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家非遗-景泰蓝

# 行走的美术馆 #

”家中没有景泰蓝,藏尽天下也枉然”!“一件景泰蓝,十箱官窑器”可见景泰蓝非同一般的地位与影响力。

景泰蓝的发展史

“珍珠串,景泰蓝,玉器玲珑看不完”,说的是一种泛着幽蓝光芒的器物。它有玉石一样的温润,珠宝一样的光泽,瓷器般的细腻,金银般的灿烂。它,就是工艺美术四大花旦之一——景泰蓝。

非遗博物馆馆藏 《故宫历代景泰蓝传世六珍》

起源

现在比较公认的就是景泰蓝是在元朝从西域等地传入中国的一种精美手工艺品,景泰蓝传入中土之后,迅速的和国内文化融合发展,而形成了一种与传入时完全不一样的新型工艺品。在明朝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并且被当时的皇帝规定只有皇家才可以制作和使用。景泰蓝就这样开始了它注定不平凡的皇家御用的身份。

晚清陈浏的《陶雅》记载得最明确:“范铜为质,嵌以铜丝,花纹空洞,杂填彩釉,昔谓之景泰蓝,今谓之珐琅。

那么它为什么叫景泰蓝,而不叫景泰绿、景泰红、景泰黄呢?这是因为掐丝珐琅以蓝色基调为主。

发展

景泰蓝又叫做铜胎掐丝珐琅,俗名珐蓝,又称嵌珐琅,是用细扁铜丝做线条,在铜制的胎上捏出各种图案花纹,再将五彩珐琅点填在花纹内,经烧制、磨平镀金而成,外观晶莹润泽,鲜艳夺目。景泰蓝作为中国著名的特种金属工艺之一,有着“奇宝烧”的美称,制作工艺极为复杂,被称为国宝京粹。春秋时已有此技术,到明代景泰年间制作最为精美而著名,故称“景泰蓝”。

明代

明代景泰蓝的造型大都为器皿,多数为历代陶瓷及青铜器的传统造型。其装饰纹样以大明莲为主,也有少数串联花卉和青铜器纹样变形的装饰,其色彩以二蓝(湖蓝)为主色调,配以少量红、白、绿、黄等色。色调统一、讲究、装饰得体,装饰铜活造型优美,粗细结合,重点突出。景泰蓝工艺成熟朝,以其绚丽多彩、富有民族气息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清代

清代的景泰蓝工艺比明代有提高,胎薄,掐丝细,彩釉也比明代要鲜艳,并且无砂眼,花纹图案繁复多样,但不及明代的文饰生动,镀金部分金水较薄,但金色很漂亮,基本上清代景泰蓝的巅峰就在康雍乾三朝,乾隆时期是景泰蓝的又一个高峰,现今流传下来的景泰蓝也绝大部分都是这三朝的。

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景泰蓝开始走入民间。此时北京、扬州、广州等地都有一些民间作坊生产景泰蓝。经营景泰蓝的商号有老天利、德兴成、宝华生、静远堂等等,都非常有名。晚清至民国时期景泰蓝的特征非常明显,它的胎一般都非常薄,一掂,很轻。老的景泰蓝则很重。但是,此时的掐丝掐得非常细腻,这是用工艺来弥补材料的不足。不可能使那么多铜了,但可以用细腻的纹饰来弥补。

建国以后

建国后,景泰蓝艺人的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专业技术人员的不断充实,有效的提高了从业队伍的综合素质。同时还仿制了适合于景泰蓝制作的精美的古代文物,如金银错的豆、壶、瓷器中的凤头扁壶、背壶等。这一新的尝试获得了很好的效果,既保持了原物的古雅之风,又丰富了景泰蓝的品种。

在20世纪70年代设计制作了历史上少有的大型《狮子炉》、《亭子炉》、《狮子滚绣球大盘》、《孔雀壶》等产品。

景泰蓝是以北京市为主的传统工艺,是北京工艺品四大名旦之一,同时还是燕京八绝之首,又称为珐琅、佛郎、法蓝。景泰蓝在明清期间发展到巅峰期,并于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文遗产名录。

工艺制作流程

景泰蓝

景泰蓝,是一种传统的手工艺品,发展史已经有百年。制作景泰蓝的工艺水平也在不断的进步。然而,如今的景泰蓝,仍不能进行大规模的制作生产,这与它们精密的制作工艺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景泰蓝的工艺制作流程究竟是怎样的呢?

景泰蓝的制作工序大致分制胎、掐丝、烧焊、点蓝、烧蓝、磨光、镀金7道,小的流程共有108道。而每一道小流程,又分为很多细节。

 器物有魂魄。每一件器物,从设计到制作,到反复的点蓝、烧制,都需要匠人极致的付出。

 掐丝,是把扁铜丝按照图纸的花纹,用镊子掰成一段段弧形,然后用白芨糊,一点点粘在做好的铜胎上。这是景泰蓝工艺,最“魔幻”的一道。 老艺人们将技艺总结成口诀传授:“一个刻儿月季花,两个刻儿牡丹花”。不管是四季花开,还是龙头鹰爪,在拿捏之间都能活灵活现。

繁复的花纹,精细的工艺,是对人心力和体力的双重考验。毫厘之间的作品,却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时间。

