产生血栓、心律失常、左室重构,进而引发心衰。

这似乎在很多常用降糖药物的副作用里也有所体现。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这类药物有噻唑烷二酮、吡格列酮、罗格列酮等等,这些药会增加身体里的水钠潴留,导致心衰并发症的风险增加。

早在2003 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和糖尿病协会就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和心力衰竭、水钠潴留发表了共识。

此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还会增加毛细血管渗透压,进而导致下肢水肿的发生。

DDP4 抑制剂

在一项以DDP4 抑制剂沙格列汀和安慰剂的对照实验研究中,对有心血管疾病史和高危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糖尿病患者应用药物后,现沙格列汀组中的心衰患者住院率较安慰组高。

DDP-4 与心衰的关系至今仍未明确,这可能与低血糖的发生有关,低血糖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和体液调节系统,加重心衰的症状。

而 DDP-4 抑制剂联合磺脲类药物的使用,会让低血糖发生风险更高。

磺脲类药物

磺脲类药物能增加胰岛素血浓度,并且不会出现水钠潴留和水肿的副作用,但是这类药物依旧可能增加心衰发生风险。

在一项对比了 2 型糖尿病患者的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和磺脲类药物使用的心衰发生率的研究中,发现二甲双胍组较磺脲类组的心衰发生率低,但是磺脲类和噻唑烷二酮之间无明显差异。

胰岛素

外源性胰岛素实际上有抑制钠从尿液中排泄的作用,这使得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患者,外周水肿的风险也大大增加。

而这部分潴留在体内的钠,可能提高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衰的风险!

目前对于降糖药物的心血管风险仍有待探究,但诸多用于控制血糖的药物,却可能加剧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不得不让人警惕。

美国多项长期研究表明,严格控糖常常导致糖尿病患者过量使用降糖药,而视力丧失、晚期肾病、疼痛性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也并未因此下降。

控制血糖的目的,不是治疗糖尿病,而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如果并发症出现,严格控糖就失去了意义,糖尿病患者对控糖这件事不应该过分关注,保证身体的健康状态和生活质量要更加重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了解手中的降糖药吗?——降糖药种类、降糖效果、不良反应大全
糖尿病治疗:口服药三联+多次胰岛素、图表流程好掌握
2型糖尿病治疗现状及药物治疗进展
常用口服降糖药物及特点
什么是胰岛素抵抗?怎么预防胰岛素抵抗?
降糖药那么多,用哪种好?这篇文章全告诉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