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狂人摄影日记 实地拍摄篇

       实地拍摄是摄影作品从无到有的产生过程,无论我们进行怎样的后期调节和改变,前期拍出来的东西是固定的,视角是无法改变的。所以这个过程是一幅好的作品诞生的保证和基础。本章我们重点讲解实地拍摄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当我最近翻看一些过去的片子时,有一张与众不同的作品吸引了我的目光,一张讲述“出乎意料”的片子,我仍然能够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景,那是一个在朱砂湖拍日出的早晨。


我遇到了一个在同一场地拍片子的摄影师,应该说完全出于意外,我拍到了一个他在调整三脚架的画面,而这变成了我以后最喜欢的作品之一。这说明在摄影里,没有所谓的对与错,而要对出乎意料的事物报以敬意,对每一个画面中的元素进行评估,用你的摄影师的眼睛去发现,如此这般一个出乎意料的事物很可能成为你作品中的主角。


在这个样片中,摄影师的形象被放到了1/3的位置,而贯穿画面的脚印将观者的目光引到了摄影师的身上,这样同时也解释了他是如何到达目前这个位置的。我叫这幅作品“光影艺术家”,这是一幅我意外获得的作品,因为我的初衷是要拍摄日出,当一个没有预料到的人突然出现,他带来的却是一幅经典之作。这让我养成了摄影的一个习惯,就是永远也不要让遮挡视线的人和物离开,而是要移动自己,创造自己想要的构图,不要去破坏这种意料之外的美。

 


以上的这个小故事让我们认识了偶发事物带来的美,其实在风光摄影中,我们更多的时间是发现现有的,隐藏在角落的大自然本身的美景。如何在第一时间看到它们并选择最佳角度记录是创作出好的摄影作品的根源,而这种发现的本领应该说和一个人的审美、艺术修养,以及人生经历息息相关。那么一个并没有受过多少艺术熏陶的摄影爱好者能不能拍出好的作品呢?其实这种发现的能力也可以逐步培养,我们可以先从小的事物练起,比如在自己的房间中从各个角度观察物品,或者到厨房去捕捉食物和炊具的形态,也可以到院子里看看花草树木,这些练习能帮助我们从小到大、从浅入深地提高发现力,之后我们到了野外这样庞大的舞台,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创作。下面这幅作品是巧妙地运用光线,在最平凡的景物中寻找到不平凡的例子,请读者朋友们借鉴。

 


这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景在大自然中比比皆是,尤其是当我们拍摄完一组壮丽的风光之后,走过一片草场,或者路过一片溪流,当大部分人都忽略这些景物的时候,我们应该提醒自己放慢脚步,多低头、抬头看看,说不定就会有惊喜,就能创作出好的摄影作品。请看下图的示例。

 


雨后的一片树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然而通过调整自己的观察角度和光线的组合,就能看出很多的门道,进而拍摄出不同凡响的作品,这是摄影师的观察力,也是一种从不放弃任何细小景物的信念。


2.2.1. 构图知识


总有人会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拍的片子和职业风光摄影师就有那么大的区别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摄影师的眼睛”,我也喜欢叫它“去解读周围风景的能力”,换成摄影的专业用语就是构图。相机人人会用,摄影技术也是短期内可以速成,但是构图的精妙是需要长期练习积累的,让我们接下来看看它有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在这里我不会讲解传统意义上的构图知识,如黄金分割法等,因为传统意义上的构图方法很容易形成束缚。我希望传递的是一种构图习惯,构图方法也许需要打破,构图习惯却往往令大家受益终生。


2.2.1.1对比


对比存在于景物中的方方面面,可以是形态,可以是颜色,也可以是材质和光线。以下的这张照片中主体是中心的两只鸭子,所以能想到的是将最底下的两只鹅裁掉,但是如此一来这张片子的对比就会丢失。因为下方的冷色调是主题暖色调的对比,同时也是焦内主体的焦外对比。这张片子的构图形成了三角结构,比较稳定,不容易破碎,但对比却扮演了最主要的角色。当我们出去拍风光的时候,留心身边的细节,寻找对比,比如说暖色和冷色,动态物体和静态物体,软的材质和硬的材质等。如果能从任何角度引入对比,那我们的片子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也使静态的画面变得有生命起来。

 


