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在中国大陆拍到 900 种鸟(鹦形目)
鹦鹉们色彩艳丽,已经自然 AI 深度训练 8000 多万年了,再傻也有智力了吧,所以感觉它们很聪明,确实也如此。
看它们的嘴型,这家伙是吃植物的花蜜、浆果和种子的,所以对种植业有相当的危害,如果 10 年前在盈江县城边上的田里见过花头鹦鹉绯胸鹦鹉吃玉米,就知道现在为啥都不种玉米(两脚兽喜欢吃嫩玉米的,鹦鹉也喜欢,片刻功夫就糟蹋一大片,要吃就一颗吃完别浪费啊,可惜道理听不懂的),而种蔬菜了(没有好吃的,它们也很少再来了)。
与种植业无关,喜欢鹦鹉;从事种植业,讨厌死鹦鹉了。世界就是如此,对立而统一。
鹦鹉广泛分布于非洲、美洲、大洋洲和东南亚,种类数量众多。在鸟纲中,鹦形目(Psittaciformes)显然是个巨大的分类元,目、总科、科、亚科、族、属、种、亚种等各级分类单元(就是进化树上的分支,树根就是目,树叶就是亚种)占满了。
至今,似乎鸟类学家们在鹦鹉们的分类框架上达成了共识,但在属级依旧争论不休,更别提啥种级和亚种级了,好多鹦鹉还没有参与过一次分子遗传研究呢。

上表来自 Leo Joseph 等五人 2012 年发表在 Zootaxa 上的《 A revised nomenclature and classification for family-group taxa of parrots( Psittaciformes )》,其科级系统发育树如下所示:

中国共分布有 10 种是原产地鹦鹉,属于长尾鹦鹉科( Psittaculidae )的鹦鹉属( Psittacula )和蓝腰鹦鹉属( Psittinus )、短尾鹦鹉属( Loriculus )。

另有 2 种是圈养逃逸后在野外形成的种群,凤头鹦鹉科( Cacatuidae )凤头鹦鹉属( Cacatua )的小葵花鹦鹉Cacatua sulphurea )和长尾鹦鹉科( Psittaculidae )澳吸蜜鹦鹉属( Trichoglossus )的椰果鹦鹉( Trichoglossus haematodus )。

2018 年,Adam Dawid Urantowka 等八人在 MolBiolEvol. 上发表《 New insight into parrots' mitogenomes indicates that their ancestor contained a duplicated region 》,下图长尾鹦鹉科的亚科、属级系统发育树来自该论文。
红色虚线部分来自 Michael P. Braun 等八人 2019 年在 Zootaxa 上发表《 A molecular phylogeny of the genus Psittacula sensu lato(Aves:Psittaciformes: PsittacidaePsittaculaPsittinus,TanygnathusMascarinus )with taxonomic implications 》。

2012 年,S. Kundu 等四人在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上发表《 The evolution of the Indian Ocean parrots( Psittaciformes ):Extinction,adaptive radiation and eustacy 》。

2015 年,Hazel Jackson 等五人在 IBIS 上发表《 Micro-evolutionary diversification among Indian Ocean parrots: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in phylogenetic diversity as a consequence of extinction and invasion 》。

Braun(2019)认为鹦鹉属( Psittacula )是并系的,因此拆分了它,同时以下图给出这些鹦鹉形态学上的差异:
其拆分结果得到了 HBW/BirdLife、IUCN 的认可,但没有获得 Clements/eBird 和 IOC 的认可。
由 Braun 命名的新属喜山鹦鹉属Himalayapsitta )包括 4 个种:

01、花头鹦鹉

种群规模未知,近几十年以来,其范围内的总体丰度似乎大幅下降(Collar & Kirwan 2017)。

2 个亚种的 juneae 罕见于广西南部和广东雷州半岛,季节性局部常见于云南盈江。

栖息于低山森林地带、次要林区、林地、农地、丘陵、和部被开垦过的地区、干燥以及潮湿的热带草原,通常成对活动,寻觅种子、水果、花朵、坚果、花粉、植物嫩芽和树叶嫩芽、谷物农作物。

