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在中国大陆拍到 900 种鸟(鹰形目 1-修订)

鹰形目(Accipotriformes )曾长期被视作隼形目(Falconifromes )的一个亚科。

2015 年,Richard O. Prum 等七位学者在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上发表《 A Comprehensive Phylogeny of Birds(Aves)using Targeted Next Generation DNA Sequencing 》,认为鹰形目Accipotriformes )是 Telluraves 核心陆鸟分支的基础成员。

上图来自 Michael Wink、Theodor C. H. Cole 和 Theodor C. H. Cole(2020 )年以《 TREE OF BIRDS – Avian Phylogeny(Neornithes, Aves), Systematics,Classification,Features 》为题发布的海报。

Heiner Kuhl 等九位学者 2021 年在 MBEMol. Biol. Evol.)上发表《 An Unbiased Molecular Approach Using 30 -UTRs Resolves the Avian Family-Level Tree of Life 》。

Richard O. Prum 等人(2015)和 Heiner Kuhl 等人(2021)者均认为鹰形目Accipotriformes )的科级结构如下图所示:

西半球的一些鸟类学者认为美洲鹫科(Cathartidae )不属于鹰形目Accitrifromes ,应该属于美洲鹫目(Cathartiformes )。

01、鹗

种群规模上限 120 万只成年鸟(IUCN 2021)。

4 个亚种中的 haliaetus 常见于中国各地。

栖息于湖泊、河流、海岸或开阔地带,寻觅鱼类、蛙、蜥蜴、小型鸟类。

鹰科(Accipitridae )的亚科级系统发育树来自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8)出版的电子书《 Birds of Prey Biology and conservation in the XXI century 》,作者是 D. P. Mindell、J. Fuchs 和 J. A. Johnson。

基于对鹰科(Accipitridae )已有 DNA 数据的全面分析,原来鹰属(Accipiter )会有较大范围的调整,其中凤头鹰(Accipiter trivirgatus )、苏拉凤头鹰(Accipiter griseiceps)属于更高级的进化分支 Lophospizinae 参阅 George Sangster 等六位学者 2021 年发表在 Vertebrate Zoology 上的《 A new genus for the tiny hawk Accipiter superciliosus and semicollared hawk A. collaris (Aves:Accipitridae), with comments on the generic name for the crested goshawk A. trivirgatus and Sulawesi goshawk A. griseiceps 》和 Floris C. Breman 等六位学者 2012 年发表在 J. Ornithol 上的《 DNA barcoding and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 in Accipiter Brisson, 1760 (Aves, FalconiformesAccipitridae)with a focus on African and Eurasian representatives 》。

种群规模未知,估计数万只。
11 个亚种中的 formosae 在台湾,indicus 分布于中国南方各地,常见。
栖息于针阔混交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及马尾松林,多单独活动,寻觅蛙类、蜥蜴、鼠类及昆虫、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
白尾鸢亚科(Elaninae )的系统发育树来自《 Old and Cosmopolite: Molecular Phylogeny of Tropical–Subtropical Kites(Aves: Elaninae) with Taxonomic Implications 》,由 Ivan J. Starikov 和 Michael Wink(2020)年发表在 MDPI 旗下的 Diversity 上。

02、黑翅鸢

种群规模未知。

4 个亚种中的 vociferus 不常见于云南,华南及福建东南部。

栖息于平原地区开阔且具树木和灌丛的疏林、草地、湿地,寻觅大型昆虫、啮齿类、小鸟。

胡鹫亚科(Gypaetinae)的系统发育树来自 Mindell(2018)年的电子书。

03、胡兀鹫

种群规模上限 1 万只(IUCN 2021)

2 个亚种中的 barbatus 局部常见于青藏高原中北部

栖息于高山裸岩地区,寻觅大型动物腐尸和骨头、鼠类和野兔。

04、白兀鹫

单型种,种群规模上限 5.4 万只(IUCN 2021)。

迷鸟于新疆喀什乌恰县。

蜂鹰亚科(Perninae )的系统发育树来自 Mindell(2018)年的电子书,参考了 A. Gamauf & E. Haring(2005)年发表在 Zool. Med. Leiden 上的《 Phylogeny of Old World PerninaeAccipitridae )based on mitochondrial DNA sequences 》。

鹃隼属(Aviceda )被打乱了,不过作者也说:We also found Aviceda to be non-monophyletic 。However,the relevant support levels are low,and the Aviceda taxa do not share loci in our supermatrix。Hence,Aviceda non-monophyly may stem from methodological biases,and we do not recommend taxonomic changes before a more comprehensive phylogenetic survey of this genus is made。

我们也发现鹃隼属是非单系的。然而相关的支持水平较低,鹃隼属分类群在我们的超级矩阵中不共享基因座。因此非单系鹃隼可能源于方法上的偏见,在对该属进行更全面的系统发育调查之前,我们不建议在分类学上发生变化。知道,就是不做!!!