2.2.1.2在经典场景拍出不同的构图


当我们在国内或者国外旅行的时候,我们都会去一些有名的拍摄景点,而这些景点又是被千万人拍过的,这当然是摄影中比较忌讳的,但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不用去这些经典的地方了呢,答案当然也是否定的。既然是著名的景点,它肯定有值得去的原因,我们能做的只是尽量避免去拍摄重复的角度,比如下面这张片子,拍摄于著名的班夫朱砂湖,这个班夫最著名的湖已经被无数的摄影师拍过,它的日出日落时分的红霞,以及冬天漂亮的冰雪形态都是令它著名的因素,游客们往往效仿别人的角度,不辞疲劳地每天拍着同样的片子。但是在下面这张作品中的芦苇,这样一个被人忽视的角度和物体,却令一个著名得不能再著名的景点焕发了新的生命力。日出时分,当我徘徊在湖边,寻找不同的拍摄角度时,我看到了它,并且记录了下来,在这样一个画面里,生命被冰雪粘结在地面,我想我是发现了一些不同的东西,而这样的寻找也是值得的。

 


2.2.1.3 留意小的事物


当进行户外风光摄影的时候,我们不仅仅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大的景色上面,更应该花心思在小物体上面。尤其是在等日出日落的光线时显得格外重要,当光线不尽如人意,不能得到预想效果时,小物体往往成就大作品。到处走走,低头往下看,往身边看,往头顶看,总有许多近距离摄影的机会。以下的这张片子拍摄于一个光线暗淡的早晨,我去拍日出,结果一无所获,于是我低头到处寻找,在这么一个角落,突然,出现了一枚漂亮的叶子,被泡沫包围,而阴沉的光线将叶片的每一处细节显现。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小物体蕴含大智慧,可以扮演大角色,只要我们努力寻找,就会找到隐藏在背后的美。
 


2.2.1.4 低角度拍摄


我们人类的眼睛是在一定的高度看东西,究竟有多少人会整天趴在地上看世界呢?答案想必是非常少,而这却是我们这些摄影师的好消息,因为平常大部分人看不到角度就是我们摄影师创作的角度,而这种创作往往可以让大部分人惊异。利用这一点的关键就是低角度拍摄,这或许在许多时候并不适用,但总是值得试一试的。看一下下面这张样片,这是我家后院的一片枯叶,当我拍这张片子的时候,草地上大概铺满了类似的叶子,有上千片之多。一个普遍的想法大概是从上面往下拍,将成千上万的枯叶都收入镜头,但是趴在地上近距离拍摄一片叶子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构图。这很像是虫眼的效果,而叶子的形态和细节都被夸大了。这种方法应该说最适合用于拍摄小物体,当然,对于大型的风光拍摄,也有它的妙用,比如说从几块石头的夹缝中拍摄一个宏伟的山顶。

 


2.2.2 用光技巧


在风光摄影里,用光也是无比重要的一个环节,同锐度、构图、颜色形成了四个不可或缺的要素。那么如何理解用光呢,是不是简单地理解为日出日落将山头染红就是用好光了呢?其实这是很大的一个误区,在我看来,山头染红更像是一种颜色的表达,严格意义上讲并非用光,我自己对用光的理解可以分为三点:光的形态,光的整体烘托感,光产生的明暗效果。


2.2.2.1 光的形态


这个是最不容易被摄影初学者把握的一个概念,但好的摄影作品往往能够和光的形态联系起来,至少我自己是比较喜欢运用这种形式的,请看下面这张片子。

 


这张片子如果没有左上角洒下来的光束,就会逊色很多,当然,从构图的角度来讲,这些光和右下角的鸭子形成呼应,但是这里主要讨论用光,强调的是光的形态,其实光本身是无形的,但经过雾气和树木的烘托,就形成了一道一道的斜线,片子中只要将这些斜线拍出来,在构图上再加以精雕细琢,就可以有很不错的效果。再来看一下下面这张片子。

 


和上面的片子类似,这张片子也是突出光的形态,只不过这里是乌云成为了造型的载体,这也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自然的着重点,那就是根据天气预报,寻找雾天、多云的天气,以及经常将目光放在太阳的方向。下面这张片子也是类似的想法。

 


这张片子也是突出了光的形态,也是斜线,不同的是这里光的形态和颜色搭配得更加妥贴,比上两张有更丰富的细节和环境感。当然,这是我以后要讨论的,从光的形态本身来讲,它体现了上两张片子类似的概念。我自己收藏的作品中运用光的形态的片子有很多,这也是我最钟爱的一种表达形式,但是这样的片子拍起来难度比较大,倒不是构图和时机把握上,而更多的是跟天气有关,所以要经常出去拍,经常关注天气预报,早上早起也是一个必要条件,因为这种形式的光多半都是发生在清晨。


