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玩手机被老师没收,家长去要,老师说等毕业还,这样做对吗?

老师没收学生的手机,如何去妥善处理,看似简单的一件事,其实,这包含了太多的教育艺术,也深层次的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素养的高低,没收学生手机,毕业才归还,这位教师的行为无异于饮鸠止渴,给自己的教育教学理下隐患。

严格制度,拒绝电子产品入校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电子产品深入千家万户,我们在享受信息化便捷的同时,也在承受它给校园带来的系列冲击。学生配带手机是正常的社会进步表现。改革深入推进,学生的家庭情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少同学父母都给其配备了手机,学生手机的配带,极大方便了学生的网络学习,也方便了家长、同学之间的紧密联系。

学生配带手机是一把双刃剑。由于学生心理不成熟,自制能力差,他们极易沉迷于网络游戏、看电子小说、QQ聊天等,给学生品德及心理发展造成了许多严重后遗症。为加强校园管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许多学校规定:严禁学生携带手机入校。并要求教师严格管理。这无形中给教师增加了麻烦,甚至是滋生系列事件,令人深思。因而,针对手机入校现象,学校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防患于未然。班主任和全体教职人员要冷静对待,妥善处置。

谨慎对待,严防好心办坏事

教师没收手机,要谨慎对待。

1、手机是学生私有财产,教师无权处理。

对学生来说,手机是比较贵重的物品,按照法律规定,无疑是其私有财产,现到目前为止,囯家没有明文规定学生不得拥有手机,甚至是教师可以处理学生手机。学校根据规定不允许配带手机,教师没收手机,只有保管的责任,而不能以此为借口,私自处置。

2、没收学生的手机,容易引发各类师生矛盾冲突。

引发师生矛盾。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教师没收其手机容易使其走入极端。我们身边就发生了这样的恶性事例。某教师上课强行没收学生手机,学生抗拒,一气之下竟要从教学楼跳下,幸处置及时,才沒酿成大错。引发家校矛盾。部分家长对孩子溺爱,当发现孩子手机被没收,就想尽办法要求老师及时归还,若教师处理不慎,极易引发家长与教师冲突,影响学校与家长的合作沟通。

3、处理不及时,易造成财产损失。

手机是特殊的电子产品,长期性的疏于保管容易损坏。没收手机毕业才还,这无疑是间接宣告手机彻底损坏。换位思考,家长、学生的抵触可想而知。

4、延迟归还,加大了教师的保管难度。

没收手机,不及时处理,这对教师、学校来说,增加了不少的工作难度。万一弄丢了,损坏了,谁又会为你来买单?教师们,您们要深思!如何做到既要教育了学生,又要减轻了师生压力,这考验了教师的管理智慧。

灵活处理,针对性的加强学生教育

加强教育。教书育人是学校是重要的职责,针对学生带手机入校,教师要及时教育,结合身边的各种事例让学生知道沉溺于手机的危害性,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危害性,主动远离手机。

体谅学生。教师千辛万苦,只为教学生立德做人。没收手机不是根本目的,教师要体谅学生心情。没收手机后,及时与其沟通,尊重学生人格与尊严,我们可以与学生订立同盟之约,约定一段时间,学生学习进步,行为规范,教师给予退还。也可以让学生写好说明书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如果学生确有悔改之意,且能保证不再夹带入校,教师可以让其反思一段时间后归还。

维护家长。护犊之心,人皆有之。教师应予理解。特别是家长主动来学校要还手机,教师要给予充分尊重。教师应积极主动与家长沟通,共同协调,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一味地严格制度,只会使家校关系僵化。

教师是人,不是神。灵活性地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巧,既要治病,又要育人,别让区区手机制约了你的手脚。

家校沟通,建立互信互利的合作教育模式

家校共筑防范网络沉迷之“堤”,我们任重而道远。学校可以通过QQ群、公众号、家长学校等方式,及时向家长宣传有关防范知识,要求家长承担对孩子的监管教育责任,特别是孩子沉迷于手机网游、不当消费、不雅行为,家长要及时制止与矫正。

信息发展日新月异,教师要以宽阔的眼光和胸襟冷静看待,妥善处置。我们要加强学校、家庭、社会的沟通、合作,正确地规划、指导、监督学生使用手机。野蛮甚至生硬地处理只会使事情变得更糟。老师们,你说呢?

