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故事分享//从北京到云南,一个山区老师十年的故事

2001年,明从云南一个小山村里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从云南农村到北京市区上大学,他用了十三年。
 
四年后,明大学毕业,在北京一所中学任教,那时的他已经成为全村人的希望,尽管在当时他们村已经有很多大学生,可是像他一样能考到北京并留在北京工作的人在他们村甚至在他们乡里面还是第一个人。
 
在那时,他们村的人不知道明在在北京中学教书是什么样的待遇,明的爷爷经常跟村里老人吹牛道:“明现在在北京工作,在过去,那可是相当于进京赶考的秀才中了举人留在京城工作。
 
那时的明,在北京上班一个月可以拿到2000多元的工资,每个月一发工资,他会把1500元寄回家,让父母拿钱给弟弟妹妹上学和补贴家用,而他在学校包吃包住,一个月500元便可以度日。
 
因为成绩优秀,在大学的时候,为了赚取生活费和学费,明在周末会去做家教,寒暑假的时候也会帮忙老师的孩子辅导功课,而他也是在大二做家教的时候认识了静。
 
静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那时的她还在读高三,明经常给她补习功课,而静经常喜欢跑出去画东西,于是他们也会经常偷偷跑去写生,又或者一起骑着自行车穿越北京的大街小巷。
 
那时静的目标是考上中央美术学院,而中央美术学院从2001年开始也迁入了望京新校园,而后来的静也顺利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
 
静高考结束以后,想去云南写生,但父母因为工作繁忙没办法抽身,后来得知请的家教老师明是云南人便委托他帮忙照顾女儿并报销他们来回云南的费用。但他们不知道的时候,当时的静正在追求明,而明一直在想办法回绝。
 
由于静的父母一直对明照顾有交,明只能答应陪同静前往。
 
等到昆明以后,静便告诉了明她的真实想法,为了更好的回绝静的追求,明还是带着静回村里了住了一段时间。那时村里面的人都以为静是明的女朋友,而明总是喜欢解释,但越解释村里面人越当真,甚至到他们离开的时候,按照老家女生见父母的习俗,父母和亲戚都给静准备了红包。
 
而经过这一次云南之行,静越发喜欢上了明,而明本来想着的是带静回老家,让静看看他从小生活的地方和家人,应该会放弃喜欢他,因为明知道自己的出生根本配不上静,也不能给她更好的未来。但恰恰相反,静越来越喜欢他。
 
后来,他们在一起了,因为静对明说:“每个人的出生都是无法选择的,我喜欢的是现在的你,不会因为你的出生和过去有所改变。”
 
他们就那样在一起了,和从前一样,他们会利用空闲的时候去写生,看图书馆看书,如果不出意外,他们应该会结婚。
 
明工作半年后,偶尔间接到高中同学的电话,得知高中同学从云南师范大学毕业后去了昭通山区支教,通过高中老师了解到明在北京教书,询问能否帮忙学校募捐一些图书,当时的明为了了解高中同学支教的学校专门在国庆节假期从北京回了同学支教的小学,在那边待了几天后又回了北京帮忙同学募捐书籍。
 
书籍很快就募捐好并寄到了学校,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让明开始真正的思考起山区孩子的教育现状,而他也是清楚的知道大城市从来不缺少老师的,而山区来说最缺的就是老师。
 
因为他也是山区的孩子,读小学的时候,学校就两个老师,他们每一次去学校都需要背很多土豆去学校当作自己的饭。而那一次昭通之行再一次刺痛了他的内心。
 
于是,他想去支教,想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的怀抱,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但家人得知他要辞职去山区支教以后,威胁他如果敢辞职就和家里面断绝关系,因为家里面花了这么多钱给他上学就是希望他走出大山,他现在居然想回去教书,身边的朋友也纷纷劝他三思而后行,毕竟他刚刚毕业,才有稳定的工作,还有大好的前途......
 
幸好,静一直支持他的决定,于是他辞职带着身上的一千块积蓄去了云南山区支教。
 
为了省钱, 他从北京一路坐绿皮火车回了昆明,亦如多年前他一个人带着帆布袋去北京上学,而兜兜转转,现在似乎一切都回到了最初的起点。
 
到达昆明以后,钱明又坐上了几天几夜的班车+货车+拖拉机总算到达了他支教的学校,当天晚上,学校老师又组织了非常丰盛的晚餐用来招待他,并和他介绍学校的一些情况。
 
那个小学虽小,但从学前班到六年级一共有六个年级六个班,也是附近最大的小学,而全校只有四个老师,加上他现在是五个老师,而他也是全校老师中唯一一个大学毕业的。
 
老师家都是在附近,所以每天放学以后老师都是回家,为了管理学生和处于安全考虑,学校每周都会排出值班表,负责值班的老师需要每天住学校里面。
 
明的到来,学校已经提前准备好了一个房间。而他也是后来才知道,在他之前已经有很多支教老师待过几天之后便离开了。
 
明到来以后,自告奋勇承担起了学校值班老师的重任,他每天早上七点钟起床叫同学们起床,带同学们出操,晚上一个人悄悄的去学生宿舍给学生盖被子,一个人查夜......
 
