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上最强的沟通术之三十至三十一·职场指南
 

史上最强的沟通术之三十至三十一·职场指南

 

 

  第30节:第三章掌握分寸,人际才能和谐(5)

  一位老人去逛花鸟市场,不小心将小贩的两个花盆碰倒摔破了。老人连忙道歉,还说愿意把两盆花买下来,可是一掏口袋才发现一分钱都没带。

  那个卖花的小贩就不依了,喋喋不休地说两盆花值多少钱,其实最多也就20块钱。

  老人说:不管多少钱我赔你就是了,但是我现在没有带钱,你可以叫人随我回家拿钱。

  小贩不相信,不让他走,一个劲地让他再好好摸摸口袋找钱。老人把口袋翻给他看,确实是没有钱,可是小贩就是不相信,还咄咄逼人,说哪有这么大一个人出门不带钱的。

  老人没办法解释,只好反复说,我不会骗你的,可是无论他怎么解释,小贩就是不相信。小贩要老人拿出身份证看,可是老人偏偏又没有带身份证,于是小贩就仍然不放他走。这时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老人没有受过这种委屈,感觉很没面子,着急上火,结果一下子心脏病突发,不治而亡。

  为了20块钱的花盆,居然葬送了一个老人的生命,追悔莫及还有什么用呢?想想看,生活中为这种小事斤斤计较、得寸进尺的人还真不少,其实,很多事情根本没有必要非要分出个高下优劣,尤其当这个结果还可能挫败别人的自尊心时,那就更不要去争辩。你尊重别人,别人就会尊重你;你要存心让别人难堪,别人一定心里不服气,这也注定为你以后的人际交往埋下隐患。所以,有时候对自己的观点要有所保留,对别人的观点也要能理解和认同,这样关系才能和谐。

  别人有了错,也许自己已经意识到了,对所犯的错误多少有了负罪感,如果不分场合、对象,一味地理直气壮谴责别人,会让人十分难堪。得饶人处且饶人,对那些已经有了内疚之意的人应该学会同情和理解,学会宽容和礼让,学会拯救。

  在一个秋天,美国加州有两个流浪的少年在林场里玩,为了搞恶作剧点燃了那片丛林。就是在这次火灾中,一名年轻的消防警察不幸牺牲了。

  在查明这是一起蓄意的纵火案之后,人们非常愤怒,市长表示一定要将罪犯抓捕归案,让他们接受最严厉的惩罚。但是那位牺牲的消防警察的母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话却出人意料。她说:“我很伤心地看到我的儿子离开我,但我现在只想对制造灾难的两个孩子说几句话:你们现在一定活得很糟糕,很可能生不如死。作为这个世界上最有资格谴责你们的我,此时只想说,请你们回家吧,家里还有等待你们的父母,只要你们这样做了,我和上帝一起宽容你们……”

  在这位宽容的母亲发表电视讲话前,两个纵火的孩子因为承受不了巨大的社会压力而购买了大量的安眠药准备一起离开这个世界。但就在这时,他们从电视里听到了这位母亲的声音,顿时泪如雨下。而后,他们将安眠药丢到一边,决定向警察投案自首。

  这位母亲的宽容真是让人动容。本身原谅杀死儿子的罪魁祸首已经是非常困难的事,而她居然还在担心他们活得不好,规劝他们回到家人身边。相信读者听到这样感人肺腑的语言,见识到如此高贵的一颗心,也会不禁慨叹。正是她的宽容,她的心平气和,阻止了两条鲜活年轻的生命从世界上带着悔恨而消失。

  扪心自问,我们有此胸襟吗?看看这位伟大的母亲,我们有何理由对别人的错误耿耿于怀,念念不忘,用恶意和仇恨来对待那些本已经脆弱的人呢?得理让三分是一种风度,一种理解,也是一种谦让和原谅,它会让你周围的人为此对你心怀敬意。

