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刑拘!悬在城市上空的痛何时消?

日一则#杭州一女子高空抛两袋垃圾被刑拘#的微博话题引发网友热议。

  据报道,在萧山小区内,有两袋垃圾突然从高空抛下,其中包括两个玻璃瓶和一个金属罐。差点被砸中的汤先生愤怒报警,民警反复勘查后最终锁定了一户人家。在民警上门传唤时,58岁的嫌疑女子矢口否认,还提供了一系列不在场证明,直到民警在其家中发现了同款垃圾袋,结合其他证据才让女子哑口无言。据该女子交代,当时看垃圾有点重,自己忙了一天懒得下楼,就趁着夜色扔了下去。目前该女子因涉嫌高空抛物罪,已被警方依法刑拘。

  针对此事,微博网友一致表示“高空抛物无异于杀人,必须严惩”、“向上的监控摄像头应该成为高层建筑物的标配”。

  一直以来,高空抛物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在治理高空抛物的司法实践中,受害人往往会遭遇取证难的痛点,而取证难也是不少人存有侥幸心理的重要原因。

今年3月1日,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正式施行, “高空抛物罪”也首次入刑,这意味着高空抛物者此后不仅要承担民事责任,也可能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此前,不少官媒曾针对小区高空抛物行为进行多次报道,但由于取证难,往往无法找到“罪魁祸首”。一些物业公司被迫采取“笨办法”,派人蹲点守候,不仅费时费力且收效甚微。

而这一切伴随高空抛物罪的正式设立,也迎来了新的改变。

物业:日常宣传从“呼吁”性质变成“警示”

梳理潇湘晨报之前的公开报道发现,面对时有发生的高空抛物现象,各个物业公司都感到十分棘手。实际上,物业方并没有太多行之有效的防范方式。“社区、物业、警方,各个方面都会反复宣传高空抛物的危害。”第一物业华南区域秩序专业经理何北平介绍,“大多数业主都能保持比较好的文明习惯,但有少数业主没有这方面意识,往楼下扔东西。”

何北平说,物业公司防范高空抛物的举措比较有限,“有条件的小区,可能安装朝上的高清摄像头,警示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但大部分小区因为经费等原因没有安装,只能日常进行高频率的宣传,呼吁业主不要高空抛物。如果发现有高空抛物行为,会进行现场取证、配合警方调查、组织协商赔偿等,但这都是事后的处理”。

  何北平说,新确立的高空抛物罪正式施行,对物业行业来说是好消息。“以后对于防范高空抛物行为的宣传,从呼吁变成警示,物业的底气就更足了。”

专家:高空抛物定罪要看是否造成严重后果

湘潭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永红介绍,高空抛物行为的防范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难处。“很多高空抛物行为难以及时找到行为人。”张永红说,“设立高空抛物罪后,这种现实难处还是存在,但不影响设立这项罪名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居民小区里高空抛物造成严重后果的,如果确实无法找到行为人,法律上支持整栋楼业主共同承担“公平责任”,“这里的公平责任,指的是民事责任,不是刑事责任,高空抛物罪施行以后,这一点是不变的,不会因为无法找到行为人,就由整栋楼业主承担刑事责任”。

同时,张永红提醒,并非所有高空抛物行为都涉嫌高空抛物罪。“高空抛物罪是一种情节罪,既要看是否造成严重后果,也要看具体情节,比如抛物的地点、时间、所抛物品性质、行为人的动机等等。比如,有的行为人故意从高处抛下物品砸向自己的仇人,这就可能涉嫌更严重的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同理,高空抛物的行为根据不同情节,也可能涉嫌寻衅滋事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等。”

对于未成年人因监护人监管疏忽,实施了高空抛物的行为并造成一定后果,张永红介绍:“此种情形不能追究监护人的刑事责任。”  

来源:微博、潇湘晨报综合资料整理

声明:原创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半岛一隅热议”,想了解更多资讯,不妨搜索关注一下~文中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是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欢迎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宁波持刀杀人案的刑事责任全解读
物业公司应如何处理与业主委员会的关系?
唐山一物业深夜偷改电表当场被抓!业主们都怒了!控诉物业四宗罪!
一小区三把菜刀从天而降 没伤到人也是犯罪!
最高人民法院 刑二庭 关于以单位名义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处理【重赏】
对无视规矩的人,宽容即是纵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