而在他的到来之后,学校整体的学习成绩都提高了不少,甚至在全乡期末考试中取的了不错的成绩。从那时起,很多学生家长见到他都会主动叫他一声老师。
 
时光匆匆,很快半年过去,放寒假时候的明因为支教的事情与家里面闹翻了,有家不能回,于是索性回了北京找静,期间还见了静的父母,并告知了和静的关系。

一直以来,静的父母对明都十分满意,可就是对明在辞职去山区支教的事情不太满意。毕竟明刚刚毕业,还没有在北京站稳脚跟就回云南支教了,但得知明报名的支教时间只是两年,也没有过多不满,只是希望他支教结束尽快回北京工作。
 
时间就这个样一点点过去,又是一个新的学期来到。明一个人从北京又回到了学校。在他和全校老师的努力下,学生的成绩越来越好。县教育局领导是一个惜才的人,多次来学校邀请明去县里教书,但都被明一一回绝。
 
明支教的第二年,静大学毕业,以要写毕业论文为理由从北京去了明支教的学校。在学校期间,静临时负责了学校的所有美术课,而当时的小浩还在那个学校读三年级。

他和同桌就在讲台下,看着一个专业的美术老师在黑板上教他们画画,直到现在,小浩画房屋都是用静教的方式。
 
一个月,静要回北京准备毕业论文,离开的前一天和明吵了一架便离开了学校,据说静在第二天一大早一个人托着密码箱就离开了,而明连送都没有送。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从前滴酒不沾的明只要没有课便去喝酒,但也从来没有耽误过学生上课。
 
而当小浩他们一直以为明在支教两年期满便离开的情况也没有出现,因为他又考了学校的老师。就这个样,明一直留在我们学校,后来又和去学校任教的一位老师结婚生子。
 
据说,他们结婚的那一年,小浩读四年级,那是他们学校里第一次办婚礼,而作为学生的他们把教室的桌子抬到了操场待客,高年级的同学负责端菜,很多学生家人都随了礼,而明的家人因为明已经成为了学校的正式老师也从曲靖赶到昭通参与了婚礼。
 
而从那以后,学校再也没有办过婚礼。
 
后来,明的孩子出生,是一个女孩子,取名为静。
 
小浩说,再见明的时候,已经过了六年多,他是在去县城的车上遇见去明,闲聊中得知明因为孩子学籍的问题需回老家上学,而他和妻子只能办理辞职回家。
 
下车的时候,小浩分别加了明和他老婆的微信,明的微信头像是他一个人站在北京火车站的照片,而他的朋友圈直接没有开通。
 
时光如梭,明辞职离开学校的时候,已经在小学教了十年的书,而在过去的十年里,除了寒暑假,他从未离开了小学。虽然他没有在小学待一辈子,但他已经将自己青春里最美好的十年都留在了那所小学。
 
 
后记

2019年7月的时候,因为工作原因我去了昭通,有幸和小浩一起拜访了那所小学的退休教师,了解到了更多关于当年的故事:
 
静在离开学校的前一天晚上和明聊天谈及未来的发展规划,明想一直留在山区,而静想在明两年支教结束以后回北京和自己结婚工作,或者出国深造,而明知道自己离开不了山区,山区的孩子也需要他,所以因为这个分歧他们大吵了一架。
 
静回北京后,打了很多次电话给明,明都没有接,又写了很多信寄给明,明都没有回信。直到半年后,静的父亲打电话给明,让他如果不喜欢静就主动提分手别耽误静的未来,现在静整天在家喝酒。
 
如果当初在一起是因为爱情,那么后来的他们分手应该也是为了爱情吧。后来的明还是主动打电话给静说了分手,并在半年后和学校新来的老师结婚生子,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明开始经常喝酒。

在明结婚之前,静从巴黎寄来了贺礼,据说在贺礼中有一张巴黎美术学院的照片,在照片的背后写着:“生如夏花,左岸流年。”

(笔者注:“生如夏花”出自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第82首。英文原文:"Let life be beautiful like summer flowers and death like autumn leaves." 译为“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左岸流年”这里的左岸指的是赛纳河左岸,巴黎一共有20个区,,由内向外呈蜗牛状散布开来。塞纳河像一道圆弧把整个城市一分为二形成左岸和右岸,巴黎的20个区有14个在右岸,左岸包括六个区,左岸有大量的咖啡馆,小店,比较小资情调、悠闲,因此就把左岸看作一种生活状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他大学毕业后,去偏远山区支教,月薪880元,他坚守11年,为啥?
网红教师婚后决定回家种地,母亲:支教11年也没一点希望,想让儿子再找一份工作
回忆我在甘肃云南的支教生活「有故事的人」
山村支教10年,他遇到了灵魂伴侣
山区支教“美女老师”终于被抓!真实面目让人傻眼!
360doc网文摘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