 点蓝,是把各种颜料点涂在器物上。师傅们不仅要洗净双手,避免手上的油脂污染,还要屏息凝神,十二分专注。稍有不慎,就会“崩蓝”,前功尽弃。

一件成型的景泰蓝,掐丝如“白描”,经过反复三四遍的点蓝烧制后,便像一幅完整的水粉画了。

 炉内温度高达600度,极易灼伤。每一个步骤,都有着外人不可知的枯燥和危险。“如果不是真的爱这一行,是坚持不下来的。”

2006年,景泰蓝以其独特的历史地位与工艺价值,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说

 景泰蓝与景泰帝的故事

在这说一个有关于景泰蓝与景泰帝的故事的,在明朝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刺部落率军发难并俘虏了当时皇帝“朱祁镇”,后来大臣们便拥英宗皇帝的弟弟“朱祁钰”为帝,年号为“景泰”。你没看错,就是工艺品景泰蓝的景泰,这位皇帝最霸气的地方,便是倚仗着年号“景泰”的优势当了景泰蓝几个世纪的代言人,而且景泰蓝在此帝在位其间的发展达到了巅峰期。

因此便有很多的专家对此不服,凭什么你朱祁钰起个年号“景泰”就能让景泰蓝的发展达到空前的巅峰呢?而且当时内忧外患不断,国力又衰败不堪,在这样的环境下,对工艺要求非常高的景泰蓝反而得到空前的发展,不科学啊!对此不服的专家们,后来对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景泰年制”的珐琅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才发现很多景泰年间制作的景泰蓝,其器身不同部位的工艺与色彩都有所不同,通过进一步研究才知道,这是一种移花接木的方式而成的,因此,“景泰蓝”在“景泰”年间走向巅峰这一说法当然也是不准确的。这就是在工艺上不怎么靠谱的景泰帝的景泰蓝故事了。

《一帆风顺》

国礼

说到景泰蓝,人们首先会想到北京的故宫,因为在那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它显帝尊威严的皇家风范。除此之外,近几年景泰蓝还为大家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国礼。

【作品名称】《一帆风顺》景泰蓝

【创作大师】张同禄

【规格】高约39cm,长约48cm

 景泰蓝作品《一帆风顺》是由景泰蓝第一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精心制作。由于该件作品是张同禄大师一件新品,并且器形复杂,制作难度极高,因此在赠送俄罗斯总统时仅有一件,堪称孤品。以此表达中方的诚意;其型设计独特,打破传统的设计创意,展现我国独特的民族文化,为中俄传统友谊增添了一份特有的美感,必将鼓舞两国人民期盼永久和平的心灵!

细节品鉴

《一帆风顺》有着非常好的寓意,寓意着万事顺利、平平安安。

《一帆风顺》整体为船形,造型源于中国至尊图腾,在传统文化中,龙和凤是最尊贵的形象,也是中华民族吉祥的象征,一帆风顺国礼景泰蓝在设计上首次采用龙凤结合的形式以龙头为船首,龙尾为船尾,两者皆为錾刻工艺打造,龙首须发毕现,飞鬓扬鬃,气势非凡!

《一帆风顺》以凤翅为帆,以云纹为饰,松石、玛瑙一排镶嵌其上,宝石多达100多颗,富丽而不失灵动!

《一帆风顺》船身底部装饰海水青云纹,有乘风破浪,直上青云之意,船身四周有大颗松绿石、玛瑙相间围绕!

全手工打造盛世经典,开创性的以龙为船身、凤翅为帆,乘风破浪、激流勇进,真正赋予了宝船龙游大海、凤舞九天的神力,展现皇家艺术至尊风范,彰显张同禄大师古稀之年的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

藏品的意义

《一帆风顺》是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景泰蓝第一人张同禄大师倾情创作,反映了当代艺术家不拘于传统、勇于革新的时代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和凤是最尊贵的形象,也是自古以来最受崇拜的图腾。在此之前,龙、凤或是单独呈现,或是同时出现,从未结合在一起。此次张同禄大师以船为主题,将龙、凤完美融合,真正赋予了宝船龙游大海、凤舞九天的神力,尊贵不凡!!!

国之重器

2013年6月《喜凤瓶》作为国礼韩国总统。

《四海升平》景泰蓝赏瓶作为国礼送给各经济体领导人。

2015年9月《和平尊》作为国礼赠送给联合国,庆祝纪念联合国成立70周年。

2015年10月,景泰蓝《友谊之船》被作为国礼赠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2014年景泰蓝《天鹅瓶》入选国礼赠送给新西兰总理

PART

07中美国礼《如意尊》

2017年4月,中美在佛罗里达州举行会晤,并赠送给美国总统一件景泰蓝和内画结合国礼《如意尊》

2017年1月18日中国向联合国日内瓦总部赠送《盛世欢歌》景泰蓝瓶。

《四海同心》

《和合宝鼎·共襄盛事》

2022中哈友好·中乌和美

2022年9月14日至16日,国家主席应邀对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并赠送了国礼《中哈友好》景奉蓝内画尊、景泰蓝摆件《和美画卷》。

景泰蓝欣赏

张同禄大师创作的《座龙花薰》

张同禄1998年作品《祥龙晋宝》

身为曾经的“宫廷艺术”,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已不仅仅是精美器物的代名词,更代表着一项珍稀工艺所凝聚的智慧与美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景泰蓝鉴别的基本常识
中国蓝”起源至今是个谜
精品明清景泰蓝欣赏
精品景泰蓝推荐
精美绝伦,精品景泰蓝,高清图!
国粹景泰蓝,也在北京留下了地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