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华篆刻选

杨华    字润堂、涵之。别署兰若精舍、独上高楼。宁夏书画院美术创作研究室主任,国家二级美术师。现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民革宁夏中山书画院副院长、宁夏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获奖:“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佳作奖( 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主办)“第二届全国册页书法展” 最高奖( 中国书协主办)“全国青年书法美术作品展最高奖” (国家文化部主办)三十余次入展国家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和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书法展、中青展、篆刻展、正书展、扇面展、刻字展、新人新作展,以及西泠印社主办的历届全国篆刻评展、国际书法艺术节。出版专著、书画印作品集二十余种。

兰若精舍刻印缀语

杨华

一、学篆刻者,对于临摹是要下狠功夫的。我自认为学习先贤的作品,首先应该做的是对临、实临,从细微处去体会名作中的感人语言!为人师者,授人以渔,必先自己有渔,不要因为自己临摹的功夫不到,就美其名曰“意临”。学印之初,康殷(大康)师对我讲,“临摹是学习的基础,不要以为临摹别人的印章是徒劳的,没有了这个基础,今后是不会有大的发展的”,康师还说“既然是临摹,就要临像,要能乱真,能从中去体会创作者的意图和手段,要先从实临开始,不要因为临不像就说是意临,那是害了自己……”,我一直牢记先生的话,对于临摹学习一直没有敢放松过!

二、看印章要看它的本质属性的优劣,我不愿意去炫耀一方印章小到什么程度或大到什么程度,用了多长的创作时间,优秀的篆刻作品要既能小中见大,也能大中见小,何必又要把尺寸和创作时间标注的的那么清楚呢?

三、篆刻创作就像是一列满载的火车,它能否正常运转,完全依靠两条平行的铁轨,这两条平行的铁轨就相当于印学中的“篆”与“印”。“篆从印入,印从篆出”,说明了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学篆”与“学印”犹如人之双手,缺一不可。

四、篆刻创作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从经意的创作中让观者看出作者的不经意来。

五、一件优秀的作品做到从章法、字法、刀法中的“到位”并不难,最难得的是“到位”前提下的那种有文化有思想的“味道”!

六、篆刻的章法就和行军打仗一样,作者就像一位指挥战争的将军,对峙的双方只有打起来的时候最好看。要指挥的好,有条理的打仗是艺术,没条理的打仗是群殴。当然,要有能力让他们“打起来”,更要有能力将他们“分开”。其实,后者可能更重要一些,为将者要给停止战争留一手,不能是一味的打,那样就乱套了。书法创作如此,篆刻创作亦然,其中表现的不过就是矛盾和解决矛盾的一个共同体,只不过是在印面上,不是在战场上。

七、篆刻艺术以线条为生命,文字的线条与文字的造型相合,线条的行迹与作品的风格相关。精美的线条可使观者有入木三分之感,此绝非三五载所能修成之事也。

八、篆刻一技之进步,少年时比灵气,中年时比功力,老年时比学问。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学艺术修养都直接反应在篆刻的格调上,故,印之大家必印外求印,然后才能放胆,识宏量宏,而后品三昧之境界也!

九、余迟钝,侵淫篆刻一技二十年,至今一无所成。友人谓余“入古不化”,余辩曰“入古不够,何能化也?”遂大笑……

杨华作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弋墨篆刻人物‖杨华·润堂论印缀语(一)
弋墨篆刻人物‖杨华·润堂论印缀语(二)
【特别推荐】铁笔纵横——李贵明戊戌篆刻选
李俊平:斑驳古旧的战国玺印,审美价值何在?
双理事高庆春直播专场 | 楚简探索出新,印从书出、书从印入
关注·全国第九届篆刻展微访——芦玉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