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山水的人,也成了山水的一部分

山水画,不是只有山水,还有古木浮云飞瀑,还有舟船村落人物。人们喜欢把山水中的各种辅助细节,称为“点景”。

顾名思义,再美的山水,也需要点缀衬托才显得出众。随着点景人物的出现,为画面增添了无尽韵味。

也许有人会反驳,明末董其昌的山水画几乎没有任何人物出现,他同样可以统领画坛。

有没有想过,画坛只有一位董其昌,他的成功无法复制。当大部分画家都画点景人物的时候,说明山水和人物,依然具有互相依存的关系。

翟继昌 湖山拥翠

清代画家喜欢描绘山居题材的作品,用画中人增加画面生趣,让作品与欣赏者之间更容易产生共鸣。

宋代画家说,一幅好的山水画要具有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特征。这实际上在说,好的作品要有代入感,让人觉得可以走入画中。

清代画家通过点景人物,让宋人的绘画理念继续发扬光大。看翟继昌的《湖山拥翠》,会有一种祥和美好的感觉。

这种感觉来自于画中人悠闲洒脱的生活状态。水阁里面的读书人和蓬船上的游人四目交汇,似乎在分享乐山乐水的惬意。

董邦达 携琴访友

点景人物,可以笔墨简单,但不能笔墨草率。整体刻画只用寥寥数笔,线条常用重墨勾画,形体动作保持稳重大方。

这样描绘,点景人物相当醒目,又不会喧宾夺主,争抢了山水的风采。画点景人物,有一个规律。画中人,是山水画的一部分,不是山水画的主体。

比如这幅董邦达的《携琴访友》,人物没有画出五官。表情和五官有关,董邦达为什么不画呢?

因为他知道,人们看到这幅画就能体会到作品的主旨。山水画中的气韵,山水画中的意境,让人们看到了超逸脱俗的精神世界。

陈崇光 王维诗意图

点景人物,即便画出五官,也要尽量保持神情肃穆。陈崇光画过一幅《王维诗意图》,点景人物有了眼鼻口。

画中的情境是,王维拜访山中好友,不料好友外出未归。王维没有觉得遗憾,反而被眼前的景色吸引。

他开玩笑地说了一句,“看竹何须问主人”。见不到好友没关系,隔着门扉欣赏一下好友宅院里的竹子,一样可以让人开心。

王维写诗的时候,描绘了文人雅士洒脱风流的态度。陈崇光画诗意图的时候,王维成了整幅画的一部分。看山水景色的人,成了山水画的一部分,这就是点景人物的魅力。

戴熙 湖山清夏

《湖山清夏》让人忘记暑热,《游赤壁》让人难忘苏轼。忘与不忘,都可以托付给自然山水。无法说出的言语,就留在画中,让点景人物帮助传达。

很多微妙的感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谓的“意”,就是山水画的气韵。有了点景人物,让“意会”的过程更加有效,人们可以准确领会其中的感受。

黄山寿 游赤壁

看山水画,先看有没有点景人物。如果有,会更容易理解画家的表达方式,会更容易领会画家的内心感受。毕竟,有了人的参与,自然山水也变得多情起来。

拓展阅读

你喜欢什么样的山水,取决于你的心境

花鸟画四条屏,暗含四季更替、岁月轮回

他们都爱平淡天真,两幅《仿黄公望山水》

描绘秋日山水,近代画家和清代画家有什么异同

妙笔绘制苍润山水,陆治《青山水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顾盼有情,以点景人物的视角欣赏山水画
顾绍骅编辑 中国画知识普及版 第三篇 隋唐绘画概况
都有哪些山水画大师?
中国古代艺术系列--[吴道子/尉迟乙僧/王维/阎立本/李思训/张璪/顾恺之/张僧繇/陆探微/曹不兴/展子虔/张萱/周昉/荆浩/关仝]
中国美术史(六十九)-----山水画的兴起和同时的其他画家
最有气味的山水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