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褐斑的针刺 —— 陈枫针灸医美十讲(之四)

从敦煌残片来看,敦煌医方对于颜面部疾病重祛湿,解毒,化瘀。至少表明,晚唐之前颜面部疾病的病因责之于湿、毒、瘀,并成为主流学术思想。当然,这也为我们临床上颜面部的黄褐斑治疗提供了一条重要思路。

    其实现代美容业几乎所有的方法,如洗面液、洗面奶、面膜、面泥、面部熏蒸等,都是源于隋唐或更远,且都有成方成药,譬如用牛奶加质土做成的洗面奶,当然还有用其它配方做成的洗面奶。大多敦煌遗书和残片在英国和俄罗斯,怎么过去的大家都明白。目前韩国几乎所有知名品牌的颜面美容产品神乎其神,配方都是源于唐或宋,咱们的女同胞趋之若鹜。用咱们的方法赚咱们的钱,大把大把的银子送了出去,想想都伤心。

    咱们说回黄褐斑吧,我最早治疗黄褐斑所有奇效是我在治疗妇科病时无意中发现的,促使我关注、归纳和整理,并尽可能成为体系。之前在治疗子宫肌瘤和卵巢早衰时会遇到患者说“主任,太神奇了,扎针后,这两天的黄褐斑突然没了”,虽是偶尔,但遇到的不是一两个病例。因此对黄褐斑的治疗开始关注研究,并形成专病配方。学术思想还是文章开始提到的湿、毒、瘀为出发点,而我更注重其中的瘀,湿毒壅盛可以致瘀,气滞也可成瘀,血虚营气失荣也可为瘀。学术问题要想深入,可以另做讨论,大家更想知道怎么治?哪些穴位有效。

一、相关穴位:

     阳白、四白、列缺、蠡沟、太冲、气冲、石门。取穴请参照统编教材,不再赘述。以下是操作方法:

【阳白】针向下,平刺0.5;

【四白】直刺0.3

【列缺】斜向上30°角,直刺0.3

【蠡沟】胫骨后缘,直刺1.5

【太冲】直刺0.5

【气冲】斜向阴毛“曲骨”方向斜刺0.3

【石门】直刺1.0

二、疗程控制

一般每周3次,2周一个疗程。3个疗程观察疗效,疗程间间隔1周。

三、后语

     黄褐斑责之于瘀,至于毒,我更赞同较宽泛的解释“凡不能为人体所用,皆可是毒。”。而瘀之为患,或气滞或血虚,是辨证要点,也正是我们针灸手法补泻关键指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验方治生育期妇女黄褐斑
中医解毒大法
中医针灸养生 教你针灸美容祛斑的方法
中医排毒解决皮肤问题 黄褐斑
中医教你治疗防黄褐斑
粗针在面部损美性皮肤病中的应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