那么光的形态是不是只局限于这种光束呢?当然不是,且看下面的片子。

 


这张片子也是在运用光的形态,中心的圆是大光圈所表现的光斑,这里光的承载体是水珠,而表现手法是背景虚化,一般这种技巧在扫街以及人物摄影中应用得比较广泛,但是将它借用到风光上同样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总之,光的形态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承载体也可以是千变万化的,关键是捕捉到这些形态,这就需要我们有善于观察的眼睛来发现,以及经常外出寻找光线的恒心。


2.2.2.2 光的整体烘托感


光的整体烘托感,或者叫环境光。一般来讲,我们所说的环境光是光的颜色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偏色,这个可以用下面的片子来解释。

 


由火烧云的红光染红了的流水、礁石及沙滩可以被称为环境光效果,这种环境光带来的是温暖以及绚烂的感觉,因为大自然本身的颜色被涂抹了,所以看起来非常与众不同。但是这种环境光在处理起来也比较复杂,因为太红会失去颜色对比和真实感,所以我有时候反而会降低饱和度,让环境光效果达到一个可以接受的平衡点。


下面这张片子所要表达的整体烘托感是我更常用的,也将环境光的运用提升到了新的台阶。

 


这里要表现的是燃烧感,而这种燃烧感是来自太阳金光的烘托,试想在海水中有点燃的船和海岛,这种冲突及表现力是不是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单一金色的调子也更容易让观众将视线放在物体本身上,而不被更多的颜色所分散注意力,这就像黑白的人文片,洗掉颜色,增加沉淀感。


下面这张片子也是异曲同工。

 


同样是燃烧感,同样是金色的环境光,这里强调的是温暖和寒冷的对比,以及冰雪被太阳涂上温暖的调子的感觉,但是这些构图和对比上的东西是由环境光产生的,可见光的整体烘托感的重要性。


2.2.2.3 光产生的明暗效果


对于光产生的明暗效果,严格意义上来讲可以归为光产生的阴影效果,请看下面一张片子。

 


巧妙地运用阴影可以让一张片子最大程度上提高冲击力,比如这张片子中简单的明暗对比,虽然没有复杂的光影效果,但树叶的形态在这种阴影和亮部的烘托下构成了奇异的视觉冲击。
再看一张片子。

 


光在这里是一个点缀,但却是一个重要的点缀,而它的灵感是来自王维的一首诗: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可见对光的运用很多时候还可以借鉴其他艺术形式,比如诗歌、绘画和音乐,但是感觉的建立还是要基于对光的敏感,所以了解明暗效果的重要性有助于我们捕捉那转瞬即逝的一刻。

 


同样是光影,但这里的光影的重要性要让位于颜色和形态的对比,但试想剥离这些微弱的阴影和高光,这张片子会取得怎样的意境呢?大家可以想一想,然后在自己的作品中寻找这种微弱光影带来的艺术感,就能明白我所要表达的意思。


在我们实地拍摄的时候,选择正确的参数是十分重要的,然而这里“正确”二字该作何解释,需要针对不同景物和场景设计进行揣摩,可以说摄影没有绝对的正确,而只有相对的正确,从某种角度看似不符合常理的数据组合和光线,往往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让我们通过一个摄影小故事来体会这个理念。


《暗夜魔法世界》是我在2014年年初拍的一幅作品,整个过程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充满了戏剧和偶然性。这里我先做一个地点的背景介绍,班夫的朱砂湖是加拿大落基山很有名的拍摄日出日落的点,尤其是在冬天,冰雪和流水交融,在朝霞下光彩夺目。然而很少有摄影师拍摄这里的夜景,多半是由于它临近班夫城,光污染很重,不利于星轨和银河的拍摄。不过作为一名本地山区摄影师,我经常寻找鲜有人问津的地点和时间段,所以朱砂湖的夜拍顺理成章。

 