  第31节:第三章掌握分寸,人际才能和谐(6)

  人与人相处,发生争吵在所难免,甚至夫妻那样的亲密关系,也不会例外。对此,一旦有了纷争,即使认为自己一方在理,也应避免过分的数落、指责。这时候,最好的方式是使用调侃、幽默的言语,浇灭对方的怒气,达到释疑解纷的效果。一位丈夫彻夜未归,次日才幽灵般地回到家中,妻子埋怨了几句,两人便你一言我一语地干起仗来。忽然,妻子说:“算了,没什么了不起,男人晚上不回家都成时髦了——我唯一要提醒你的是:熟悉的地方还是有风景的!”那妻子虽然占理,却没有去“痛打落水狗”,只是调侃了几句,便使一场冲突,体面地结束了。

  俗话说:“饶人不是痴汉。”当双方的争论已到剑拔弩张的时候,占理得势的一方应当有“得饶人处且饶人”的风范;切忌穷追猛打,将对方逼入死胡同。那样不仅不能辩赢对方,反而会扩大矛盾冲突。当然,“饶人”也要讲究语言艺术,这就是力求在无损于双方面子和尊严的情况下达成妥协。要做到这一点,言语方式和言语内容的选择是否恰当,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方式主要有五种:利用幽默、巧打台阶、诚恳解释、提出难题、以柔克刚。都是要与实际情况相搭配,以解决问题。

  “得理不饶人”是你的权利,但不妨“得理且饶人”,这样也给自己留条退路。人海茫茫,但却常“后会有期”,你今天得理不饶人,焉知他日二人不狭路相逢?若那时他有理你无理,吃亏的可就只有你了。所以说,得饶人处且饶人,这正是为自己留了后路。

  高处不胜寒,忌居高临下

  5岁的大卫跟大人说话,总喜欢拽对方的袖子。爸爸妈妈对这种不绅士的动作,极为恼火,多次训斥大卫,却一直没有改观。

  一天,他们带着大卫,去拜访老同学苏茜。不一会儿,大卫踮起脚尖,又拉起妈妈的袖子,指着桌子上的食物,大声叫道:“妈妈,我要吃那个!”妈妈一脸尴尬地看着苏茜。

  苏茜弯下腰,把脸靠在大卫的脸上,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了一下,然后微笑着说:“要豌豆泥,是吗?”大卫愉快地点点头。这一次,大卫没有拽苏茜的衣服。

  “你们是不是从来没有蹲下来和大卫讲过话?”苏茜突然问道。

  苏茜接着说:“在我看来,大卫抓住别人的袖子,就是想让那个人低下头来看着他,或者蹲着和他说话。”

  要求平等是人的天性,而居高临下似乎是某些家长、老师、领导的本能。记住苏茜的话吧:那些比你矮的人,希望你低下头看着他,或者蹲着和他说话。

  一次英国女王伊丽莎白回家,在门口敲门。她丈夫问道“谁?”伊丽莎白回答说:“女王。”丈夫不开门。女王又敲门,丈夫问:“谁?”女王回答:“伊丽莎白。”丈夫还是不开门。女王又敲门,丈夫再问:“谁?”女王回答说:“你的妻子。”这时,丈夫才把门打开,把妻子迎入了家门。

  这个故事还真是让人忍俊不禁。女王在外高高在上,可是回到家她却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一个妻子啊。女王明白了这一点,才化解了丈夫心中隐约的不满。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交流中要懂得尊重对方,和对方保持平等的地位,切不可居高临下,甚至好为人师,常常以指点、评价的口吻说话。

  生活中,往往有人由于自身地位、资历

  “高人一等”或“强人一筹”,往往颐指气使,说话居高临下、盛气凌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 得饶人处且饶人,得放手时须放手。
《得饶人处且饶人》
【英】大卫·罗宾逊设计制作送给女王的特殊礼物
各种袖子的裁剪
执法者
得饶人处且饶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