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灌水”的Aging(IF=5.515)还能不能投?

Aging-US是什么杂志?

如果你没有听过Aging,你至少听过它的亲兄弟“Oncotarget”,2018年初就被踢出SCI数据库了;Aging-US杂志与OT杂志同属于美国Impact Journals出版社,分别是2008年、2009年发行的较新生物医学类刊物。Aging在不同的地方称呼不一样,在PubMed里面检索出来是Aging (Albany NY),但是在WoS数据库检索出来是Aging-US,我们这里方便描述,就统一描述为Aging。

关于Aging杂志的Unique Aims and Scope中是如下记载的:

Aging publishes high-impact research papers of general interest and biological significance in all fields of aging research 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cellular senescence, organismal aging, age-related diseases, DNA damage response and repair, genetic control of aging from yeast to mammals, regulation of longevity, evolution of aging, anti-aging strategies and drug development and especially the role of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in aging and potential approaches to modulate these signaling pathways to extend lifespan.The basic criterion for considering papers is their impact on aging research.

大意为:

        Aging发表了在衰老研究的所有领域都具有普遍意义和生物学意义的高影响力研究论文,包括但不限于细胞衰老,机体衰老,与年龄有关的疾病,DNA损伤反应和修复,从酵母到哺乳动物的衰老的遗传控制, 寿命的调节,衰老的演变,抗衰老策略和药物开发,尤其是信号转导途径在衰老中的作用以及调节这些信号传导途径以延长寿命的潜在方法。考虑论文的基本标准是它们对衰老研究的影响。(不用猜了,我就是谷歌翻译的)

        我把“与年龄有关的疾病”的疾病标注出来了,这就是Aging杂志Tricky的地方,很多疾病都是在这个范畴的,这样也它也不至于像Oncotarget轻易地被踢掉;

之前Oncotarget被踢出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发表了非肿瘤类别的杂志专题,比如说阿尔茨海默等疾病;

Aging现在的状况如何?

        请大家先看一下Oncotarget最近几年在PubMed被收录的情况,从2018年的拦腰式暴跌了以后,基本上到2019年的743篇的年刊量,回归到正常期刊的水平了,这里投稿的也大部分不是中国的作者(72/743, 9.7%);笔者根据Oncotarget最近的发表量进行估计2020年的年刊量大约在550篇左右;如果运营得不错的话,还是很有希望回到SCI数据库中的,毕竟之前就有其他平台分享过:Oncotarget已由之前的“Dropped”的状态更新为“Reactivated”;但是因为四大水刊之首的名头在这里,回来了之后还有多少人敢投,又是另外的一个问题了。

        而Aging又是怎样的情况呢?我们可以看到2018年以前都还是比较正常的年刊量,但是从2019年开始就暴涨了接近2倍;而2020年,笔者估计能到1800篇的年刊量)

国内最近的“限SCI令”一发,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大家灌水的热情,毕竟大家的物质动力直接被砍了;但是怎么说呢?目前的确是没有更好的评价体系,SCI反而是很客观的一种存在。

此外,想告诉大家,所有的东西都是有学习成本的!并不是人人都能学会的。

        此外,中国人的文章比例增大,也是一个潜在的问题,在2018年之前中国人发文比例不高,但是在2018年开始就一下子飙升到了38%;2019年到了53%;2020年目前看来大约有56%的稿源是来自国内的!

        我们可以看一下桑格助手对于Aging的数据,预测2019年的IF为4.87,我去WoS去手动计算了一下,这个数字还是很准确的,并且已经到了2020年的3月了,还要越过5分还是难度很大的;


Aging成了纯生信灌水的乐园?

        笔者浏览了一下往期Aging的文章,在2018年以前在Aging上灌水生信的文章还是不多的,毕竟那个时候大家对于Meta分析的热情还没有下去,学习生信的门槛也比较高,网页工具也没有现在这么全面;我从2个方面来分析一下Aging的生信文章:

  • 目前生信文章的比例如何?

  • 以前发表的生信文章引用表现如何?


        首先,笔者下载了2020-1-1至2020-3-1已经发表的251篇文章,然后逐一核对,有41篇文章可以被归为生信的文章,大概有35篇是纯生信的文章,这个比例还是已经很高的了!接近14%,但是看了一下里面的内容,有的文章真是非常的套路,在我们公众号以后的推文中也会为大家逐一剖析文章的细节。

比如说下面的这篇文章(PMID:32039830)居然还是单细胞测序的,里面的内容从cluster的定义,marker gene,cluster的功能,拟时序分析,还做了特定cluster中和通路的互作,并且数据还是他们自己测的,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下载下来看一下。


那已经发表的生信文章质量如何呢?

        我把2019年发表的所有文章引用记录从WoS中调取了出来,发现引用率在前10的文章有4篇大致可以划归到“纯生信”中,引用频率在前20的文章有9篇是生信相关的文章;而大家都知道,很多文章是在次年引用才开始涨的,这些2019年的文章到2020年的时候肯定引用量翻好几倍的。

不是所有的纯生信都是那么好,也不是所有的纯生信文章都是灌水。我个人认为,作者是否每一篇文章都在解决实际的问题;而不是盲目地为了奖金去刷数量。

        我想这也是国家推行代表作制度的目的所在吧,让大家静下心来,先想一想,自己的领域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科研,造福社会。

        总而言之,我认为Aging这个杂志在未来的2年还是比较安全的,毕竟引用量不错,自引率很低,文章的scope又没有超出杂志的范畴。并且杂志的大头现在还是纯基础实验的文章,大部分的文章都是有3-5分文章该有的水准的,不乏一些非常优秀的文章在里面。

        但是2年后,随着政策以及杂志集团如何改变运营策略,目前还不清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一九)
倪海厦匮要略笔记(一一二)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厚朴麻黄汤
张锡纯所创,治痛第一方,帮你解决全身气血瘀滞导致的痛!
二陈丸的11种妙用,痰湿体质的人赶紧看看!
五腑六脏的养生攻略,强烈建议你看看
体内有癌,皮肤先知!皮肤若是出现7种异常,或是癌症来临了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