这张片子拍摄于2014年2月,这个月极光风暴袭击了落基山,可以说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头一次像北方居民一样欣赏到了北极光精彩的形态和颜色。而我偏偏错过了今年最大的一次,所以这一天当我看到天气晴朗,有少许云朵的时候,立刻带上相机,驱车120公里直奔班夫。当然我的本意是寻找极光,所以我开始将地点定位在明尼万卡湖,这个湖开阔的水域和山脊有利于大场面拍摄。只不过我的运气差了一些,足足等了4个小时,也没有看到天空有任何绿色出现,反倒是远处不时闪现的光污染让我不明就里地观察了很久,当然,这也促成了我后来直奔朱砂湖的原始动力——去更靠近城市的地方一探究竟。光污染开始的时候以橙色和红色出现,后来又展现了一点点蓝色,我就像追逐流星一样,随着这个人造的景致东奔西跑,直到最后落脚在朱砂湖。当时湖面呈现的彩色令我实在是大为震惊,我想这真是不亚于大自然奇迹的美景,而一个我白天没有仔细勘察过的水塘此时不知从何处跳了出来,就在那存在着,静静的,反射着漫天星光,漫天红云。附近的远山也都神奇地着了调子,生动地矗立着,有生命力一般。最奇特的是那水塘边的积雪,一条条被风雕刻的深痕冷峻地四散而去,仿佛凝固着某种力量。拍摄是一个很惬意的过程,至少对于我来说,当然,作为一名摄影艺术家,我很多时候是和我所拍摄的景物进行对话,一种心灵的长谈,开始多半是问候,不过最终都归于宇宙的永远主题,生命,轮回,爱和不朽。


参数方面我选择得比较随意,这是我个人的一种习惯,就是不太在意数字本身,我尝试了从10秒到60秒的曝光,其实多于30秒,星轨就出现了,如果太低,又需要非常高的ISO,那将是一场噪点的盛宴,我无法承受。最后我左挑右选定格在了40秒,ISO1 600,对于尼康D700来说,这是一个很优秀的参数。星轨有一些,但并不多,光圈我控制在能达到的最小值,因为这样的风光片我不想拍成星轨或者银河那般看不见摸不着的前景。多亏了光污染,我可以使用f/4,然后调到全手动,B门,接下来奇迹产生了,当我按住快门线刚刚超过30秒时,一辆车闪着大灯慢悠悠地在我身边驶过,然后停住,两个人从车上下来,朝我这边走过来,可以说整个过程中我所拍摄的角度完全被这突如其来的光线给毁得一塌糊涂。我就差一点把这张片子的拍摄给取消了,不过我强忍住愤怒和失望,完成了40秒的拍摄。在这之后,我又用相同的手法拍摄了不下20张。但真的是造化弄人,世事难料,我回到家整理出来一看,这张被毁掉的作品居然是最精彩的一张,前景雪的肌理被车灯用强光刻画得无与伦比,那一点点冷调子和远处的山、云如火的色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辆车停的时间和开灯时间都恰到好处,刚好10秒钟让一切涂上了魔幻的色彩,可以说在我头脑里瞬间形成了《暗夜魔法世界》的标题,造就了一幅经典之作。我再次感慨自己总结的摄影这门艺术中的一条真理,就是永远也不要让遮挡视线的人和物离开,而是要移动自己,创造自己想要的构图,不去破坏这种意料之外的美。


以上的摄影故事为我们很好地诠释了摄影参数相对正确的概念,换句话说,参数是为效果服务的,有慢门的效果,就有快门的效果,有大光圈,就可以小光圈,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效果千差万别。所以我接下来列出的参数是针对一些常见效果的,而并不是对不同时间段和光线的硬性规定。


长曝流水效果:小光圈和慢快门的组合,如果天光较亮,则需要将光圈收到22,这样快门才能慢下来,而同样需要将ISO降到很低或者最低,比如100或者200,在强烈阳光下需要滤镜辅助。如下图所示。

 


太阳或者路灯的星芒效果:这种效果一般需要小光圈,以光圈9以上的数值为最佳,快门则没有要求。如下图所示。

 


虚化背景效果:虚化背景一般需要大光圈的配合,从光圈2.8到4都可以使背景虚化。当然,这也跟物体距离镜头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近,越容易虚化,如下图所示。

 


逆光过曝效果:逆光过曝是拍摄人像的一个常用手段,用在风光摄影中也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一般来讲,光圈和快门的组合都不重要,因为逆光的景深需要不是很大。但是需要设置曝光补偿为+1或者+2,请看下图。

 


