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在中国大陆拍到 900 种鸟(鹎科)

如果您已阅读过《如何在中国拍到 900 种鸟(04)》,可略过此文,本文除增加了鹎科的系统发育树外,还增加了对鹎科菜鸟的介绍。

为啥要登山?因为山就在那里。

为啥要拍鸟?因为鸟就在那里呗。

今年因为拍鸟而伤害鸟的事出了不少,因此诱拍在鸟圈引起一些争议,塘拍(诱拍)的利弊也有专业学者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结论是有利有弊。

这个世界既不是白色,也不是黑色,而是灰色的,至于灰度看你站在哪个角度。而所谓站在哪个角度,主要看个人的心态。

看过不少争议诱拍的文章,就我个人看,这些文章很少涉及个人的心态问题。

如果纯粹就是喜欢,无欲拍鸟或者观鸟,我相信无师自通——绝不会因为观鸟或者拍鸟而去伤害鸟,但是如果只是把鸟看作自己渴望成名的摄影作品中的模特的话,那别人说啥都没用!!!

两脚兽是群居动物的一种,群居具有一种天然的需求,就是刷存在感来体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嘛,通过获得一张广泛认同的所谓精彩的鸟片来刷存在感,那就是一些拍鸟人的刚需了

刚拍鸟时,我也是鸟塘的常客,通过观察学习,自己也学会了用食物或者鸣叫声来引诱鸟儿现身,开始也是不知道或者不管的掌握,肆无忌惮,包括后来的音诱也是如此。后来没有人劝,也自觉掌握了,为何?因为我拍鸟种,目标达成就OK,不会翻来覆去去追求一张所谓精彩的片子。

拍鸟乐趣是啥?以前文章说过,就是在不确定性中去收获一个惊喜,其实和钓鱼一样的,而这种愉悦的感觉上瘾后,自然就不喜欢塘拍了,塘拍本质就是打卡嘛,打卡是小毛孩才喜欢的嘛。

去网红地打卡本质就是得瑟自己有时间、有点闲钱嘛,有啥技术含量?但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因为自己拍鸟种,一些鸟不蹲塘几乎拍不到,所以还不得不去蹲塘。

IOC V13.1 的鹎科(Pycnonotidae)鸟种名录基本还沿用 Subir B. Shakya 等人 2017 年的研究成果。

这个叫 Subir B. Shakya 的家伙究竟研究出了啥呢,找他的论文来看呗,原来是(2017)发表在 IBIS 上的《 The phylogeny of the world’s bulbuls(Pycnonotidae) inferred using a supermatrix approach 》,其中的鹎科系统发育树被 IOC 采用了,还有更新的吗?继续找。

《 Phylogeny identifies multiple colonisation events and Miocene aridification as drivers of South Asian bulbul (Passeriformes: Pycnonotidae) diversification 》由 Ashish Jha 等 4 人 2021 年发表在 Organisms Diversity & Evolution 上,两篇论文的研究方向不同,但都包含鹎科的系统发育树,也是研究方向不同,所以当构建树遇到问题(系统发育树不是二叉树)时,调整目的不同,最后树有差异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本文的鹎科系统发育树是根据上述两篇论文合并而来的。

冠鹎属Alophoixus)有 8 个种,中国仅有 2 种分布。

01、白喉冠鹎

在其分布范围的大部分地区都很常见,在中国南部和海南也很常见(del Hoyo等人 2005)。

7 个亚种中的 pallidus 分布于海南岛,henrici 分布于中国西南部。

栖息于低山丘陵阔叶林次生林、常绿阔叶林、季雨林雨林中,寻觅植物种子和昆虫。

02、黄腹冠鹎

普遍常见,但在中国南方罕见(del Hoyo 等人 2005)。

2 个亚种中的 laveolus 分布于西藏东南部至云南西南部,在盈江的鸟塘里很常见。

栖息于次生阔叶林、季雨林或沟谷林以及活动于乔木或灌木丛中,寻觅植物果实和昆虫。

纵纹绿鹎属Alcurus)有 2 个种,中国有 1 种分布。

03、纵纹绿鹎

广泛分布(del Hoyo等人 2005)。

3 个亚种中的 triatus 分布于西藏东南部至云南南部,paulus 于云南东南部。

由于很少食昆虫又主要活动于阔叶林的顶层,所以并不常见,在高黎贡山的鸟塘周围,偶见。

栖息于山地森林中,活动于沟谷阔叶林顶层,寻觅植物的果实和种子。

伊俄勒短脚鹎属Iole)有 7 个种,中国仅有 1 种分布。

04、灰眼短脚鹎

局部甚常见(del Hoyo等人 2005)。

5 个亚种中的 propinqua 在云南西南,aquilonis 在云南南部、东南部和广西,局部常见。

栖息于低山山脚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区的次生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灌丛和稀树草坡等较为开阔的疏林地区,寻觅植物种子和昆虫。

