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所经历的大集体时代之水利篇

我是一个普通农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在农村种了大半辈子的地,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在过去信息传播不发达的年代,一直不知道外边的世界是怎样的。自信息网络贯穿整个社会后,才对外面的世界开始有了一些了解。前年,我有了智能手机并摸索着上网,几年下来,学到了不少知识,也了解了一些社会流行的思潮。

因为我是农民,比较关注有关农村,农业,农民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我注意到网上的朋友们经常讨论农村改革开放前后的两种农村生产经营体制的优劣。关于这个问题,不光是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差别,更有各个地区固有的生产环境的特性的区别,真可谓“仁者见其仁智者见其智”。对于这种争论,我在此不发表看法。但对于一些对大集体时代的一些言论定性,我认为有所谬误。

在现在的舆论上,在有些人的言论表达里,是把那个时代描述成农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穷困潦倒的生活状态,几乎是把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当做那个时代的标签,这种说法,一方面来自很多人对那个时代的不了解,受到了某些舆论上的误导,另一个方面,是部分人对言论发表的不负责任。

我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从小经历的就是大集体时代。做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我参加生产队劳动的时间很早。在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在星期天和寒暑假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那个时候在生产队一天挣三分工。到初高中阶段,就己是生产队的半个社员,只要不上学的日子,都在生产队劳动,在生产队的劳动分工上,也有一些重要工作的分配。初中阶段的两年,每个劳动日挣工分六分,高中两年,生产队劳动日工分挣到八分,这个己经是生产队正式女社员的最高日工分。我从一九七八年高中毕业后就成了生产队正式社员,日出勤劳动工分升成生产队正式男社员的最高工分十分,一般说是一个。下面我从几个方面叙述当时我们生产队的基本情况,首先说水利。

我的家乡在大西北偏僻的沙漠边缘,土地广䋷人口稀少,自古就是缺水不缺地的农业区。在旧中国时代,本地有地表河流,从内陆迁移过来搞开发的农民利用地表河水灌溉农田。这种移民开发经过了长时期后,地方上就有了土地占有多的和土地占有少的户族。同时也有不同时期迁入的只能靠出卖劳动力维生的无地农民家庭。当时的河水分配以各大户族拥有土地的多少而定使用量使有权,而且河水的配给又与各大户给官府上粮的多少挂钩。

地表水流图片来自头条网络

在前放前夕,由于大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及上游筑坝拦水修水库,地表河水断流。解放前后,本地以原地表河流中流的几眼泉水及泉眼处地下水富集区挖沟淅集地下水,修水库积蓄地下水的方式引流灌溉农田。挖泉沟引用地下水是一个庞大的劳务工程,每年都要挖多次。

在解放前,农村土地是私有制式,挖泉沟的劳务是按各大户用水量摊派,挖泉沟的劳动力投入都由用水大户雇人完成。

地面泉水图片来自头条网络

解放后,土地改革把原来集中拥有土地的地主富农的土地分给了无地农民,实现了农村家家有土地的公平社会。但刚开始也出现了问题,好多分到了田地的农户却无法耕种土地,其原因除了生产力低生产工具缺乏外,就是农业命脉的水利工程无人组织修缮维护和加强,曾一度出现了引水泉沟淤塞无水可引的状况,直到互助组诞生,人民公社集体化实现,这种农业公共设施才再次得到复苏。

在地方公共水利设施荒废的几年里,农户种地农田灌溉用的是卧杆,木轮等原始工具提取地下水,这是两种简单的人工动力提水方式,有些年龄大的人可能知道这两种工具。卧杆其作用就是用杠杆原理用水斗从土井里一桶一桶的打水,木轮更先进一些,也是一种杠杆原理的进化,还是人工一桶桶打水。这两种工具都是用水桶从土井里打水,其效率极其低下。一眼土井加上这样一套设备,由一至两个强壮劳动力操做,也就只能满足一亩左右土地的灌溉。

使用卧杆木轮提取地下水的方式历史悠久。在本地有地表河水的时代,这种以简单工具提水浇地的方式就同时存在。只是不是当地农业生产的主流。它的主要作用是用以农民生活中用水需要,那个时候的本地农村家庭都是靠这种方式提取地下水用于日常生活。

因为这种提水方式虽然效率极低,但能提上来地下水,有些没地靠为大户打工的家庭,也就是当地人所称的“闲户”,在得到地方绅士的许可的情况下,也能开垦点少量土地利用地下水种粮种菜,如果是种植糜谷土豆之类的作物,这种家庭也能部分解决一家人的吃饭问题。当地人把这种利用土井提取地下水种地的方式称为“种井园子”。在解放后的土地改革之后,当地有个时期也是“种井园子”的生产模式。

