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馒头歪传


小馒头,籍贯不可考。按她自己说,她是甸北城里人也。但也有人说,曾在松暗山里见过她光着腿洗脸。

至于她的姓氏家族,更不可考。她曾在与卖鱼小贩争一毛钱的时候说过,家里有人在机关当差这类话,但确实也无法证实,姑且算她不是孤儿吧。

小馒头能得“馒头”诨名,主要源于她浑圆硕大的脑袋——在有阳光的日子里,她毛发稀少的脑袋就显得光滑油亮,活像刚出锅又抹了腐乳油的馒头。再者,她也没有干活做事的习惯,手脚都肥硕得很,又不见太阳的毒辣,也是白白胖胖。

更有版本说,她每餐吃馒头,必问一句:“这馒头里面加了鲍鱼吗?我可吃不惯鲍鱼!”

从此,“小馒头”的诨名算是传开了。

开始她还不愿别人这么叫她,后来一个街边流浪的老光棍调笑她时说:“好名字呢,白白嫩嫩多有味儿啊!”她从此也笑嘻嘻地接受了这一诨号,人们便渐渐忘了她的正名。

要说小馒头何德何能可以得个“传”,确实她也有趣处,但这些趣处又不太上得了台面,所以只能得个“歪传”罢了。

小馒头确实是一个乐观的人,其乐观态度也颇有古风,大概可以追溯到1921年。

但是她亦有创新,在前辈的肩膀上创造出了独特的“包子馒头自视法”,此方法精髓不过几个字:“富豪显贵皆浮云,唯我独阔;专家学者皆粪土,唯我独明。”又云:“硕士博士天下士,不如我支的士,十万百万上千万,不如我之一毛。”

 传说,有一次小馒头又在街边闲逛,偶遇一老头儿,衣着光鲜却眼睛紧闭,脸色铁青。小馒头恐其垂危于自己门前,便惊呼唤人。后众人齐心,将其救回,方知此老人乃陵县县长之父,闲逛至此,不料中暑昏厥。

小馒头深知机会难得,便日夜陪护老人,以待其家人。后陵县县令赶来,知小馒头救其父之事迹,倍感欣慰,送其貂毛大衣一件、大溪地珍珠一颗、锦旗一面,又问小馒头生活可有难事。小馒头本想为其夫求职,又怕要的太大反而错过这次机会,便为女儿求了一个入读某某附属学校的机会,以便今后荣耀门庭。

从此,小馒头就成了那条街唯一一个在夏天披貂毛大衣的人。

 

小馒头“发达”后便热衷于回婆家聚会,每次去必穿貂毛,带大溪地珍珠。然其身高不高,难成睥睨之势,便穿厚底鞋以增高,其底厚三寸有余,行之不稳,如踩高跷。

小馒头是个不怕改变的人。思其衣饰已然高级,其他用度标准也需提高。遂每次聚婆家之会,必挑挑剔剔,恐其地板不洁、食材不鲜、水质不净。曾有心提高婆家生活质量,欲一展厨艺,震撼众人。展技那日,随身锅碗瓢盆一一无漏,虾蟹鱼贝样样备齐。又嘱小叔接来山泉,小姨切蒜剥葱,大哥烧水下菜,直至调味之关键时刻,她再掌勺,放超市所买之高级调成底料,大功告成。

吃时,为提高众人味蕾之感受,小馒头也明白需从心理层面攻入。遂一一介绍食材之价格、调料之难得。虽门口菜市场、超市亦有同款,想来小馒头之物更为高级,凡俗市场所售怕尽是盗版罢。

小馒头深知,做人最关键便是自信。她本人自信如天人还不算,也有意培养其女继承此优良品格。培养自信,不是单独教育女儿就行了,最重要的是要有对比。

于是每次的餐桌都是小馒头施教的最佳场所:

“哟,我女儿那个学校,那是城里有名的贵族学校,这家里有人上过贵族学校嘛?唯我女儿独一个嘛!”

“那教学质量真是高啊,什么都有,什么都可以学,同班同学都是富二代官二代呀,你们有谁有这人脉,只有我女儿嘛!”

