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在中国大陆拍到 900 种鸟(鸦科下-修订)

松鸦属Garrulus )现在有 3 个种,但以后或许会有变化,尚未对黑头松鸦(G.lanceolatus )和琉球松鸦(G.lidthi )基于分子遗传学进行研究。

HBW/BirdLife 基于 Tobais 法则将松鸦拆分成松鸦、白脸松鸦和淡冠松鸦。

20、松鸦

种群规模上限为 6600 万只成年鸟(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5)。

26 个亚种中的 brandtiikansuensispekingensis 在中国有分布,常见。

栖息在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阔叶林,杂食性。

21、白脸松鸦

2 个亚种中的  leucotis 分布于云南西部和南部,较常见。

栖息在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阔叶林,杂食性。

22、淡冠松鸦

6 个亚种中的 sinensis 分布于中国南方,taivanus 分布于台湾, interstinctus 分布于西藏。

中国大陆的种群规模为 10 万对成年鸟,台湾的种群规模上限为 10 万对繁殖鸟(Brazil 2009),常见。

栖息在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阔叶林,杂食性。

地鸦属Podoces )包括 4 个物种,只有黑尾地鸦参与了分子遗传研究。
Ming MA (2011)在 Chinese Birds 上发表《 Status of the Xinjiang Ground Jay: population, breeding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 》。

23、黑尾地鸦

单型种,罕见于哈萨克斯坦,不常见于蒙古,在中国可能相对罕见(Madge & Burn 1993)。

栖息于稀疏的盐生灌木和半灌木内,杂食性。

24、白尾地鸦

单型种,种群规模估计为 4100 – 6700 对(Ming 2011)。

栖息于植被稀疏的沙质荒漠地区,杂食性。

25、里海地鸦

在原始沙漠中数量相对较多(Madge & Burn 1993)。

2 个亚种中的 ilensis 有鸟类学者认为可能出现在刚回归中国的西天山地区。

栖息环境和习性和白尾地鸦类似。

星鸦属Nucifraga )现有 3 个种,2006 年 HBW/BirdLife 基于 Tobais 法则将星鸦拆分成北星鸦和南星鸦。
2022 年,Jordi de Raad 等 12 位学者发表在 communications biology 上的《 Speciation and population divergence in a mutualistic seed dispersing bird 》证实了星鸦应拆分成北星鸦和南星鸦。

北美星鸦的祖先与星鸦复合体的祖先大约在 472 万年分化。

北星鸦的祖先则与大版星鸦的祖先大约在 232 万年前分化。

大斑星鸦与南星鸦的分化大约发生在 187 万年前

26、北星鸦

拆分后,还保留 N. c. caryocatactes、N. c. macrorhynchos(不常见于东北)、N. c.  japonica 和 N. c. rothschildi(常见于新疆西北部)等 4 个亚种。

种群规模上限为 1500 万只成年鸟(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5)。

中国的种群规模上限为 10 万对成年鸟(Brazil 2009)。

栖息于针叶林,寻觅、采集、存储松子。

27、南星鸦

拆分后,有 N. h. hemispila (常见于西藏)、N. h. interdicta (常见于华北)、N. h. macell(常见于西南) 和 N. c. owstoni(常见于台湾)等 4 个亚种。

估计中国大陆和台湾的种群规模上限均为 10 万对繁殖鸟(Brazil 2009)。

栖息于针叶林,寻觅、采集、存储松子。

28、大斑星鸦

单型种,鸟类学家对其种群规模知道的并不多。

在中国,仅分布与克什米尔相邻的地区。

栖息于拥有高大树木的森林,偶尔下地活动,主要寻觅植物的果实和种子。

寒鸦属Coloeus )寒鸦和达乌里寒鸦 2 个种。

IOC V13.1 中存在寒鸦属(Coloeus ),包括寒鸦和达乌里寒鸦 2 个种,在 HBW/BirdLife、Clenents/eBird 中均没有这个属(已合并到鸦属中) 。

鸦属Corvus )的系统发育树来自《 Brains, tools, innovation and biogeography in crows and ravens 》,由 Knud A Jønsson 等 3 位学者 2012 年发表在 BMC Evolutionary Biology 上。

29、寒鸦

种群规模上限 8500 只成年鸟(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5)。

4 个亚种中的 soemmerringii 常见于新疆西北部。

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带,尤以河流、林缘、农田、果园、村庄,杂食性。

30、达乌里寒鸦

单型种,局部甚常见(Madge & Burn 1993)。

中国的种群规模上限为 10 万对成年鸟(Brazil 2009)。

栖息于山地、丘陵、平原、农田、旷野,杂食性。

31、秃鼻乌鸦

种群规模上限 9500 万只成年鸟(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5)。

2 个亚种中的 frugilegus 分布于西部,pastinator 分布东部。

栖息于平原丘陵低山地形的耕作区,杂食性。

32、渡鸦

种群规模上限为 232 万只成年鸟(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5)。

11 个亚种中的 3 个在中国有分布,kamtschaticus 在东北,laurencei 在新疆西部,tibetanus 在青藏高原及相邻地区,局部常见。

栖息于沙漠、针叶林、海岸线、森树、苔原和草原,杂食性。

33、小嘴乌鸦

种群规模上限 1.15 亿只成年鸟(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15)。

在中国分布的是 2 个亚种中的 orientalis,甚常见。 

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带的疏林及林缘地带,杂食性。

34、白颈鸦

单型种,种群规模上限 1.5 万只(IUCN 2018)。

冬季的深圳湾,夏季的陕西西乡、湖北广水等地,局部常见。

栖息于开阔的农田、河滩和河湾等处,杂食性。

35、家鸦

数量非常丰富(Madge & Burn 1993)。

5 个亚种中的 insolens 分布于中国的西南部,局部常见。

栖息于疏林和林缘地带,杂食性。

36、大嘴乌鸦

很多鸟类学者认为大嘴乌鸦是个复合体,其多个亚种可能是独立种,有代鸟类学者进行更广泛的基因采样进行研究,目前仅 IOC 接受将 levaillantii 独立为丛林鸦( Corvus levaillantii),culminatus 独立为印度丛林鸦( Corvus culminatus)。

目前的复合体种群规模巨大,甚常见。

栖息于低山、平原和山地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次生杂木林、人工林等各种森林,杂食性。

37、冠小嘴乌鸦

冠小嘴乌鸦拆分自小嘴乌鸦,欧洲人因外观差异较大的缘故,普遍接受其是独立种(其实它们的基因几乎完全相同),由于与小嘴乌鸦存在相对频繁的杂交现象,因此一些学者(HBW/BirdLifeIUCN)不接受其为独立种。

5 个亚种中的 sharpii  迁徙时途经新疆西部。 

生境与习性与小嘴乌鸦相同。

38、丛林鸦

单型种,拆分自大嘴乌鸦,见于云南盈江。

与大嘴乌鸦生境和习性相同。

鸦科(Pycnonotidae)鸟类拍摄难易程度:

白尾地鸦:肯吃苦才拍的到,★★★★。

大斑星鸦:至少现在去不了,★★★。

北星鸦:不常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出一期最新重装系统教学 手把手教你安装
终于有人将儒释道三家精髓详细的总结出来!看完之后,知识大增
一个女人,心里有你,却不主动联系你,不外乎这3个原因
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你听说过几本?你知道是哪几本书吗?
没有送不出去的礼,只有不会送礼的人!
海参崴发达到了什么程度?25个事实告诉你,海参崴人的生活!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