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备去世之前为何要说赵云不可重用,他究竟是怎么想的?有何特殊原因?

关于赵云有一点倒是事实,那便是赵云作为一个最早追随刘备的战将之一,一直以来是对刘备忠心耿耿没得说,但赵云在蜀汉的地位却一直不高。赵云官拜“虎威将军”,咋一听很霸气,但正如易中天先生评说的那样,这只不过是一个“杂号将军”,其地位远不如关羽、张飞、马超、黄忠,相比魏延“镇北将军”之职,那也是低了几个等级。即使在刘备死后,赵云最后也只做到了“镇东将军”一职。

且不说题主是不是张冠李戴了,但就赵云在刘备死后的职位而言,足见刘备是并没有让后人大力提拔赵云的,结合赵云一生的境遇,不少朋友认为刘备不重用赵云确实是在情理之中。那么刘备为何要如此对待赵云呢?这就得说说赵云其人和这背后隐藏的帝王权术之道了。

赵云其人

演义中赵云的形象深入人心,“五虎上将”、“常胜将军”,深受大家的喜爱,不过演义中描述的赵云和历史上真实的赵云还是有很大出入的,这里我们简单谈谈历史上真实的赵云。

赵云初为汉末军阀公孙瓒账下将军,早年刘备曾依附公孙瓒因而与赵云结识。公元200年,刘备兵败于曹操后投奔袁绍,同年赵云弃公孙瓒而投刘备。当时二人的关系如何呢?史载:“同床眠卧”,由此可见二人之间的情谊非同一般。

公元202年,刘备南下投奔刘表,逐渐打拼属于自己的事业,而赵云相伴左右,至始至终,忠贞不二。公元208年,刘备兵败于曹操,时刘备向南逃往江陵,曹操派军追击至当阳长阪,时刘备无奈只得丢下妻儿,仅率数十骑向南逃逸。所幸赵云不顾安危,杀入曹军阵中才救得刘备幼子刘禅。演义中赵云“七进七出救主”一事的原型便是来源于此。此战过后,赵云因功官拜牙门将军。

在刘备建立帝王大业的过程中,赵云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更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立下了赫赫战功,两次解救幼主刘禅之功更是其他战将所不能比的。要说论忠心,恐怕关张也不及赵云。

赵云不受“重用”的原因

赵云真的不受重用吗?其实不然,这个我稍后解释。我们先来看看赵云不受“重用”的原因,这其中主要在两方面。

其一便是赵云个人的性格所致,我们知道赵云是一个非常忠心的人,且又是一个武将,而类人身上往往有一个共性,那便是“直”。为表忠心,直言进谏,这种性格要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是相当之难的。据史料记载,刘备当年拿下成都后为了笼络手下官员及地方降将,准备将成都城内外的房屋田产进行分配,而赵云则直言进谏,引霍去病的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毫无疑问,此举无疑必遭其他将领所忌恨。而刘备初定益州,首要之事自然是稳定内外人心,赵云虽然说得对,但此举确实是不合时宜,赵云不懂官场之道,刘备自然也难给予其高职。

其二就得说说刘备的帝王权术了。刘备与赵云相交近三十年,对于赵云的为人,自然是非常清楚的,对于赵云这样一个忠心耿耿的人他不重用可能吗?首先他不给予赵云高官要职实际上也是对赵云的一种保护,有道是“树大招风”吗?像赵云这样不懂官场之道的人,爬得越高只会摔得越惨。所以刘备宁愿给赵云一些看似平常的职位。其次,在当时,职位越高并不代表你拥有的权利越高,刘备称帝后(时关羽已故),武将的最高官职是骠骑将军马超,然据史料记载,马超在这个职位上干得并不痛快,几年后便抑郁而终了,为什么呢?一是因为马超家仇难报,其次便是因为马超的这个骠骑将军并没有多少调动军队的实权,这对一个战将而言是非常憋屈的。马超虽是降将,但还是非常有实力的,可惜他没有得到刘备的信任,刘备对他是有忌惮的,所以只得给予其高位而变相的削弱其实权。

其实赵云看似官职不高,但实际是手握实权的,昔日刘备伐吴时,曾留赵云都督江州,统领江州之兵,这也充分证明了刘备是非常器重赵云的。再有刘备病故后,赵云官拜中护军,迁镇东将军。别看这个中护军好像不起眼,这个职位可是负责统领禁军的,要知道禁军是直接保护皇帝安危的,这一职位非大忠之人不可胜任。

最后大胆猜测一点,其实赵云在刘备死后得以迁升或许也是刘备有意为之,让刘禅提拔赵云更能令赵云深感刘禅之恩。白帝城刘备托孤诸葛亮,再从侧面安排上一个武将出身的赵云,如此可以相互制约,对于维护蜀国基业,可谓用心良苦啊。

刘备在三国时期的用人水平不亚于曹操和孙权,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了曹操与孙权,比如说曹操提倡的“唯才是举、不论出身”,可是如果我问曹操提拔哪一个出身低微的人才,你会发现并没有。