“来来来,快和姐姐比比谁高!嗨,虽然我女儿现在没你高,但她还小嘛,以后肯定是特别高的,你看那腿,多长!这家里没人比她长!”

当然,也时常会有翻车之时:“诶,我怎么听说你姑娘在校成绩不太行啊?”

“你你你,你懂贵族教育吗?那叫成绩不太行吗?那叫那叫素质教育的人才,不像你们,一个个唯分数论!”

小馒头油亮的头皮在灯下隐隐散出火光:“什么都不懂,这家有人上过贵族学校嘛?让你们去,怕是连倒数也考不到……什么都不懂!”

“嗨,我们不懂,你女儿这么厉害,以后肯定能上大学,去北京!”

小馒头又快活起来,脸上又恢复了她的王霸之气。

“就是嘛,我女儿的同学,虽然都还小,眼光好着呢,知道我衣服贵,审美也好,常对我说‘阿姨很漂亮啊’你看看人家这教育,不愧是去过洋国的。”

这时要是还有不知深浅的问她,她女儿怎么没去过,她一定粗着脖子说:“那是不能去嘛?那是,那是我不放心,人家去,一个学校的,也代表我们去呀!”

接着又是“你有这种同学嘛?见过吗?”之类的话了……

自从救了陵县老太爷之后,小馒头一家便习惯在节日里去拜访。小馒头不知从哪里找来一本族谱,竟也是寻到了自己和老太爷的亲戚关系:老太爷的哥哥的丈母娘家嫂子的妹妹,按小馒头说,是自己没见过面的弟弟的老婆的表弟的外家姑姑。

虽说老太爷年纪大了,有些关系算是算不清了,但是经小馒头指点迷津,也算是终于知道了自己有这么个亲戚。老人嘛就爱热闹。

小馒头的丈夫也听说了这层关系,也想重拾一下亲戚之情,便时常出入县长家门。

这出入也是有效果的,这腰板儿也直了,连烟也高级起来。听说也弄了个小官做做,小馒头更是开心得合不拢嘴,出门闲聊衣服更靓,妆也更浓了,也再不喜别人叫她小馒头了:“再说白嫩也不能叫了,那是你们能叫的吗?身份不一样了!”

后来啊,小馒头便搬了家,听说是搬到城南去了,只知一次她路上遇一熟人,开始闲聊,说是搬到“官太太该住的地方去了”。

那人没见过什么世面,便问:“什么地方是该住的地方?”

小馒头,哦不,是小官太太,也不藏着掖着的——“你看看你,让你多见见世面,竟是连我女儿也不如了,不过也不能怪你,那城南本就是这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住的,有山有水,你不知道也正常。”

“哦,我听说,那边连公交车都没有,怎么个高贵法?”

“你看你又不懂,人有司机,人家会做什么公交车?”

“那你有吗?”

小官太太不高兴了,“什么叫我有吗,我马上就能有!”

然后又说些什么“这不懂,那不懂”的话。

听说小官太太那确实也看不到山山水水,但毕竟是城南罢,清静,也算“耳无车马喧”了。

后来再有消息,就是有哪个不入流的晚辈顶撞了小官太太,说她什么“净装穷B了,这么大的年纪,竟还是只长肥膘,不长脑子”云云。听说平时一贯伶牙俐齿的小官太太愣是只会“长辈、教养”的挂在嘴边,反而让人想起她因嫌弃婆婆脏而大吼大叫的事。

但小官太太毕竟是小官太太,过了几天也便好了。

“什么狗屁,她上过贵族学校吗?长得又丑以后铁定没男人要,不像我,不像我女儿,人见人爱,这女人不结婚,不生孩子,再是什么士的,也是底层,没人看得起!”

小官太太又风情万种地出现在了街上,享受着她以为的男人倾慕的目光。

再后来,便也再没消息了,只是听说她的那个亲戚不太行了,也不知她怎么样了,是又回到了小馒头还是成为“大官太太”了,不得而知。

文字来源:

图片来源:网络

文本校对:舟姨

网络编辑:听雨

本期责编:王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做女儿和做媳妇的区别,人人必看!】
小官谣
必须理解并实践的90/10定律
青音:为什么人人都爱骂第三者? | 访谈
发现了90/10定律
平凡的一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