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46岁开始研究工笔花鸟画的艺术大师

于非闇(1887-1959)是近现代中国画史上致力于工笔花鸟画研究与创作,并有着重要成就的画家。正是于非闇及其同志者的努力,使传统工笔画的精华得以传承,为现代工笔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他原名于照,字非厂,别署非闇,又号闲人、闻人、老非,山东蓬莱人。从小喜欢豢鸽艺菊,写有《都门钓鱼记》、《都门艺菊记》、《都门养鸽记》等书,影响颇大。曾在北京师范学校、华北大学、京华美术专科学校、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1935年起专攻工笔花鸟画。1943年后任北平古物陈列所附设国画研究馆导师。建国后,历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北京中国画院副院长。代表作有《玉兰黄鹂》、《红杏山鹧》、 《牡丹鸽子》、 《山茶蝴蝶》、 《和平鸽》、 《丹柿图》等。出版有《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中国画颜色的研究》、《于非暗工笔花鸟画选》及《都门养鸽记》、《都门艺菊记》等。

艺术特色: 于非暗从46岁才开始研究工笔花鸟画,起步虽晚,但大器晚成,成就极大。这与他曾学过园艺学、鸟类学,为后来画工笔花鸟画打下基础。到了40年代其名声与张大千不相上下。 他研究工笔花鸟画,从学清代陈洪绶入手,后学宋、元花鸟画,并着意研究赵佶手法。在古物陈列所工作期间,接触到不少古画,开扩了眼界,提高了画艺。作画主张师古而不泥古,更重师法造化。能再现一草一叶瞬间动态特点,而不似静物之拘板。除学习卷轴画外,又学宋纯丝古朴的装饰手法。在勾线用笔上吸收了书法的方法,填色上主张柔婉鲜华,表现出形象的气骨。反对过于工巧细密而失掉笔墨高韵和整体精神。作画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白描兰竹水仙,生动传神,秀雅清逸,所画牡丹能将春之花、夏之叶、秋之干萃于一枝。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尽与自然相吻合。书法为瘦金体,兼善治印。 于非暗的工笔双勾重彩花鸟画,主要吸收了三方面的营养。一是从古代绘画遗产中汲取传统精华。二是于非暗注重从写生中体察物理、物情、物态。三是于非暗不时借鉴民间绘画中优秀的技法。比如装饰风格、色彩的对比与协调,以及朴素祥和的题材与审美习惯。这些都使他的作品获得了广大的接受群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于非闇工笔花鸟画作欣赏
于非闇 工笔花鸟画(上)
于非闇 工笔花鸟画
“京派”工笔花鸟画的杰出代表——工笔圣手于非闇
于非闇|致力于工笔花鸟画,作品着色艳丽而不俗
曾从师齐白石习山水 46岁改习花鸟画 一代大家于非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