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龙腾杯”第二届文学征文大赛/纪实文学】卞士生​:我的扶贫情结(159号)

第 468 期  

我的扶贫情结

卞士生

   后皇甫村,豫北平原大地上一个典型的省级贫困村。刚入村时,我的直观印象是,村庄规模中等,300来户,千余口人;人均2亩地,耕地不算少。贫困的主要原因是村两委组织不健全,班子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此外,村里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硬件欠账较多;人居环境脏、乱、差;村里连一所公厕都没有。各家的顶梁柱、棒劳力多数外出打工谋生了,剩下的是老弱病残、鳏寡孤独者居多。

   给我最深的感受是,村里的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贫乏、单调、落后,甚至庸俗、愚昧。地里没活干的时候,村民都守在家里,要么打麻将、斗地主;要么喝闲酒、胡乱侃;还有的人要领我去算卦,看看我的前途命运如何。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红红火火,人们的小日子过的挺滋润;实际上是少数人的精神状态差,不思进取,碌碌无为,混一天少三晌。我丝丝感到,村民精气神方面隐藏着一些忧患。

一场脱贫攻坚战役即将打响。

  2016年的中秋节,上级部门安排“文化下乡”活动,省豫剧二团要来村里唱戏。令我头疼的是,没有场地,舞台车搭在哪儿呀?最后没办法,就在村小学旁边的十字路口开戏了。老人、孩子们没地方坐,只好将就一下,蹲着、站着、凑合着,过了一把戏瘾。

  后来,我发现,村里西北方向某个地方有个几米深的垃圾坑,大约八九百平方,不仅污染空气,还影响人居环境美观。在此建一个文化广场和大舞台多好呀!

  说干就干,我和村支书李玉峰到附近的村庄参观考察后,开始拿方案,编预算,搞设计、申请单位资金支持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施工,大坑填平了,广场硬化了,钢结构的大舞台起来了。同时,配置了高杆灯、篮球架、乒乓球案、羽毛球拍、健身器材、读书阅览室等文体器材设施。另外,我还申请县、镇扶贫资金,在文化广场旁边、村委会附近新建了两座公共厕所,一并解决了“厕所革命”的问题。

   村里终于有了自己的文化娱乐场所和活动阵地。老人们开始出来健身活动,妇女们自发组建了秧歌队,跳起了广场舞,小伙子们开始扑腾起了篮球……

  在街上,村民们见了我就问:“卞书记,啥时候唱戏呢?”后来,我连年组织举办了文艺节目演出。全村人的精神状态发生了悄悄的变化,村民们的脸上一个个都乐开了花。

  村里的路况确实很糟糕,群众形象地说:晴天是“扬灰路”,雨天就成了“水泥路”。有一次刚下过雨后,我骑着自行车在村里街上转悠。通过一条小胡同时,没走几米就蹬不动了,下车一看,前后两个轮子上都塞满了胶泥。只好找了一根棍子,一点一点往下捅。没啥好法,只好硬着头皮,强行把车推到了村委住处。

  群众出行问题成了我的心病。要想富,先修路。于是,我组织村干部,对村里的土街道一条一条进行了拉尺测量,弄清了工作量。利用省财政第一书记定点扶贫资金,分期、分批对村里的土路整治硬化,最后全部变成了真正的“水泥路”。按照扶贫行话来讲,即实现了村里道路“户户通”。后来群众碰见我时,一个个竖起了大拇指。

吃水、浇地问题是群众的大事。村里地势东高西低,落差大约10多米。按村里人讲的,叫岗地和坡地。我刚驻村时,岗地上村委会后边已经打了一口200米的深井,各家各户吃水有了保障。农田里,有几口浇地用的老井,但有的没水,有的出水量不大,还有的电都没有接通。说得直白一点,这些井都是“聋子的耳朵——摆设”。

村民浇地还有另一条途径。村西边有一条永通河,水量不大,而且水质污染。河里的水先是通过阴渠流到村里的提灌站,再经过村里的明渠,疏通到村委会门前的大水坑,最后通过二级提灌站、田间明渠或地埋管,灌溉到岗地的1000多亩地里。这样的提灌站全县非常少见,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可算是“文物”了。水泵、电机老化不说,阴渠还坍塌堵塞。村集体的费用负担太重了。

