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的行为取决心理动机,整合内在情感需求,才能驾驭内在心理动机

每个人的行为都有内在心理驱动的力量,心理动机是人类行动的底层逻辑,我们每一个看似理性的行动跟决策背后都离不开心理层面的驱动力,我们在抑郁症或者是在神经的状态下,这种心理驱动力就会被弱化,甚至会变得杂乱无章。正如瑞典作家阿霍拉所说的那样:人是唯一可以预见未来,规划未来的动物,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人都有这方面的能力!我们学会驾驭心理动机的能力,我们才能够自己的行为更为持久,让自己的生命更有创造力跟活力。

从更高的维度来看,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价值实现自我的体验,生存的意义在于保障这种体验的顺利进行,生活的意义在于使这种体验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如果把经历和体验当做我们内在的心理动机,就能唤醒和调整我们的行为朝着特定目标运行的和谐状态,很多时候心理动机是由我们内在的欲望所驱使,这也是大部分生物的本能,比如说当我们因为饥饿产生了寻找食物的动机,这些近乎于本能的心理动机是不会创造出绚丽多彩的人生。

心理动机需要特定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来完成,反过来大部分的行为背后也隐藏了一系列的心理动机,这在犯罪心理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观点。成长过程当中内在潜意识的匮乏,形成了我们的心理需求,现实中我们用特定的行为或者思维来满足内在的需求,需求跟欲望不同的地方在于需求隐含了潜意识层面的情感,情感就是一个人的情绪跟感知,如果缺失的情绪跟感知的驾驭能力,人跟动物就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会凭本能的心理动机行事!

情感需求跟欲望需求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纯粹用欲望来解读心理动机,有时候就会出现偏差,因为心理活动本质是生物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应。这种主观性就带有很多的不确定性跟盲目性,这种不确定性跟盲目性就来自于情感。比如当两个处在热恋当中的男女,他们所做的任何行为,不单纯是从欲望层面出发,更多来自于炽热的情感,很多时候我们的内在的欲望会在思维催化下非常明晰在头脑里面呈现出目标,成为我们行为的心理动机跟精神动力,但是受情感的影响,这些目标会逐渐变得模糊不清摇摆不定。

在社交恐惧症状态下,非常渴望跟人交往,这成为了我们的心理动机,但进入到社交状态,因为情感的介入,我们的行动并不会配合我们的心理动机,这会导致行为上的混乱。在抑郁症状态下的时候,因为情感的介入思维变得更加的混乱,导致我们对任何事情没有特别强烈的心理动机,所以我们就会疏于行动。

情感的需求包含了个体的尊重感稳定感以及可预期感,我们都有类似的生活经验,那就是当我们逛商场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对某一商品有特别需求,但当导购员给予你足够的尊重感,那么你就可能会因此产生购买的行为。同时如果你对某一个目标并不会产生持久的稳定感,那么你在行为上表现出来就是反复无常,这在双向情感障碍当中表现非常的明显。当然如果你对某一个事物没有可预期的展望,那么你也不会把它当成目标,也不会持久地投入你的行为。

因为情感的波动,我们在两性关系当中更容易体现到心理的动荡跟内心的不安,只有整合好你的情感,你才能够为你的行为提供恒定的心理动机,才能够达成你的目标,情绪和感知往往会给你设定的目标带来干扰。就好像童话故事《小红帽》里面的小女孩瓦莱丽,要去看望生病的外婆,这是她的目标,但是在路上她看到了美丽盛开的鲜花,乱花渐欲迷人眼心情也变得极为的愉悦,在忘乎所以之下就忘记了自己的目标,直到天色暗下来才想起了他要去看自己的外婆,结果遇上了大灰狼……

很多人因为没有整合好自己的情感,由此走上了人生的岔路迷失自我,或者让生活变得如同死水一潭没有激情跟创造力,整合不是改造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将它优化,所谓情感是态度与内在感受的协调性。情感跟情绪的区别在于情感是对行为目标的生理评价反应,情绪是对行为过程当中的生理评价反应。如果这个行为目标给个体尊重感稳定感以及可预期感带来破坏,就会带来非常负向的情绪体验,反之就会带来非常正面的情绪体验!

比如我们看到花鸟的美好事物的时候,一般都会产生非常好的正向的情感态度。但是在诗人杜甫的眼中却成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负向体验,是因为他处在烽火连三月的动乱的社会背景下,导致心理稳定感及可预期性就被破坏掉了。林黛玉看到落叶缤纷触景生情,感怀自己的身世飘零,是因为她寄人篱下导致自我的尊重感就会被破坏掉。

在两性关系当中,如果不善于处理好情感的整合,那么很可能因为不够专一而无法走到一块,情感的整合永远是以自我作为主体,也就说你只有尊重自我,你才能够尊重对方,你只有满足自我,你才能够提供源源不断的稳定感,你只有相信自我,你才能够预见未来,这会为你实现自己的目标,提供持久而稳定的心理动机。

在社交恐惧症状态下,别人一个不经意的眼神或者不经意的咳嗽声,你就会风声鹤唳如临大敌,同时会激发你内在的不被尊重的情感,你会认为别人有意的针对你而做出的行为,会因为缺乏内在的心理动机,无法达成社交真正的目的。你的心理动机从当初的想要达成社交到最后转变为如何抵御别人的伤害,本质上是你自己不够尊重自己的结果,由此而导致对外界的投射跟泛化,那么我们该如何驾驭自己的情感,提供稳定的心理动机,创造出生命的价值,具体践行的方法可以参详以下专栏,一经订阅永久学习:

同样会给我们带来人格上的成熟。当一个人格成熟的人,在他在面对问题的时候,就能够不被情感所影响,而会将整合好的情感纳入到心理动机里面来,极大地提升我们认知的水平,在错综复杂的表象中抓住最本质的问题,为实现终极目标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从而创造出绚丽多彩的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在动机的发现之旅
如何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爱与溺爱的区别
彭凯平:幸福来自真正的自主
如何透过现象发现需求的本质
应用同感心理学感动别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