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它是书法史上的“神作”,非隶非篆,于秦汉外别树一体

  它是书法史上的“神作”,《天发神谶碑》,非隶非篆、字势雄伟,于秦汉外别树一体。

  对于大部分书法学习者,我们常常听到的书法作品和书法家,大部分都是大家共同熟知的一些经典名家名作,提到行书,我们能够想到的,比如天下三大行书,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苏东坡《黄州寒食帖》,宋四家“苏黄米蔡”,提到楷书,立即想到楷书四大家“颜柳欧赵”,提起篆书就会想起秦朝丞相李斯、周朝的大篆。

  

  但是总有一些我们平时很少提起,水平却是大师级的书法作品,它们“特立独行”,不被人们重视,却有着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只有很少一部分书法家发现了他们的美,汲取它们的营养,把它们的风格融入到主流书法之中,创作出大师级的作品。我们今天介绍的这幅作品就是一幅书法史上的“神作”,被誉为奇书的《天发神谶碑》,《天发神谶碑》,不见碑刻,仅看这名字就让人感觉深不可测。

  

  《天发神谶碑》又名《天玺纪功碑》、《吴天玺记功颂》,是汉末三国时期吴国的一块碑刻,据说是吴国天玺年间,吴国最后一位皇帝孙皓因“天降符瑞”,为了“褒赞灵德,以答休祥”而刻石立碑。这块碑上的书法和书法史上的一些篆书、隶书名作都不是很相近,甚至乍一看让人感觉有点另类,但是书法史上的书法大家对它的评价却都非常高,比如著名书法理论家王澍曾在《竹云题跋》中夸赞《天发神谶碑》:

  “书法铦厉奇崛,于秦汉外别树一体……如龙蠖蛰起,盘屈腾踔,一一纵横自然。”

  

  清代末年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康有为不仅对魏碑钟爱有加,对于这块碑也是大加称赞,称《天发神谶碑》:

  “奇伟惊世,笔力伟健冠古今。”

  这幅看似普通,甚至还有一点另类的书法,“非隶非篆”的三国刻石,到底好在哪?能被这么多大家如此夸赞,在笔者看来,它备受书法家喜爱的最大原因在于笔法上的创新,虽然看起来“非隶非篆”,其实是融篆书和隶书用笔于一体,《天发神谶碑》用笔多用方笔,字势雄伟,尤其是竖画别具特色,有一种上古图腾的味道,给人很神秘审美的感觉,也因此被誉为“神作”、“奇书”。

  

  此碑整体还是偏瘦长,于秦汉外别树一体,但如果真要做一个区分,从它的体式上看仍然是属于篆书的范畴,只是现在用笔上结合了隶书的用笔,属于以隶书入篆书。这种写法影响了很多清代的书法家,给清代篆书和隶书的发展都打开了新的思路,比如清代书法家吴让之、赵之谦、徐三庚,都曾从《天发神谶碑》中汲取营养。当代名家齐白石的书法和篆刻也受此碑影响很大,尤其是齐白石的篆书和篆刻作品,很多字的风格都和此碑刻类似。

  

  无论是从书法风格上,还是从用笔上,《天发神谶碑》都可以说是书法史上的“特色”,有创新同时又风格古朴,才能够从成千上万的书法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后世学习书法的典范,启迪了多位书法大师。

  

  可惜的是,后世学习此碑的人不多,也没有形成一定的风格体系,所以清代名家,被日本人尊为“书圣”的杨守敬评价此碑“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当今学习《天发神谶碑》的人也不多,仅有的几位还都是名家,如果你有一定的篆书或者篆刻的基础,或者想要学习篆书、篆刻,可以试着学习一下,说不定会有新的思路,带给你不一样的书法体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徐三庚书法篆刻成就具有开宗立派之意义
清代书法为何在书法史有独特地位?
王守民《“散隶”考》
书法史上那些怪诞的作品,今天倒成了经典,和谁说理去
他是“清朝书坛第一高手”,将篆隶行草融为一体,水平不输颜真卿
清代 徐三庚 篆隶二体 四条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