   一天下午,我蹲在村委会旁边的大水坑沿上,发现维修师傅在鼓捣清理潜水泵中的杂物。两位60多岁的老人,满身泥巴,衣服湿漉漉的,看着甚是辛苦,我心里不是个滋味。第二天,我就找县里扶贫办的同志汇报此事,建议能否把提灌站维修改造一遍。县扶贫办的有关人员非常支持。后来,县里进行了投资,建了新的泵台、一尺大泵及大孔径的混凝土输水管道。彻底解决了维修费用高、浇地效率低的老大难问题。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一条腿走路咋行?如果河里没水了怎么办?河里的水污染了不能用怎么办?于是,我先后协调市、县扶贫资金,在坡地里新打7眼机井,新修水泥硬化田间道路1000米;在岗地里铺设地埋管3200米。后来,县政府又项目跟投,对村里的电网进行了升级改造。至此,农田水利、电力设施大为改观,基本上解除了群众的后顾之忧。

  亮化工程是村里扶贫的重要内容。村里主要街道原架有老的电线杆和路灯照明,主要困难是村委电费负担较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到其它乡镇搞得比较好的村庄进行调研,发现许多村里都是一排排规划整齐的太阳能路灯。于是,亲手编制了项目预算请示,和村支书、汤阴建投的领导一起,专门找县主要领导、有关部门进行汇报,取得了上级的认可和支持。在村里主要街道、田间道路安装了180盏太阳能路灯,取代了过去的老照明,既节约了电费支出,又给村民晚上出行带来了方便。

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是脱贫考核的硬性指标。按上级要求,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不能低于5万元。农村最大的增收优势在于“种、养、加”三个方面,也即群众常说的种植、养殖和加工。

   种植上,多年来,村里都是一年两季的小麦、玉米常规作物,因产品价格较低,农民仅顾温饱,若靠此增收希望不大。村里有一项几十年的传统优势,就是种植红薯及加工手工粉条。问题是规模太小、分散,少数农户只是在边角地带的荒地上零星种植红薯,个别地多的大户种植有五六亩。如果种红薯、卖红薯,一斤只有几毛钱;如果深加工制成手工粉条,一斤可卖到10多元,附加值提高十几倍。于是,我就鼓励群众多种红薯并加工粉条,通过国家消费扶贫政策,实现了集体经济创收和农户的经济来源。

  养殖方面,村里个别户有养鸭的,养羊的,养猪的,还有养鸡的,看起来品种不少;问题也是小打小闹,形不成气候。村里有一个叫李卫国的养殖种鸡户,具有一定的规模。困难是缺少流动资金,而且原来有贷款,利息高,负担重。我就联系县里负责银行贷款的同志,到村里和该户业主进行座谈,利用政府金融扶贫政策,为该养鸡户贴息贷款10万元。不仅解决了他的流资问题,重要的是带动了两户贫困户的收入增加。

  要想富,上项目。产业扶贫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和村干部谋划商议,考虑了几条思路。一个是发展农业机械化,村集体买一些农机设备,比如拖拉机、小麦收割机、玉米收获机、粮食烘干机等,再承包或租赁给农户服务。一个是建设光伏发电站,通过上网卖电及国家电价补贴政策实现增收。还有一种思路,就是建设服装加工厂扶贫基地。经过方案优化比较,确定建设光伏发电站和建设服装厂。建设光伏发电站的问题是没有场地,但是县扶贫办有专项资金支持;建设服装厂的最大优势在于,省市县三级财政每年有160万元的集体经济扶持资金。

  通过连续两年的竞争立项,村集体利用个体户的场院,投资新建了100台缝纫机的服装加工厂,再租赁给个体老板生产经营。此外,村集体在农户房顶上新建了20千瓦的光伏发电站;另外鼓励5户贫困户在自家房顶新建了总规模35.1千瓦的太阳能发电。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村集体每年实现经济收入15万元左右。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村里近百人闲散劳动力在家门口服装厂打工就业,每人每月增收2000元左右的收入,可谓是一举两得。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贫穷的家庭各有各的困难。贫困户致贫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因学致贫,有的因病致贫,还有的因残致贫,不一而足。比如教育扶贫,从小孩入幼儿园开始,到上小学、初中、高中,每个阶段,政府都有资金补助。此外,该村每年都有三四个孩子考上大学。我和村干部、汤阴建投一起,连年组织开展了“金秋助学”活动,为学生集资捐款。尽管钱不多,不能弥补所有学费,但毕竟解决了燃眉之急,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有一家叫王海庆的贫困户,4口人,户主靠打零工挣钱,老伴身体常年有病,儿子王永超刚刚考上大学,还有一个女儿在上小学。可谓是家徒四壁,家里不像个样子。和村里其它贫困户相比,经济负担显得更重,日子更加难过。

