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自律歌》的解读

《人生自律歌》的解读

                                            史·混屹山

编者的话:2011917日,塞上翁图书馆,用史·混屹山网名以原创在网上发了一篇题为《人生自律歌》的短文,全文140个字。有馆友建议最好搞篇“解读”,于是才有了此文。撰稿时,有好心同志相劝:“这样的文章过时了,现在讲钱、讲实惠,谁还看这?”话虽如此但我不这样看。近些年尽管社会上出现“物欲横流,人心不古”,但广大的劳动人民和大多数党员干部仍然遵纪守法,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变化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逐年上升,国家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主流。至于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乌七八糟”的东西,是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阵痛,是主流中的支流,其原因在多方面,但主要原因我认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不够,从上至下重用轻管,党员干部不严于律已,工作习惯以权力发号令,生活不廉洁贪图享受,变着法门搞贪、占、拿、要,传统的“官老爷”习气没彻底根除,严重影响了社会各个方面!因此,教育党员干部刻不容缓。首要的是要教育党员如何作人,作人不合格不能当党的干部;其次,树立牢固的“公仆”意识,只要是党的干部,不论官职大小都是人民“公仆”,这是共产党老祖宗马克思定的规距,这一位置不彻底转变,不能在党内掌权;三,选拔领导干部,首先要过好“金钱”、“美女”关,否则,其它条件再好也不能用!这一点要以铁的纪律和制度固定下来。只要党员干部真正懂得“人生自律”的深刻道理,不断加强自我反省自我约束,自觉地从严要求自己,维护党和国家利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不会很远。远                                                                                                                                  

 

○人生路上多玄机 作人底线莫偏移 “玄机”二字包含着深奥玄妙的意思,也就是说人生路上还有很多使我们意想不到的东西,包括顺利的、艰难的,明显的、暗藏的、危险的、安全的、痛苦的、欢乐的等等,总之,人生在世没有平坦路可走,更不可事事超然自得。如何做到趋安避险,那就要有一定的作人“底线”规范人的行为。何为“底线”?“底线”是指人应该遵纪守法。日常生活不管情况怎么特殊也不能践踏法纪。这是对一个国民最低的要求,也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不能忽视的最大“底线“,谁突破这一“底线”,谁就会滑向罪恶的深渊,最终遭到法律制裁,轻者坐牢判刑,重者杀头丢命。看看那些已经走上不归之路的亡命之徒和落马官员不就是如此!

此外,在作人底线上还有一条“道德底线”,这条底线更重要。虽然它不是强制性的,但它是以社会舆论对人们的行为进行道德评价。其实个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总要与别人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生活中,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同情、赞誉和肯定,只要是人,谁都爱听好话,谁都不愿被人讨厌和谴责。所以,每个人对社会誉论的褒和贬,应当慎重考虑,不能无动于衷。誉论的赞扬,可以激励人继续奋发向上,逐渐走向成熟;誉论的谴责,能促使人改过自新,弃恶从善。自古至今,绝大多数人都是自觉遵循这两条“底线,”应该说这是作人的基本常识。也是人类逐步走向高度文明的时代要求。

○百年人生三更梦 万代兴衰一局棋 在某种意义上讲,人生短暂,为人一世应该有所醒悟,不要把个人利益看的太重,即使活到一百岁,也只有三万多天,在广袤无垠的宇宙空间,也只不过弹指一挥间,人一走,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如同一场梦,它将随着无穷岁月烟消云散,一了百了,谁又把它当回事?这绝不是消极人生,纵观人类历史,又何尝不是如此?

万代兴衰,说的是人世沧桑,世事变化无常。人的欲望总是朝好的一面想,欲望儿孙百世昌,谁都希望自己的子孙将来出人头地,大有作为,世代兴旺发达。可是,稍有辩证头脑的人,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事物的兴衰演变,有它的自身规律。这种演变,如同棋局上的对弈,不胜则负,既没有永远的胜,也没有永远的负,一个家庭的兴衰如此,数代人的发展变化又何曾不是这样?就从这些浅显的道理看,那些至今还在人生路上苦苦挣扎,只顾自己贪欲,不管他人感受,继续践踏社会公德的人应当幡然醒悟。

○处世须以诚为本 宽人严己总相宜 人在社会上活动,跟人往来相处,讲究的是个“诚”字。诚实做人,说话算数,言行一致,不虚伪,不撒谎,不狡诈,这才是处世之本。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仍然是这样,不管时代进步的快与慢,也不管这个社会将来变化的怎样,诚实做人,诚信交往是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人心所向之大局,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中,诚信交往,显得更为重要。你以“诚”待他,他以“实”敬你,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无数事例说明,只有诚实处世,路会越走越宽。相反,那种不守信用,玩弄心计的人不管他怎么精明,人们一眼就能看穿他,这种人即便再狡猾也经不起时间的检验。所以,不管什么时候,人还是应该诚实为好。一个人在社会上的人脉如何,人格魅力怎样,除以“诚”做人,还应对别人宽容,对自己严格,“宽人”是风度,“严已”是自律,只有这样,不论何时何地都会站稳脚根,受人尊敬。

○息事宁人和为贵律已谦恭泰山移 古人云:“修身有道和为贵,处世无奇忍自高。”人际交往,少不了相互之间磕磕碰碰,这是难免的。一旦产生矛盾,一是作为旁观者,必须从中调解、劝导,把争端平息下去,达到双方相安无事;二是作为矛盾的双方,应各自多检查自己,冷静地想一想,自己哪些方面做得不对?即使对方某些方面输了理,也应尽量克制、冷静,能忍则忍,后退一步给对方留个台阶,免得在盛怒之下得罪人,双方结怨;三是说话要和气,尽量以谦和礼貌之语对待对方,多讲好听的话,切莫恶语伤人,要知道解决问题往往是平和态度有效,这叫“一句好话山也倒”!不要去死争那个“半斤八两”,不要怕丢面子,生活中很多教训就是因为怕“丢面子”而酿成不可收拾的局面。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做人,要不断磨炼自己,多一点修养,少一点冒失,不会吃亏。