灰短脚鹎属Iole)有 5 个种,中国仅有 2 种分布。

06、灰短脚鹎

稀少到局部常见(del Hoyo 等人 2005)。

5 个亚种中的 flavala 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南坡经藏东南至云南西部(腾冲),bourdellei 于云南南部(普洱、瑞丽)。

不像其它鹎见到多是一群,而是一对,常见的局部包括普洱芒坝、瑞丽莫里雨林、腾冲来凤寺门口、盈江洪崩河个别鸟塘内。

栖息于山地和平坝的雨林、次生阔叶林、沟谷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或林缘,寻觅植物种子和昆虫。

07、栗背短脚鹎

普遍常见(del Hoyo等人 2005)。

2 个亚种中的 castanonotus 在海南岛,canipennis 在中国南方各地,中国的种群规模上限估计为 10 万对成年鸟(Brazil 2009)。

栖息于低山丘陵地区的次生阔叶林、林缘灌丛和稀树草坡灌丛及地边丛林中,寻觅植物种子和昆虫。

爱索斯短脚鹎属Ixos )有 5 个种,中国仅有 1 种分布。

08、绿翅短脚鹎

普遍常见,但罕见于孟加拉(del Hoyo等人 2005)。

10 个亚种的 mcclellandii 在藏南,holtii 在四川、贵州及华南,similis 在云南和海南,中国的种群规模上限估计为 1 万对成年鸟(Brazil 2009),常见。

栖息于低山次生阔叶林、混交林、松、杉针叶林以及也见于溪流河畔或村寨附近的竹林、杂木林丛中,寻觅植物种子和昆虫。

短脚鹎属Hypsipetes )有 19 个种,中国仅有 2 种分布。

09、黑短脚鹎

10 个亚种在中国均有分布,两个色型均甚常见。

中国大陆的种群规模上限估计为 10 万对成年鸟,而台湾的种群规模上限则可能高达 100 万对成年鸟(Brazil 2009)。

栖息于次生林、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及其林缘地带,寻觅植物的果实、种子和昆虫。

10、栗耳短角鹎

局部常见于韩国,常见于菲律宾(del Hoyo等人 2005)。

12 个亚种中的 amaurotis 冬季在渤海湾,nagamichii 留鸟于台湾兰屿。

栖息于低山阔叶林、混交林和林缘地带,寻觅植物果实和种子、昆虫。

黑头鹎属的分类有不小的争议,Ashish Jha 等人(2021)认为凤头褐鹎(Euptilotus eutilotus)、黑白鹎(Microtarsus melanoleucos )、黄垂肉鹎(Poliolophus urostictus)应该合并到黑头鹎属Brachypodius)。

Clements/eBird 和 IOC 有 4 个种,其中,安达曼鹎(Brachypodius fuscoflavescens )没有参与研究,而蓝肉垂鹎(Brachypodius nieuwenhuisii )是候选(鸟类学家对其知道的也不多)的种。

HBW/BirdLife 和 IUCN 的黑头鹎属有4 个种,安达曼鹎(Brachypodius fuscoflavescens )没有参与研究,而Pristimantis vilarsi 是候选(它目前拥有多个同义词)的种。

另外,Brachypodius melanocephalos 和  Brachypodius atriceps 是同物异名,前者被 IOC 和 Clements/eBird 所采用,而后者则被 HBW/BirdLife、IUCN 所采用。

11、黑头鹎

在其大部分范围内常见,但罕见于印度和中国西南部(del Hoyo等人 2005)。

4 个亚种中的 melanocephalos 罕见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

栖息于低山常绿阔叶林,也出没于次生阔叶林、溪流岸边、稀树灌丛和沟谷雨林,寻觅植物种子和昆虫。

黄鹎属Rubigula )有 5 个种,中国仅有 1 种分布。

12、黑冠黄鹎

普遍常见的(del Hoyo等人 2005)。

8 个亚种中的 flaviventris 在藏南和云南西南部,vantynei 在云南南部至广西南部,常见。

低地丘陵、沟谷阔叶林、常绿阔叶林或坝边林缘,喜林缘及次生林枝叶稠密的较高树木,寻觅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因很少吃昆虫,所以不下鸟塘。

