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围绕“湿”邪治病——四妙散临证验案四则
userphoto

2024.06.15 山东

关注


中医书友会第3909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从二妙到四妙,层层叠加,组方精妙,是清利湿热之经典!本文介绍了四妙散加减治疗痹证、痿证、带下等病,围绕“湿”展开,可供借鉴。

—本文约1849字,预计阅5分钟—

四妙散治验数则

作者/玉振熹

↓滑动查看全部↓

简介:玉振熹,1933年3月生,广西扶绥县人。曾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连卫生员。1962年7月毕业于广西中医学院、留校任教。先后任儿科教研室主任,中医函授教研室主任,职称教授。系儿科学会等一、二届理事、常务理事、高等中医药教育研究会儿科临床研究会副理事长,广西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儿科分会主任委员。参加过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第四版和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的编写,参加编写出版的有《南方医话》《实用中医学》《小儿杂症》《奇难杂症效方精选》等著作14部(本),其中担任副主编、第一作者的有6部(本),在国内中医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优秀论文2篇,优秀著作三等奖1篇。创立了“温感煎”等治疗儿科常见病的有效方剂12首。

四妙散原由《医学正传》的“祖传方”三妙散(黄柏、苍术、牛膝)加薏苡仁组成,主治湿热下注,脚膝红肿,下肢痿软无力等症。

笔者根据其主要功效,随症加味运用于痹证、带下病、痿证的治疗,收到满意的疗效。现将临床治验数则简介如下。


一、湿热痹证 (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原方加秦艽、桑枝、防己、威灵仙等,多于用药3~5天后取效。

  • 病例

黄××, 女,55岁,东兴县防城公社社员。

患者就诊前3天开始恶寒发热,两脚酸痛,次日身热不退,两脚酸痛加剧,两踝关节肿胀,行动不便,纳减,口渴欲饮,但饮不多,

在大队卫生室服“止痛片”及用草药(药名不详)外洗,诸症未减,第三天由家人背来就医。

检查:体温38.2°C。两踝关节红肿,局部灼热,步履艰难。大便烂,小便黄。脉滑数,苔厚腻而黄。

诊为湿热痹证(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治以清热利湿,消肿止痛。

处方

黄柏10克,苍术10克,牛膝10克,薏仁30克,桑枝30克,防己10克,生石膏15克,威灵仙15克,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剂。


服药3剂后热退(体温正常),两踝红肿稍减,能徒手自行十余米,纳增,二便正常,脉弦数,苔薄黄。守前方去石膏,服法同前。

住院10天,诸症消失,步履如常,脉细缓,苔薄白,带上方中药2剂出院。


二、寒湿痹证(坐骨神经痛)
原方加细辛、海风藤、桑寄生、独活、制川乌、络石藤等。

  • 病例

陈××, 男,36岁,区建二公司工人。

左腿自臀部向下放射性酸痛、沉重一年余,遇冷及久坐或做重活后酸痛加剧,

经多处医院诊为“坐骨神经痛”,并用中西药及局部封闭等治疗,其效不显。于1974年11月邀笔者诊治。

检查:提腿试验阳性,左臀部坐骨神经区及同侧腘窝压痛,脉迟细,苔薄白。

诊为寒湿痹证(坐骨神经痛)治以温经逐寒、利湿驱痹。

处方

黄柏6克,苍术12克,炒薏仁30克,牛膝12克,海风藤12克,桑寄生30克,秦艽12克,细辛2克,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剂。


服药10剂后酸痛明显减轻,参加钳工劳动不见酸痛加重。

继服10剂后,虽遇天气转冷,亦未见酸痛加剧,只觉沉重,脉迟,苔薄白。

处方

黄柏6克,苍术15克,炒薏仁30克,牛膝15克,制川乌6克,蜈蚣2条(去头足),桑寄生30克,独活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又服10剂后,酸痛消失,劳动如常,抬腿试验阴性,臀部及腘窝无压痛。仍守上方再服10剂,一切如常。

共服药40剂,病告全愈。两个月后与患者遇,诉腿痛无复发。


三、湿热带下(糜烂性子宫颈炎)
原方加香附、鸡冠花、淮山、芡实、忍冬藤、白果等。

  • 病例

胡××, 女,40岁,东兴县防城公社五金厂职工。

白带增多近四个月,月经前后尤甚,带下黄稠如涕,腰酸胀,少腹时有胀感。大便常烂,小便正常,胃纳尚可。

妇科检查:见宫颈轻度糜烂。脉滑略数,苔微黄厚。

诊为“湿热带下”(糜烂性子宫颈炎)。治以清热利湿、止带。

处方

黄柏6克,苍术10克,牛膝10克,薏仁30克,芡实10克,淮山15克,枳实6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服完6剂后,带下减少且较前稀,无腹痛,但腰仍胀,脉细滑,苔白厚。

后续治疗

守上方去枳实,加川断10克,再进3剂。服后,适逢经期,带下无明显增减。

上方去牛膝,又进4剂后,月经干净,带下黄白相兼,不稠,腰胀轻,二便常,纳佳,脉细滑,苔白根部稍厚。

处方:黄柏5克,苍术10克,牛膝6克,薏仁24克,淮山18克,芡实10克,水煎服。

连服12剂后,带下稀少,妇科复查子宫颈已不糜烂。


四、湿热成痿(小儿麻痹后遗症)
原方加木瓜、千斤拔、丝瓜络等。

  • 病例

陆××, 男,2岁,容县赴梧船队某船民之子。

半个月前发热一周不退,咳嗽,大便溏烂,有时伴呕吐,住××医院治疗,诊为“小儿麻痹症”。

经治疗后热退,咳嗽止,大便正常,但两足软弱无力,不能站立走路,出院转中医治疗。

诊见:患儿两足不能站立及行走,弛缓无力,两腿触痛,神呆滞,膝腱反射减弱,苔腻微黄,指纹紫,显露。

诊为湿热痿证(小儿麻痹后遗症)。治以清热利湿,舒筋通络。

处方

黄柏3克,牛膝、苍术、丝瓜络、桑枝各6克,薏仁克,千斤拔12克,木瓜5克,水煎服,每日1剂。

连服15剂后,两足功能恢复,步履如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贾六金名老中医经验
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妙方——身痛逐瘀汤
张琼林五十年临证验方
二妙丸及其新用、治痛风、甩掉脚气、治疗阴囊潮湿和肛周湿疹
宫颈糜烂
(11)《医路随记》—儿科运用苍术经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