02、青头鹦鹉

单型种,种群规模未知,在其分布区域内,一般常见(del Hoyo 等人 1997)。

漂鸟于藏南地区(西藏聂拉木县樟木镇)。

栖息于于山谷雨林、山坡疏林的阔叶林上、山林边缘地带,寻觅寻觅种子、水果、花朵、坚果、花粉、植物嫩芽和树叶嫩芽、谷物农作物。

03、灰头鹦鹉

单型种,在其分布区域内,局部常见,但不常见于中国(del Hoyo 等人 1997)。

分布于云南西南部,2022 年夏季常见于腾冲十里荷花的周边山村。

栖息于橡木、西洋杉以及松木林区、开阔林地、生长高大树木的农耕区,成群活动,寻觅种子、浆果、坚果、水果、花朵、嫩叶、植物嫩芽。

Palaeornis 属是由 Vigors(1825年)命名的,现在包含 2 个种,(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安达曼群岛和东南亚)亚历山大鹦鹉( Palaeornis eupatria )和已灭绝的(分布于塞舍尔群岛)塞席尔绿鹦鹉( Palaeornis wardi )。

Jackson(2015)的分析,Palaeornis wardi 嵌套在 Palaeornis eupatria 的亚种之间,但 Kundu(2012)和 Braun(2019)的分析没有如此。

04、亚历山大鹦鹉

种群规模未知,在其分布区域内,局部常见(IUCN 2016)。

5 个亚种中的 avensis 季节性常见于云南盈江,海南三亚春节前后出现的鹦鹉来自哪里不知道。

栖息于低山各种干燥与潮湿的地方,包括森林、农作物区、红树林、椰子园,成小群活动,植物种子、花、嫩芽、花蜜、水果、谷类及蔬菜。

红颈绿鹦鹉( Alexandrinus )属分布于非洲、印度洋、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红色部分是根据 Jackson(2015)和 Kundu(2012)的论文补充的。

已灭绝的牛顿鹦鹉( Alexandrinus exsul )和毛里求斯鹦鹉( Alexandrinus eques )嵌套在红颈绿鹦鹉 Alexandrinus krameri )中,为了避免红颈绿鹦鹉是并系的,需要将非洲的红颈绿鹦鹉分类群和亚洲的分类群拆分成 Alexandrinus krameriAlexandrinus manillensis  两个物种,在西班牙和德国观察到 karmeriborealis 之间存在生殖隔离(非洲的去挑逗亚洲的,亚洲的根本不理非洲的

),但 HBW/BirdLife、IUCN 还没有接受这样的拆分。

05、红颈绿鹦鹉

种群规模未知,在其分布区域内,普遍甚常见(del Hoyo 等人1997年)。

4 个亚种中的 borealis 漂鸟于云南西部,台湾和香港属于引种或逃逸后的野化种群。

栖息于山麓开阔的疏林地带以及村庄、农田和乡村,成小群活动,寻觅果实与种子、谷物和其他灌木浆果、花朵、花蜜。

蓝腰短尾鹦鹉属( Psittinus )原来只有蓝腰短尾鹦鹉( Psittinus cyanurus  1 个种,后来从蓝腰短尾鹦鹉中拆分出了锡米卢鹦鹉Psittinus abbotti )。

06 、蓝腰短尾鹦鹉

2 个亚种,种群规模未知,但估计超过 10 万只(Juniper & Parr 1998)。

迷鸟于云南腾冲来凤山、普洱菜阳河保护区。

关于长尾鹦鹉属(Belocercus),Braun(2019)写道:

Several subspecies exist within the B. longicauda complex, and further investigation is required to resolve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and taxonomy of Belocercus, which shares a common ancestor with Psittacula s.s. Based on its unclear phylogenetic position, with low support values, and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from this clade, however, we regard it as a separate genus。

译文:复合体长尾鹦鹉Belocercus longicauda)有多个亚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解决 Belocercus 的进化史和分类学问题,它与于原鹦鹉属(Psittacula)剩余的其它物种有共同的祖先,然而,基于其系统发育位置不明确、支持值低以及与该支序的形态差异,我们将其视为一个单独的属。

然而,Jackson(2015)的分析结果却是这样的,Kundu(2012)与之类似:

这些鹦鹉之间的形态存在较大的差异,很难将其归为一个物种,如果保持单系的话,长尾鹦鹉应被拆分成两个物种,而绯胸鹦鹉也应拆分成三个物种,只是现在还没有任何鸟种名录接受这样的拆分,因为上述研究并没有覆盖全部的亚种。