雀嘴鹎Spizixos )有 2 个种,在中国均有分布。

13、凤头雀嘴鹎

常见于缅甸和泰国北部的高地,在中国不多(del Hoyo等人 2005)。

2 个亚种中的 ingrami 常见于云南百花岭的鸟塘、瑞丽山区。

栖息于山地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次生林林缘疏林、竹林、稀树灌丛和灌丛草地,寻觅昆虫和植物的种子。

14、领雀嘴鹎

2 个亚种中的 cinereicapillus 在台湾有 10 万对成年鸟,semitorques 在中国大陆也有 10 万对成年鸟(Brazil 2009),甚常见。

栖息于山地森林和林缘地带,尤其是溪边沟谷灌丛、稀树草坡、林缘疏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次生林,寻觅植物种子和昆虫。

鹎属Pycnonotus )有 32 个种,中国分布其中的 10 个种。

15、白头鹎

种群规模甚大(del Hoyo 等人 2005)。

4 个亚种中的 formosae 在台湾(种群规模上限高达 100 万对成年鸟),hainanus 在海南岛,sinensis 在大陆。

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的灌丛、草地、有零星树木的疏林荒坡、果园、村落、农田地边灌丛、次生林和竹林,寻觅植物种子和昆虫。

16、台湾鹎

单型种,种群规模上限 2 万只成年鸟(IUCN 2020),常见。

栖息于灌丛、次生林地、丘陵地、农耕地、林园和果园,寻觅植物果实、种子和昆虫。

17、白喉红臀鹎

局部甚常见del Hoyo 等人 2005)。

9 个亚种中的 chrysorrhoides 在福建、广东、江西,latouchei 在四川、贵州、云南、广西、湖南,resurrectus 在广东,常见。

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带的次生阔叶林、竹林、灌丛以及村寨、地边和路旁树上或小块丛林中,也见于沟谷、林缘季雨林雨林,寻觅昆虫和植物的种子。

18、黑喉红臀鹎

常见于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和孟加拉,但中国南部稀少(del Hoyo等人 2005)。

8 个亚种中的 stanfordi 局部常见于盈江、瑞丽。

栖息于海拔开阔的山坡或平坝的次生阔叶林、灌木草丛、村寨、庭园或村落附近,寻觅昆虫和植物的种子。

19、黄臀鹎

局部常见del Hoyo 等人 2005)。

2 个亚种中的 xanthorrhous 在西藏、云南、四川,andersoni 在中国中部和东南部。

栖息于中低山和山脚平坝与丘陵地区的次生阔叶林、栎林、混交林林缘地区,寻觅植物种子和昆虫。

20、白眉黄臀鹎

普遍常见del Hoyo 等人 2005)。

在中国属于迷鸟。

栖息在半开放的灌木丛中,寻觅植物的果实和种子。

21、红耳鹎

甚常见del Hoyo 等人 2005)。

9 个亚种中的 hainanensis 在海南岛,monticolus 在西藏东南部至云南南部,jocosus 在中国南部,常见。

栖息于低山和山脚丘陵地带的雨林、季雨林、常绿阔叶林等森林中,寻觅昆虫和植物的种子。

22、白颊鹎

单型种,常见或甚常见(del Hoyo等人 2005)。

在中国属于迷鸟或漂鸟,不时有鸟友在藏南(吉隆)拍到它。

栖息于喜马拉雅山麓的干热河谷旁的森林中,寻觅植物种子和昆虫。

23、黄绿鹎

局部甚常见(del Hoyo等人 2005)。

3 个亚种中的 vividus 常见于云南西南部和广西南部。

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次生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竹林和林缘地带,寻觅植物种子和昆虫。

24、纹喉鹎

局部常见,但罕见于中国云南南部(del Hoyo等人 2005)。

3 个亚种中的 eous 罕见于云南西双版纳。

栖息于低地常绿、落叶混交林、次生林及林缘,以及农田和人类居住环境附近的树丛和灌木丛内,寻觅昆虫和植物的种子。

鹎科(Pycnonotidae)鸟类拍摄难易程度:

白眉黄臀鹎:迷鸟,★★★★★。

白颊鹎:藏南的迷鸟或漂鸟,★★★。

鹎:仅限于西双版纳南部,稀少,★★★。

黑头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稀少★★★。

纵纹绿鹎:阔叶林冠层活动的,不常见,★。

灰短脚鹎:数量不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爱看
云南18种珍稀动物
[021]世界上最珍稀的鸟类大观__北椋鸟 原创汇编
(3630)百鸟园(46)
天下乌鸦 真的是一般黑吗?
兰州拍到的部分鸟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