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秋专辑】谢庆波《石龙灯笼高高挂》

第59期

石龙灯笼高高挂 泗洲村里有高手

 “灯笼仔”是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手艺传承青黄不接

谢庆波

 民间有嘢

  一双巧手磨出茧,岁月印痕布笼间。石龙新城区的泗洲村是坊间知名的“灯笼仔”村,村内上点年纪的妇女都会编织灯笼仔,每年中秋前一两个月都是村里编织灯笼仔的高峰期,但今年提前了。6月9日开始举行的石龙镇第二届“中华龙民俗文化节”将展出1500个石龙灯笼仔非遗展示品,全部来自泗洲村妇女们的巧手赶制。

莞惠街坊,都来帮衬    

泗洲村在石龙的历史有多长,从“灯笼仔”的传承上可窥见一斑。从村牌坊处走进去,村内林立着一栋栋崭新的居民楼,沿着楼与楼之间的马路一路慢行,基本上在各家各户的门口都能见到一捆捆用竹子切细的篾丝,屋内则堆放着大量已经成品或半成品的灯笼仔。随便向村内上了年纪的老人们打听,给出的答案如出一辙,“泗洲村的灯笼仔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了。”因为他们的手艺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其中家婆传给儿媳较为普遍。   

 灯笼仔历史悠久,是泗洲村妇女的传统工艺,也是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村里老人介绍说,中秋灯笼仔习俗遍及石龙方圆数十里城乡,家家户户竖灯笼仔。东莞、增城、博罗一带外婆还要买灯笼仔送给外孙,以示前路光明。虽然泗洲灯笼仔数百年来受各种各样的灯笼冲击,但外婆所送仍是传统的灯笼仔,延续着泗洲灯笼村的历史。中秋前一两个月,东莞、增城、博罗等地客商,纷纷来提灯笼仔,灯笼仔需求近百万个。   

小小灯笼,倾注心血    

外人看来也许非常珍贵的手艺,对于村中的妇女们来说是家常便饭。到了下午,村内的妇女们搬着小凳子坐出了门口,互相聊着笑着,但手没闲下来过。她们除了带小孩、主持家务外,空闲下来就织灯笼仔,“我们村里最快的,一人一小时可编十个,一半都能织六七个。”村民们说,泗洲村一般家庭一年可编织五六千个。    

用来制作灯笼的篾丝要求很严格,“进的货都是从河源拿过来,而且有些还要浸泡过水。”平时每只灯笼的收购价是4到5元,价钱虽然不高,但却倾注了村民们诸多的心血在内。   

 “非遗”传人,手指全坏    

今年69岁的老人叶安,就是村民们推荐的编织灯笼仔“高手”,在村里知名度颇高,她也是东莞市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   

 叶安织灯笼仔具有数十年的经验,除了让人称赞手艺外还有许多不为外人所知的艰辛。“我的手指没有一个是好的。”在家中客厅的凳子上,受年纪渐大、腰椎不适的影响,叶安每次起身都显得很艰难,当她摊开十指时,被竹丝刮过的裂痕在时间的积累中,变得愈发清晰。    

在石龙,中秋节有老人给孙子送灯笼的习俗,寓意前路光明,也有“登龙门”的意思,因此中秋是灯笼仔的需求旺季。而端午节前后是开始做灯笼仔的最佳时期,备好了货,有人来订货时才可以供应得上。而石龙明天举行“中华龙民俗文化节”,需要展出的1500个灯笼仔,就是从泗洲村的妇女们手中诞生。   

 传统手艺,面临“断层”  

南都记者了解到,与许多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石龙泗洲村的灯笼仔也将面临着“断层”的尴尬,村里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再学这门手艺。村民们说,做灯笼仔虽然利用的只是闲暇时间,但也需要花很多的精力、功夫和心思,而正是由于这项工作的繁琐和辛苦,现在年轻人都不愿意学。叶安的孙女也没有继承奶奶的手艺,只是偶尔在忙不过来时帮忙糊一下灯笼纸。稍感欣慰的是,叶安的手艺传给了儿媳妇,勤快的儿媳妇成为了她的得力助手。    

对于这样的现状,村里的老人虽然觉得可惜,但也觉得有点无奈,现在的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也不能勉强她们。”  

 ■灯笼仔做法   

 “非遗”传人叶安老人介绍说,编织灯笼仔的工序比较多,从选料、破篾到浸泡、编织,再到上漆、贴花,虽然每一道工序都不复杂,但一定要手工精细。   

 她说,一个看似简单的灯笼仔,从选料、破蔑,到浸泡、编织、上漆、贴花,一共需要十多道工序,每一步都蕴含着巧妙的用心,“最辛苦的是买竹回家后,又要锯,又要砍,还要起瓤,又要煮,又要晒,其中灯笼头跟收尾最花功夫。”   

 如编织用的篾要细幼如丝,大少统一,厚薄均匀;竹篾要放桶里用热水泡软才能用;水煮后取出,摊开晒晾,不能曝晒,也不能长久潮湿,才不易发霉、折断。


关于我们

顾问:申平,汪建堤,吴小军,胡玲,陈虎,李玉军
管理:毛小玟,李修鹏

编委:黎桂良,郭海斌,长安,葛奎兵

主播:梁静,叶志平,徐丽珍,青春,小阳,庄建慧,木兰梅,邱燕妮,傅颖喆,郑彦茗

宣委:谢庆波,李昌盛,思乡,锣迈

文学评论员:陈振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村官·江西】他刚帮一个村解决杨梅困境,又赶往了另一个养蜂村…
京郊灯笼第一村——怀柔区红庙村
三岔村:手工制作灯笼上百年
广西玉林鹏垌村:在“古味”中遇见“新生”
闽南竹编:薄薄篾片编就“古早味”
又到年底谢神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