大景深风光片:这也是拍摄大场面风光的惯用参数,大景深就需要小光圈。一般来讲,我喜欢用光圈11和ISO100,而快门则根据曝光补偿让相机自动选择。请看下图。


        素材收集在风光摄影中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前期拍摄,而更注重一幅作品的后期处理,换句话说,我们在野外实地的拍摄可以理解为是在为后期收集素材。这就要求我们在按下快门之前头脑里形成一幅图片的整体创作概念,不仅仅是构图、用光等前期的手法,还包括回到家之后如何坐在电脑前修这张片子。在风光摄影中,这体现在拍摄多张不同曝光的照片,然后利用软件将它们合成为一幅图。这种办法的好处是省去了购买和安装滤镜的开支和时间,另外效果要比滤镜自然很多,不好之处在于拍摄完一张图片,无法现场看到最终的效果,同时也意味着要学习较难的后期处理技巧。这种素材收集的概念在胶片时代是无法想象的,而人们在那个时代也更注重前期的测光技巧,所以五花八门的规则和定律让摄影人津津乐道,也让外行感到望而却步。数码时代则是另一番景象,由于Photoshop强大的功能,配上数码相机本身的智能测光,对一个拍摄物体形成全面覆盖的曝光区间是很容易办到的,这就让越来越多的摄影师可以不被测光等技术手段束缚,而全心投入钻研视角等艺术实践之中。
对于包围曝光的具体操作我会在本书的实战章节中详细讨论,这里我只想浅尝辄止地谈一谈它的概念。传统意义上来说,包围曝光就是将相机的曝光补偿定在一个点,比如说0,然后给出张数,例如3张或者5张,然后使用目前很多数码相机提供的BKT功能,用连拍的模式,按下快门,出3张或者5张片子,这些片子覆盖了对称的曝光区间,3张就是-1,0,+1,而5张就是-2,-1,0,+1,+2。这样就能将一种曝光情况的前后正负区间都包围了进来,为后期合成或者制作HDR提供素材。这种传统意义上的包围曝光简单易操作,是很多初涉曝光合并的摄影爱好者的前期拍摄手段,然而这种方法的弊端也显而易见,那就是将控制权交给了相机,而摄影师本人对曝光并没有参与评估,举个例子来说,对于暮光时段的拍摄,往往光比较小,所以-1挡的曝光加上0挡的曝光就足够涵盖曝光区间,然而BKT会命令相机拍3张,-1,0,+1。或许有些读者觉得这也无所谓,也就是多一张废片,其实不然,试想我们拍了成百上千张片子,每张都有1到2张废片,这加起来就给后期看片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而载入Photoshop之后还要重新进行取舍,浪费了更多时间。再比如说日出太阳升起来之后正对阳光拍摄,这种情况下由于太阳本身太亮,所以周边的所有景物都特别黑,曝光往往需要取-1,0,+1,+2,+3,可是BKT仍然取-2,-1,0,+1,+2,不但低曝多取了一张,过曝还少取了一张,这不仅仅是废片的问题了,而且造成了少片,对后期合成造成困难。那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呢?答案是人工控制曝光补偿。在我们采用光圈优先进行拍摄的时候,曝光补偿从0开始,这个时候我们能看到整体的过曝和低曝情况,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转动滚轮改变曝光补偿到-1或者+1,然后每次进行评估,看图片的曝光情况,可以通过直方图或者过曝提示,或者干脆用肉眼判断。首先让我们看一下直方图的情况,见下图。

 

 

 

 

 

 

 

 


这4幅图唯一的差别就是曝光,分别是曝光补偿-2,-1,0,+1,它们的直方图也分别对应了从低曝到过曝的覆盖区间,由于不是使用BKT自动包围,所以我可以从最暗到稍过亮拍摄正好的张数,方便后期曝光合并。如果是通过过曝提示来判断,我们只需要在相机的菜单中打开过曝提示,然后拍完一张照片之后观看是否有闪亮的部分就可以判断是否还需要减曝光拍摄。最简单的方式当然是用肉眼直接观看,但这需要很多的经验和对图片观察的眼力,不建议初学者使用。


对于如何在后期将不同的曝光进行合并,我会在下一章中详细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35mm定焦镜头你不可不知道的事
珠宝拍摄技巧与首饰珠宝摄影技巧
从这11幅作品中看焦距对拍摄风光照片的重要性!
摄影是光与影的结合
拍自己想要的东西,不用考虑别人的想法
逆光的用法和效果,摄影新手要了解一下,提高拍照水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