其它与鹃隼属(Aviceda )带点关系的研究,通常就覆盖一个物种,还有只覆盖其中的一种的亚种的,如果对形态学的分类如此相信,何必还要用分子遗传学来验证一次呢

一种新的(检测)方法被广泛接受并投入使用之前,需要验证,那么用于验证的东西必须是确定的,否则无法确认新的方法是对的,对吧?!

05、鹃头蜂鹰

单型种,种群规模上限 43 万只成年鸟(IUCN 2021)。

罕见于新疆北部。

栖息于不同海拔高度的阔叶林针叶林混交林中,主要寻觅黄蜂、胡蜂、蜜蜂和其他蜂类,也寻觅其他昆虫小型蛇类、蜥蜴、蛙、小型哺乳动物、鼠类、鸟、鸟卵和幼鸟。

06、凤头蜂鹰

种群规模上限 100 万只(Ferguson-Lees & Christie 2001)。

4 个亚种中的 ruficollis 是罕见于云南和四川的留鸟;orientalis 繁殖于东北,迁徙时途经各地,在农历 9 月下旬,各种拟态(拟蛇雕、拟普通鵟、拟凤头鹰等)的凤头蜂鹰经广西北海冠头岭向南迁徙。

栖息于阔叶林、针叶林和混交林的林缘,寻觅黄蜂等蜂类的蜂蜜、蜂蜡和幼虫、昆虫和小型动物。

07、褐冠鹃隼

08、黑冠鹃隼

种群规模上限 5 万只(IUCN 2021)。

3 个亚种中的 syama 分布于南方各地;leuphotes 分布于四川、云南和海南。

栖居于丘陵、山地或平原森林,寻觅昆虫、蜥蜴、蝙蝠、鼠类和蛙等小型脊椎动物。

蛇雕亚科(Circaetinae )的系统发育树来自 Mindell(2018)年的电子书,缺少一些物种。

蛇雕属(Spilornis )下有很多物种都是从蛇雕(Spilornis cheela )的亚种中拆分出来的,一些还存在争议,有争议才更需要用不同的手段进行研究嘛,可惜鲜有人去做,或许是宏观的大框架更能青史留名吧(格局要大

),毕竟细节只是局部。

09、蛇雕

种群规模未知,普遍常见,局部罕见(del Hoyo 等人 1992)。

21 个亚种中的 burmanicus 在中国西南地区;hoya 在台湾;rutherfordi 在海南岛;ricketti 在长江以南地区。

栖息于针阔混交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及马尾松林,喜单独或成对活动,寻觅蛇类、其他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小型鸟类、小型哺乳动物。

10、短趾雕

种群规模上限 10 万只成年鸟(IUCN 2021)。

2 个亚种中的 gallicus 繁殖于新疆,数量稀少,甚罕见。

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有稀疏树木的开阔地区,寻觅蛇类、蜥蜴类、蛙类以及小型鸟类、小型啮齿动物如野兔、野鼠。

鹰形目(1)鸟类拍摄难易程度:

白兀鹫:迷鸟于南疆,★★★★★。

鹃头蜂鹰:在新疆等同于漂鸟或迷鸟,★★★。

短趾雕:稀少,★★★。

黑翅鸢:遇见就常见,没遇见就罕见,南方相对更容易些,★。

凤头蜂鹰、蛇雕:高空肚皮版算摄影作品的话,农历9月的冠头岭,肯定见到,★。

胡兀鹫:见到就甚常见啦,没有见就是自己人品太差啦,★。

褐冠鹃隼:夏季去广西的弄岗,★。

鄂、黑冠鹃隼:挺菜的,但我自己都没有拍毕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纪录片《祝贺》,1957年毛主席访问苏联
王朝更迭的真相,细思极恐
杜甫七律《狂夫》读记
初中数学50种辅助线
广东75岁老人摔倒,无人敢扶,急得大喊:我不讹人,公交师傅好心送医,却成凶手
搞笑段子:相亲时遇到了一个抠门男人,把女同事给整懵了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