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种做法值得商榷。众所周知,学生在学校玩手机会影响到学生学习,因此几乎所有学校都要求学生不在学校玩手机,而发现学生玩手机一般的做法也都是没收手机。这种做法也是得到家长认可的。

而在孩子玩手机被没收后,家长去要,大概有这样几种情况:学生带手机去学校,家长并不知道。这个手机可能是家长的,也可能是家长为孩子买来和孩子联系的。现在手机被没收,家长来要,当然希望可以继续与孩子保持联系,如果教师不归还,对于孩子安全和家长监管不方便。手机放在教师处,有可能出现损坏或丢失的情况,对老师和家长来说都会带来利益的损失。

曾经有班主任没收的手机被偷盗的情况,虽然家长没有过分索要赔偿,但双方都很尴尬。因此,好的做法应该是,既然家长来了,老师就还给家长,不过可以提醒家长注意学校的校规校纪,要求家长对于孩子玩手机要加强监管。家长大都希望孩子学好,相信对于老师的要求都会乐于接受。如果这个孩子是初中,而初中也是孩子的人生重要阶段,初三要参加中考,是否考上省示范高中,关系到能否考上大学的大问题。

如果让孩子玩手机,沉迷在网络上,那还有时间、心思去搞好学习,到时连一般的普通高中却考不上,将来必成废品。如果孩子是高中生,却是学生们冲刺人生巅峰的一个重要历程,要让学生都能考上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做出的不准玩手机的规定,肯定是为了大家的前程着想,所以作为学生有必要,也有义务严格遵守,而这个孩子却带头违反了,那么老师没收手机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

就算是要到毕业时才返还给他(她),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难道一部手机比自己孩子前程还重要吗!同时,家长千万不要再去给孩子买一部新手机,没有了手机,让他(她)明白这是不服从学校和老师管理的直接后果,走上社会后也是一样,要遵守社会的规则,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但是如果再给孩子买一部新手机,孩子会觉得犯了错后生活并没有改变,或许他(她)还会执迷不悟,依然如旧。

可能有的家长会说“孩子离毕业还早呢”!可千万不要这么想,即使孩子毕业后那部手机不能用了,但是通过这件事情教育给孩子的道理,是无数个手机也换不来的,而孩子得到的是一生的受益,做为一个学生,无论何时,都要遵守规则,这是无法用一部手机来衡量的。因为现在的学生,就算是上课时不玩手机,可是等下课的时候,虽然课间只有仅仅的10分钟,但学生们都会抓紧时间玩会儿游戏或者看会儿视频,下课根本起不到休息的作用;

所以有些学校干脆不让学生的手机进学校。而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是,老师没收了学生的手机,可以不还给学生本人,但如果家长来了,那就必须还给家长。

因为没收手机的目的,是要让孩子们学习,没收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学生已经通知了家长,家长也就已经知道了学生在学校玩手机的事情,就算是学生隐瞒了部分事实,老师也可以利用家长来学校的这个时间和家长进行沟通,提醒家长,手机已经影响到了孩子的学习,希望今后不要让孩子再带手机到学校来。同时老师也要明白,学校和老师有教育孩子的责任,同时家长也有教育孩子的责任,让不让孩子拿手机这件事儿应该把责任交给家长,家长明白了道理的话,就不会让孩子再带着手机到学校了。

如果需要联系方便的话,完全可以给孩子配备一个老人机;可是现在老师连家长的面子都不给的话,家长能够开心吗?今后老师和家长又怎么沟通呢?是老师 把所有的教育责任都揽下来吗?显然,老师的做法是非常非常错误的。再者说了,这手机属于高科技产品,老师说等毕业后再给还手机给家长,虽然这题目中没有说学生离毕业还有几年,但就算是一年吧,现在的手机一般来说也就用上两年就需要换新手机了。

因为手机用着用着就越来越慢,越来越慢了,就算是出厂化一下,效果也不是太好;而现在老师要等学生毕业的时候,才把手机还给家长,到那个时候估计没收的手机就要成为废品了。当然这个事儿可以不去考虑。

从教育责任的角度来看,老师就应该把手机还给家长,让家长承担教育孩子的这个责任;如果家长就是支持孩子拿手机,就是无所谓孩子学习不学习,老师又何必一定要让着孩子学习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线教师:为什么学校“老好人”型教师越来越多?听听教师们怎么说?
请不要拿“为学生好”遮羞,掩盖管理的无能
校园手机管理要刚柔相济
老师管教学生被打,师道尊严哪去了
保护教师教育学生的权利
每个人都不容易,三张图告诉你学校、教师、家长有多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