曹操手下的五大谋士全部出自世家大族,荀彧与荀攸出自颖川荀氏,程昱出自在兖州士族,郭嘉出自颖川士族,贾诩出自凉州士族,曹操手下掌握兵权的不是曹氏就是夏侯氏宗亲。

孙权手下的张昭、周瑜、鲁肃、陆逊无一不是出自世家大族,唯有刘备打着皇亲的旗号,行屌丝之实。

三国政权中也唯有蜀汉政权算是草根出身,刘备、关羽、张飞、赵云、魏延等等,基本上都是社会低层出身,刘备之所以能维持这么一个草根政权,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用人。

用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关羽有勇有谋,不仅武力超群,同时谋略过人,所以关羽是镇守荆州的主帅,张飞号称万人敌,熊虎之将,勇猛有余,谋略不足,所以张飞没有作为镇守一方的大将。

魏延出身低微,是刘备的部曲,相当于私人财产,但刘备发现了魏延的才能,一路将魏延提拔为与关羽同等地位的汉中太守和镇远将军,如果说唯才是举,恐怕刘备的力度远大于曹操,刘备才真正做到了不看出身,只看才能。

诸葛亮富有战略,精于治国,长于内政,文韬武略俱全,所以刘备将诸葛亮定位于自已的萧何,所以刘备打仗不带诸葛亮,让诸葛亮镇守后方,足兵足粮,如同刘邦对萧何的定位一样,刘备对诸葛亮的定位就是丞相,而诸葛亮确实也起了丞相的作用,这就是刘备的用人,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再比如说法正精于奇谋,但为人睚眦必报,所以刘备只用法正的奇谋,将法正带在身边作为首席参谋,而没有让法正参与内政,还有许靖,是个大名士,但没有具体的才能,所以刘备把许靖供奉起来给予高位,而没有实际权力。

蜀汉政权的每个人都因为自身的优劣,被刘备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这就是刘备的用人,用人的最高境界就是: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对于赵云,刘备是怎么用的呢?

赵云在三国乱世中是被本郡百姓推举为带兵首领,最早是跟随公孙瓒,因为公孙瓒过于残暴,不是追求仁政的赵云所期待的,所以在不久之后,赵云以家兄病逝离开公孙瓒。

赵云在公孙瓒处结识了同样投靠公孙瓒的刘备,在为家兄奔丧数年再次出山时,就开始追随仁义的刘备,一直到赵云去世,始终追随刘备,不离不弃,无论刘备是颠沛流离还是四处逃亡,赵云跟关羽、张飞一样,始终跟随刘备,这就是赵云的忠心,也算是刘备的个人魅力。

正史上的赵云军事实力并不突出,但是为人正直,一生追求仁政是整个三国无人可比的。

有几件事能显示出赵云的正直和仁义,第一件是赵云拒绝了桂阳太守赵范将他的寡嫂樊氏献给赵云,赵云不愿意与赵范这样的投机小人成为亲戚;

第二件事是赵云在刘备拿下成都,准备拿百姓的田产和财物分给自已的将士时,赵云为了百姓的安宁,以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为理由劝谏刘备不要拿百姓的资产,要安抚好百姓,争取民心,刘备还接收了赵云的劝谏。

第三件事是赵云在关羽失荆州被孙权杀害后,劝谏刘备不要发动对孙权的战争,要以大局为重,但这次刘备并没有听从赵云的劝谏。

对于一个如此重视民心,爱戴百姓的赵云来说,他算是应验了自已一生追求仁政的理想,同样,要不是刘备如此仁义,恐怕也不会引来赵云的一生跟随。

赵云的特长是正直与仁义,还有绝对的忠心,所以刘备把赵云视为自已的贴身近臣,除了为刘备作战之外,赵云在刘备时代最大的作用就是作为刘备的近臣守护刘备的家小。

长坂坡之战,刘备只顾自己逃命,是赵云护送刘备的妻子和当时唯一的儿子刘禅安全逃离曹操的追捕,虽然刘备的两个女儿被曹纯俘虏,但在当时重男轻女的社会,赵云能够在乱军之中安全护卫刘备的妻子甘夫人和儿子刘禅,就已经不容易了。

赤壁之战后,赵云同样是做为刘备的近臣,大部分时间是保护刘备的家小,刘备娶了孙权的妹妹孙夫人时,是赵云居中守护,刘备率领兵马进入益州时,还是赵云守护刘备家小,孙夫人回东吴时,想要带走刘禅,仍然是赵云阻拦并再次救了刘禅。

以上观点非我个人,不同看法请留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人说诸葛亮到死也想不通,为什么刘备临死说赵云不可重用,到底为什么?
史书中及演义和野史是如何描写赵云死亡
赵云弥留之际,始终在说 2个字,刘禅不解,诸葛亮听完大惊失色!
赵云
赵云为何一生不受刘备重用?
赵云临终前,重复呼喊2个字,诸葛亮听了脸色大变,刘禅无地自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