“种井园子”式的农业生产,在一个国家社会来说算不上是正经农业,对一个农民家庭而言,也只是个饿不死的半碗稀饭,过个苟延残喘半死不活的生活。这种生产模式,农村农业谈不上有发展前途。但我们家乡在整个七十年代却发展的非常好,有过一个非常辉煌的时期,而成就了这个辉煌的,除了共产党政府的强力扶持,直接的因素就是集体化生产经营体制。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未六十年代初,由于大自然生态的变化及地下水的不断采取,地下水位下降速度快程度深,本地赖以维持农业生产的泉水干涸了,泉沟也淅不出水来,全区进入”种井园子”生产模式,农民维持基本温饱己是力不从心,确切地说也就是一种半死不活的生存状态,更不能有什么发展。就在这种半死不活的生存状态中,国家政府给当地无偿供应了大量的提取地下水的专用水车。

图片来自今日头条,图片是比较有名的河道水车,本文中所说的水车是体形很小的铁制水车,己实物与图片。

说起“水车”现在可能有很多很多的人不知道我们当地当时用的这种畜力提水机械。

在国内比较知名的水车,是兰州黄河上曾经使用过的水车。兰州黄河水车是原理是以水流的动能带动水车舀水到高处,当时国家政府提供的水车是铁制的畜力带动的机械。它的原理是用马,骡,驴等役畜像拉磨一样带机械转动,通过从土井口装到井底的铁管,以铁链上间隔着装的带橡胶法兰佗把井底的水抽到地面出水口,通过渠道流进要浇的田地里。因为这是一种畜力机械,可以不间断地提水,提水效率比卧杆木轮人工提水要高很多倍。一眼土井配套这样一套机械水车,在地下水位没过度下降的初几年,可以浇灌二三十亩农田。这个时期,虽然当地已经稳定地实行的是集体化,但集体化的优越性还没有突现出来。因为土井的挖掘不是难事,当时井深在三四米上下,一个强壮劳力一天就可掘出一眼井。当时水车是国家免费提供的,就是花钱购买,那个简单机械也不是太贵,农户也能买得起,骡马驴等牲畜,农家都能饲养,一家一户个体经营家庭土地也不存在大问题。但后来的发展,就是一家一户单打独斗不可能进行的。

用畜力水车提取地下水效率比人工提水高了许多倍,可以灌溉面积也增加许多倍。但这种状态很快发生了改变,人工挖掘的土井无法支持这种提灌设备,水车提水,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井底干涸无水可提。本地地下水上层只是贮藏于松散土壤中的水分,人工挖掘的土井,包括后来的机械打成的井,都是从土壤中淅出的水积聚在井底的。地层中的藏水,是千百万年的累积,若地表没有可靠足够的补充,用一些少一些,直接的表现就是地下水位的快速降低。要连续提水,唯有的办法只能是不断增加井深。头一两年还勉强维持,逐年增加井的深度,但后两年就没有办法了。人工土井增加到十米,己经是土井取水的极限。之所以称为“极限”倒不是人力不能再往下挖,而是土质井壁承受不了。井中的地下水是从各层土壤中淅出,在水分淅出的过程中,土壤井璧在水分的冲拉下,变软泥化,容易造成坍塌。对于这种情况,当时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即用柳条捆,木板等固化井壁,但作用有限,井壁坍塌时有发生。更重要的还是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还得持续增加井深,这样,本地的农业生产又陷入危机。

就在这个当口,也就是六十年代中后期,一种新型的打井方式由国家政府在本地组织实施,这个打井方式就是锅锥打井,也就是用蒸汽机打井。锅锥打井的井是水泥井壁,所以不会轻易发生土井的坍塌问题。锅锥井井深可达二三十米。随着锅锥井的出现,提水设备也有了质的变化:本地地下水提取进入了真正的机械化,由柴油机带离心式水泵提水。

机械化设备提水,提水效率也是相当高。一眼锅锥井配套柴油机水泵提水,初期可满足四百亩左右的农田灌溉需要。但当时国家政府投资打井配设备,是有指标限制,不可一次性能给每个生产队都打井配设备,更不可能给每个农户打井配设备。

因为国家政府打锅锥井配柴油机水泵有名额限制,一方面不能使每个生产队都有指标,再一个方面一眼锅锥井配套柴油机水泵,可满足四五百亩的土地灌溉,一个生产队某一片点的土地没有这么多的面积,往其它片段的土地上引水,又受地形的影响引不过去,实际上就是这样的高效机井设备不能满负荷运行,造成极大的浪费,而其它片段的土地又得不到灌溉。

鉴于这种情况,借助于大集体体制优势,当地普遍采用以大队为单位公共打井提水公共分配用水的模式。我们大队当时是与旧社会地表河水流经线上的另一个大队合作,把两个大队各年的锅锥井指标集中起来,在解放前后仍存在的泉眼及挖掘泉沟的地下水富集区域集中打井,形成公共提水井网,向两个大队的所有土地提供水源,当时称这种公共水网为“公渠系”。这个“公渠系”位置在历史上的地表河流入境处,水流可以沿着旧时代的水流渠道流到两个大队的各个地头。