○以强凌弱犯众怒为非作歹法不依 这一句是说,为人要主持公道正义,要懂道理,不得以权压势,仗势欺人,更不应跟红踩弱欺压良善。俗话说,路不平有人铲,事不平有人管,有理无理,公道自在人间。那种蛮横无理、昧着良心欺负弱者,算什么人?同时还要遭到人们愤怒!众怒不可犯,民心不可违。这是千古不变的定理。为非作歹,指横行霸道,作恶多端,其终久会受到法律制裁,历史的经验证明:多行不利必自毙!。

○趋炎附势人格丧洁身自好保根基 欺炎附势,古往今来不乏其人,特别是政界、商界较为突出。他们的发迹,靠的是奉承依附,巴结有权有势者,极力拍马钻营,讨好迎合对方,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种人,人格缺失,多为“势利眼”,属小人之列,与之较劲,吃亏的多是好人。因为好人讲义气,懂规距,做人有底线,什么事可为,什么事不可为。而小人则不同,他们作人做事不考虑人格只考虑目的,为达到目的,脸皮厚,心肠黑,损人利已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跟他们交往,最好多一颗防范之心,保持自身纯洁,不同流合污。

○见利忘义招唾骂斤斤计较被人讥 “利”、“义”二字,孰轻孰重?不同的人生价值观,不同的回答。正常人认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人生在世,应当仗义疏财,钱短人长。可是,有的人则不然,在他们眼里,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金钱至上,只要有了“钱”什么事情都好办。所以,只要有利可图就见利忘义,利令智昏,丧失理智,丝毫不放过,既不考虑法律和纪律,也不讲道德和良心,甚至连羞耻和别人在背后唾骂也不在乎!还有的为了一已私利,怕上当、怕吃亏,就是不怕别人讥笑,老是斤斤计较!要知道,背后招人唾骂,不仅名声有损,人格也掉价;背后被人讥笑,是别人对你的藐视和讥讽嘲笑,说白了就是轻蔑、瞧不起。

○淡泊名利与私欲知足常乐古人提 为人在世,不是不要名和利,正当的名誉和利益还是要的,但为了更长远的利益和大多人的利益,要学会舍弃眼前的小利,实现将来更大的梦想。淡泊名利与私欲,关键是“淡泊”,恬淡安泊,无他妄念。不管在什么时候,只能做名利的主人,不沦为名利的奴隶,要适可而止。“私欲”包括:物欲、色欲、官欲、占有欲等,人生中有太多的欲望,其中有健康的欲望和不健康的欲望,淡泊私欲,主要是指不健康的欲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要强求,要学会放弃,放弃是种风格,是种气质,只有放弃身价自然抬高。人不要有太多贪恋,日常生活,要晓得满足,要学会比较,比同学、比同事、比同乡、比亲朋戚友。只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有醒悟,有醒悟,才知进退!通过比较,你才知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道理,也可体会到“平淡"的人生才是福。哲人无忧,智者常乐,并不是因为所有的一切他们都拥有了,而是所拥有的一切他们都知足,也就是说,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这叫知足常乐!

○好汉不夸当年勇功过是非后人议 现实社会中,不少人喜欢怀旧,怀旧不是坏事,怀旧可以总结人生经验教训。可是,有些人一怀旧就自我标榜,这是很不明智的,一般来说,只要是人,历史上都有过光辉的一页,即使立过大功,作过大的贡献,也没有必要在人前人后自我吹嘘、自我炫耀。有的说一个人就是一本书,我看这个比方恰当,过去的光辉,只代表翻过去的那一页,再厚的书,也不会有重复之页。所以当年的“勇”没有必要经常提起。因此,人在得意时,要置之淡然,学会低调,学会谦虚谨慎,自己的短处自己讲,自己的长处让别人讲,几十年的人,其功过是非,自己是说不清楚的,只好让后人或世人评价。

○人能自省乃贤哲人无亏欠心自怡 世上最难的事还是做人,尤其做到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对父母、对配偶、对子女、对亲戚朋友没有亏欠就更难!所谓“亏欠”,有经济上的亏欠,礼尚往来的亏欠,情感上的亏欠。例如应当孝敬长辈,没有做到位,应当关心照顾亲人,也没有做到位,或者做得还不够,应当偿还的人情债没有偿还,或者偿还的还不清等等。人一有亏欠,心里就有愧疚,感到惭愧不安,似乎人矮了一节!

做人难,难就难在要克服自我、战胜自我。因为人生路上最大的障碍仍是一个“我”字。所以,要求我们平时要多注意自我反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刻苦磨砺自己,向高人学,向古人学。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他的这段话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实?传授的学业是否不曾复习?古人作人懂得每日反省自己,如今社会进化到了小康文明时代,我们更应懂得从严要求自己!其实现今社会有不少高风亮节之人,他们谦虚谨慎,宽厚待人,有的还举善济困,自己没摆脱困境,竟慷慨解囊,无私援助他人。可谓是当代的贤哲,时代的楷模!做人做到这样,其心自然舒畅!

                                              

                           2012年12月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246)漫漫人生路,保持自律,才能遇到更好的自己![1]
[老年感悟]:(1184)知耻责己方能守住底线
自重 自省 自警 自律2015-10-14贵阳日报
真正优秀的人,都会在这三件事上下功夫,人生路也会越来越顺
“知止”方能“有进”
[学思践悟十九大]政治自律是党员干部人生“压舱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