  面对这个特殊的“重病号”家庭,我鼓励户主外出打工弥补经济来源;为他老伴看病、吃药、报销搞好服务;帮助他儿子申请大学助学金。又通过我单位原结对帮扶责任人联系,让王永超暑假期间在郑州临时打工,同时得到郑州某旅行社领导的个人捐赠,共增加收入7000多元。后来,村里还为该户申请了“危房改造”资金,铺设了红色的彩钢瓦房顶,粉刷了屋内墙壁,室内进行了吊顶,更换了室内门窗,改造了院墙和街门等。户主家庭面貌焕然一新。

   类似王海庆这样的家庭,帮扶故事还有很多……

   令我欣慰的是,“五加二、白加黑”,900个日日夜夜,我为村里协调投入方方面面的项目资金700多万元,为老百姓办了许多实事、好事。村党支部建设、村容村貌、人居环境、文化卫生、教育事业、集体经济发展等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大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指数。2017年底,经过上级有关部门的验收,后皇甫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18户家庭61口人全部实现脱贫。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后皇甫村委会室内墙上,挂满了“县先进党组织”“无访村”等一块块闪亮的奖牌……村支书李玉峰同志多次获得了市、县、镇的荣誉和表彰奖励。我个人也被省委选派办考核推荐为优秀第一书记;获得了安阳市优秀共产党员、河南航投优秀党务工作者、汤阴县“最美扶贫人”等沉甸甸的称号。

   驻村扶贫告一段落。2018年春节前,河南日报记者专程赶到村里,采访报道了我的驻村故事。村两委干部、群众代表给我赠送了两面锦旗。村民们自发组织,打着横幅标语,放着烟花炮竹,敲锣打鼓,欢送我出村返回工作单位。

  在上车的那一刻,面对在场的老少爷们,我的心情异常激动,但说不出话来。只是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眼眶里浸满了幸福的泪水,强忍着没有流下来……

 (责任编辑:姜亦泉)

作者简介

卞士生,男,河南省卫辉市汲水镇人。现任河南省某国有企业中层干部。2015年8月至2018年3月期间,在安阳市汤阴县菜园镇后皇甫村任第一书记,从事脱贫攻坚工作。

龙溪文学会理事会

顾问:申平、蔡燕辉

监事:蔡艳福
会长:毛和敬(毛小玟)
常务副会长:
梁建辉、徐浩成、龚慧卿、王炳祥
副会长:
金文发、魏黎、帅永华、薛祝丽、姜亦泉、申玉林
秘书长:金文发
常务副秘书长:李修鹏、汪良媛
副秘书长:
钟子阳、梁汉林、冯楚静、单斐、龙海玲、肖桂芳
理事成员:
张根稳、何少白、黄柱文陈亚军、邓荣兰、欧小银、 韦美银 、周锦洪、李吾霞、王成丽、江柏友、方林、秦永刚、李晓丽、李永坚、高绪华

龙溪文学会宣传部
 
宣传部主任:
金文发龚慧卿、申玉林、姜亦泉、单斐、江柏友
宣传部委员:
魏黎、戴方毅、牟春梅、柳燕、王成丽、高绪华、杨承岐、方林

龙溪文学编委会
 
顾问:蒋成林、栾加合
主编:毛小玟
副主编:姜亦泉、申玉林
微刊编辑:王炳祥、肖桂芳、邵俊炎
周报编辑:龙海玲
季刊编辑:李修鹏 

投稿福利与要求

1、平台所得打赏全归作者。打赏金额低于五元(含5元)不发放,用于平台管理。朗读类、音画类作品,打赏由作者与播音、音画制作人员五五分成。打赏在七天后以红包形式发放。七天后未到账或有打赏,平台不再处理。

2、投稿类型为美文、诗词、小说、历史、音画、娱乐、摄影,书画,文学评论等。投稿主题请标注文体。

3、稿件须原创首发,已在公众号发表过的稿件不予采用,勿投送。发现已经公号发过的,直接取消资格。投稿后请主动加微信1310335703。

特别声明:以上文字经作者授权发布,文章版权归龙溪文学和作者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一经发现,追究责任。杜绝抄袭转载,由此引发的版权问题,由作者自行负责,与本台无关。作者照片由作者本人提供,文章配图来源于作者或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传统村落(第一批)安徽省---汤泉乡龙潭寨村
洋涓村的新“天堂”
故事《扶贫书记》董凯
安源镇石板村:打赢脱贫攻坚战有什么成功秘诀?
广西立星村:夯实产业根基 点燃乡村振兴“主引擎”
【方志四川•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罗坤 ‖ 芳华无悔 谱写梦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