真正意义上的机械化提取地下水的实现,当地的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到了过去有地表河水灌溉农田的繁荣,并逐渐变得兴旺。之前因为水源匮乏而被撂荒的土地全部恢复了耕种,而且能大规模开荒拓地。

因为老土地的全面复耕和新土地的大量增加,本地粮食产量迅速大量增加。粮食产量的增加,不仅保证了当地农民食粮不缺,而且有大量粮食外调,在支援国家建设的同时,当地农村集体有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说起当年农村集体的经济收入,首先得说当时的农村粮食产销。

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国,在几千年历史中,统治阶级的统治资本来源就是农业税收。“种地上粮养马当差”是农民的义务,在农民心目中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在历代农民种地,就必须向官府交纳粮食,本地也不例外。历史上的这种向官府纳粮,是无偿义务,官府不支付粮款。本地在地表河水存在的时代,向官府纳粮的额度很大,具体数额是按各户拥有的土地面积和河水使用权相适应的。地表河水干涸后,大部分土地撂荒,向官府上粮的数额锐减,但未曾中断过。这种农民种地向官府纳粮,延续到后来就是所谓的“农业税”。

因为“养马当差种地上粮”在农民心目中一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农村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农业税的交纳都是必须完成的义务。本地在机械化提水解决了农业生产用水问题,粮食产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除了上交农业税,还有一种上粮方式:任务粮!

现在的人们在谈论那个时代的时候,都直接谈起一个话题,说大集体时代农民交过公粮,有些人也以此认为国家应该给交过公粮的农民发放养老金。为此还因为当年农民交公粮是否支付钱款而争论不休。实际上大集体时代农村集体向国家交粮一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国家不支付资金的,这是农业税,一种是国家支付资金的,是任务粮。农业税在我们当地占比不大,而任务粮占比就很大。对于这两种交粮方式,当时在农民当中的划分是“公购粮”和“统购粮”。因为在表述上不准确和认识上有混乱,许多人一直没弄清楚哪种是没有支付资金的农业税,哪种是支付资金的任务粮。但有一点很明确,无论是“公购粮”还是“统购粮”都是以任务的形式下达到各生产队,是每个生产队必须完成的任务。

因为上交的任务粮是国家用钱购买的,各生产队集体完成粮食售卖任务后,就有售粮资金进账,农村集体有了实质性的经济收入,为后来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九七一年,我们公社引入了国家大电力。电力虽然是从附近的一家火力发电厂引进,但那个时代是全民公有制体制,引入电力也是国家政府的统筹安排。引入电力的投资,变电所及变电所以上的线路全部由国家政府投资,从变电所外引的线路及用电设施,由国家政府补助,农村集体投资建设为主。当时农村集体经济势力薄弱,电力设施建设因陋就简,电线杆都是采伐树木做杆,所有的劳务全部有各集体分担。全公社公用的,由全公社的生产队分担,全大队不公用的,由全大队的生产队分担。各生产队自己使用的由各生产队自己负担。当时对于一个生产队,部分的高压输电线路,全部的低压输出线路,所用的配电变压器,井上的电动设备,机井的打造,都是由生产队集体全部负担。

电力通入后,电力打井方便快捷。全公社的机井很快改换成电力提灌,机井更新全部由电力打造成更深的六七十米深井。各生产队自主打井提水更灵活,不再有公渠系供水的排名顺序,后来公渠系功能淡化,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两个大队的公渠系改制成了村集体农场。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纯地下水农业灌溉区,水利设施建设是农业的根本所在。在电力打井提水在那个时代奠定了基本基础后,其间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深井改造,一波波的设备功率增加,但基本模式一直没有质的改变,延用到现在。当然这种大量开采利用地下水的方式,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有不可逆的严重危害,但这是另外一个问题,这里不再提说。

机井浇地,图片来自今日头条

在水利设施基本完备的七十年代,我们这里每个生产队每年都有几十万斤的小麦产出。产出的小麦越多,售卖给国家的粮食就越多。售卖的粮食越多,得到的资金越多,生产队集体的经济势力越强。生产队集体再把获得的资金的大部分用来增加强化水利设施,水利设施的加强,又能开荒拓田扩大耕地面积。再增加粮食产出,再获取更多的资金。这样的循环,在今天人们的意识上,在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是恶性的,但在那个时候,在生产的角度是良性的。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是无比正确的论断。尽管在己实施的水利建设中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水源农业就不能存在。