07、长尾鹦鹉

5 个亚种,种群规模未知,常见于婆罗洲南部和东北部(S.Myers 2016),局部常见于苏门答腊和马来西亚半岛,常见于文莱、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和新加坡(D.L.Yong 2016,del Hoyo 1997)。

洋鬼子留给中国人的观鸟手册里说中国大陆有这鸟,但没有官方的确凿记录。

08、大紫胸鹦鹉(德拜鹦鹉、四川鹦鹉)

单型种,种群规模未知,甚常见(del Hoyo 1997)。

局部甚常见于云南普洱芒坝、四川木里等地。

栖息于干燥及半干燥的地区,热带的低纬度森林地带,充满棘丛和树木的平原、以及松木山林区,成群活动,寻觅种子、浆果、水果、坚果、昆虫。

09、绯胸鹦鹉

种群规模未知,在其分布区域内,普遍常见(del Hoyo 等人 1997)。

8 个亚种种的 fasciata 局部常见于中西藏(米林、朗县)、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广西(西部、南部)和海南。

栖息于低地的各种开阔林区、山麓丘陵,成群活动,寻觅浆果、坚果等果实以及种子、花蜜、嫩枝和幼芽、谷物和昆虫。

短尾鹦鹉属( Loriculus )属于 Agapornithinae 亚科(在鹦鹉总科进化分支的长尾鹦鹉科中,属于较小的一科),下面的系统发育树来自 Erin E. Schirtzinger 等 11 人 2012 年发表在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上的《 Multiple independent origins of mitochondrial control region duplications in the order Psittaciformes 》的局部片段,鸟类学家还没有对短尾鹦鹉属( Loriculus )进行过全面的研究,仅有少量种散落在一些论文中。

10 短尾鹦鹉

种群规模未知,在中国极为罕见,在其他地方普遍常见(del Hoyo 等人 1997)。

2 个亚种中的 vernalis 罕见于云南西南部(西蒙)。

栖息于森林边缘、树木繁茂的地区、次生林、果园和椰子种植园,小群活动,寻觅花蜜和鲜花。

圈养的椰果鹦鹉Trichoglossus haematodus )和小葵花鹦鹉()在香港逃逸后,形成小规模的野外种群,现今香港野外是否还有,不知道!去过香港 N 次,从来没有在郊野见到过鹦鹉。

澳吸蜜鹦鹉属( Trichoglossus )于长尾鹦鹉科 Lorinae亚科,该亚科的系统发育树来自 Urantowka(2018)的论文,红色部分来自 Brian Tilston Smith 等四人 2020 年发表在 Genome Biol. Evol 上的《 Uneven Missing Data Skew Phylogenomic Relationships within the Lories and Lorikeets 》。

澳吸蜜鹦鹉属( Trichoglossus )的系统发育树来自 Smith2020)的论文。

椰果鹦鹉可能是个复合体。

11、椰果鹦鹉(椰果彩虹鹦鹉)

8 个亚种,种群规模未知,常见于新几内亚及其周边岛屿上(del Hoyo 等人 1997)。

分布于香港的椰果鹦鹉是逃逸后形成的野化种群。

小葵花鹦鹉属( Cacatua )属于凤头鹦鹉科( Cacatuidae ),其系统发育树来自 Urantowka(2018)的论文。

12、小葵花鹦鹉(小葵花凤头鹦鹉)
6 个亚种,野外种群规模上限估计为 2000 只成年鸟(IUCN 2021)。
分布于香港的小葵花鹦鹉是逃逸后形成的野化种群。
鹦形目鸟类拍摄难易程度:

长尾鹦鹉:老外忽悠你的,中国大陆根本没有,★★★★★。

蓝腰短尾鹦鹉:迷鸟,★★★★★。

红领绿鹦鹉、青头鹦鹉:漂鸟,★★★★★。

红领绿鹦鹉:漂鸟,★★★★★。

短尾鹦鹉:甚罕见,★★★。

花头鹦鹉:不多,盈江季节性,★★★。

灰头鹦鹉:不常见,腾冲夏季,

亚历山大鹦鹉:盈江季节性,★★

大紫胸鹦鹉:去芒坝,早上被鹦鹉的叫声吵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十大现代兵书
1978年我回家相亲,却被相亲对象伤自尊,后来我考上军校副团转业
孤独,是人生常态
高质量的自学网站,技能知识类,应有尽有,快收藏起来。
想越过越好必须掌握的九条心计,九条人性潜规则!
摄影:2023年的这场暴雪(6)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