以上是从小地方范围内的水利设施建设的情况,而在更大的层面上,新中国诞生在百年战乱的废墟上,在百业待兴的初期,农业水利设施建设都有一个起步的阶段。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我们县开始修建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其实修这个水库,封建社会后期的王朝派驻的几届官员就有这样的设想,但因为工程量过于庞大,前面官吏的设想仅仅就是设想而己。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仅凭一县之力不可能完成这样浩大的工程。只有到了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做主的年代,这样的设想才能得以实现。

建国初期,生产力水平相对于旧中国社会并没有多大提升。之所以在新中国社会能成就这样浩大的水利工程,主要依仗的还是新社会的国家体制。

水库图片,图片来自今日头条

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不是徒有虚名,其修建难度工程量也是巨大的。数公里的蓄水大坝都是土质坝体,而这样的大坝都是靠人力肩背手抬夯筑而成的,其工程量之大可想而知。

人工夯筑水库大坝,首先就需要有人来筑坝,就是修水库产生的劳务问题。

当时修建水库是集全县之力进行的,建库劳工从全县各地分派名额抽调劳务人员。

关于建国初期大兴水利,修建水库的劳务问题我看到网上也有不少争论。首先没有人否认建国后全国兴建了很多水库的事实,就连当时党和国家最高层领导人都参加过修建水库的劳动。主要争论是修建水库劳动者的酬金,有人说当年修水库的劳工是义务劳动,没有工资,有些人怀疑修水库是义务劳动不拿薪酬。因为时代不同,在现代社会金钱至上氛围里生活的人,对当年群众义务修水库抱有怀疑很正常。

事实上,当年修水库的劳工是义务劳动是一个相对的说法,虽然没说错但不完全。

我们县的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修建工期近四十年,其间的劳工全部由全县生产队集体分派调送。被调派的水库劳工自带干粮锅灶,铺盖衣被上水库工地干活,相对于国家政府,地方政府,水库工程管理单位,是义务劳动的形式,不领取任何工资。据说当时地方政府说过要对水库劳工做些补贴,但绝大部分劳工没有领受过政府补贴,甚至当时水库劳工相当部分也不知有这样一种说法。一直到新世纪己过十数年后的有个时期,县上有个部门核查登记当年修水库劳工的信息,说要发放补贴。但此时当年修水库的劳工大多己作古,有些迁转外地。而且当年修水库劳工派谴在生产队也是轮流进行的,几十年过去,原来的生产队早己不复存在,根本就无处核查当年修水库的劳工信息,后来这项工作基本上是不了了之。

当年修水库,全县农村集体不仅有劳工分派任务,也有物资分派任务。物资分派主要是修建水库所用的柴草木质枝条之类。当年水库大坝是土质坝体,为了缓冲库水对坝体的冲刷侵蚀,坝体迎水面要用草木垫面,缓冲库水冲刷。这些柴草也以任务的形式分派到各农村集体,农村集体备好这些物资,主动自行送到工地。

相对于农村集体,这些派往水库工地的劳工,是农村集体劳动社员中的劳动分工,并不是义务劳动,其工酬是生产队集体记的工分。在生产队集体,这种被派到外地劳动的社员日工分,要比在生产队内圈劳动社员日工分要高出百分之五十。

这就是说,修建水库的义务劳动中的“义务”是全体群众承担的,不是参与水库建设劳工个人的义务行为。

在当代社会,很多人认为是包产到户经营体制解决了国人的吃饭问题,这个我不敢妄言评论。不能否认我国现在的物质生活水平比包产到户之前提高了很多。但就以我们地方而言,我们现在富裕的物质生活,其实是建立在那个时代建设的以水利设施为主要内容的生产基础设施之上。没有那个时代建设的生产设施基础,我认为就没有现在的富裕生活。而那个时代之所以能建成完善的生产设施,仰仗的是农村集体生产经营体制。那个时代如果实行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生产体制,在我们这个地方只能维持家家户户“种井园子”的生产生活模式。

当然所有这些水利工程建设,不能否认对自然生态环境有负面影响。但时代不同,人们所面临的处境也不同。在那个时代,人们面临的问题是吃不饱饭甚至没饭吃。他们的主观愿望是怎么能吃饱肚子。他们忍饥挨饿为水利建设拼命,为的就是有饱饭吃。他们修水库打井目的就是这么单纯简单,从未想着建个水库搞个景点让人旅游挣钱,也顾不了对生态环境有什么影响。而现在的人们,愁的是吃什么食物既能满足口欲又不能营养过剩!因此关注点在生态的保护上。保护生态环境没有任何错误,但如果没有那个时代不顾生态环境搞水利建设,能有今日的富裕生活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利文化丨陕西的井文化(之一)
术语|农田水利技术一般术语130条
农村9种老物件:有的已经消失,看到它们仿佛回到了生产队大集体
贵州水资源
【散文】思念爸爸/孙艺帆
包产到户真的给农村带来这么多好处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