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方庭院许平生,千年情结共浮沉
一方庭院许平生,千年情结共浮沉

作者丨夕聆雪  主播丨竹子

编辑丨安般兰若(ID:anbanlr)




跌入城市洪流,我们内心深处都在渴望着,能拥有一处诗意栖居之所。

一方庭院,半壶清茶,一颗老树,满墙花开。我坐在紫藤花架下,等一场风来,盛一盏相思,品半阕明月。

林语堂先生曾这样描述过,自己对于悠闲生活的想象:

“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见天,天中有月。不亦快哉!”

这样的愿景,如今又有多少人可以实现呢?

如今整日穿梭于钢筋丛林中,能够拥有一方幽静的小院,已经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了。

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是安土重迁的,骨子里大多具有深厚的庭院情结,千年以来,未曾改变。

那是源于心中一份对居住文化认祖归宗的本源情结。是我们心中的诗情画意,亦是对田园风光的一种向往。

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城市住宅容积率普遍很高,我们渴望清新的空气,渴望碧海蓝天,渴望浅溪水澈,更渴望在曲径通幽处,能拥有一方庭院。

山园日静,花径风甜,四季轮回,繁衍生息,源远流长。

我一直觉得,中国人的院子,是世界上最美的院子,尤其是旧时庭院。

它蕴藏着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是集建筑、艺术、哲学和生活于一体的,追求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很多人的庭院情结,就来自于这样物我相融的契合,追求灵魂深处的那一点宁静。

有一本书中这样写道,“自古以来,庭院都是中国人安顿生命、安顿家属和安顿精神的场所。一道墙把一个家庭围起来以后,形成了家庭的伦理秩序。中国人的院子里面是个独立的世界,是一个家的天地,迎合了中国人居讲求“上有天、下有地、独成体系”的围合世界。”

对旧时庭院的热爱,来自于对千年文化的沉淀与传承,以及灵魂深处追求人与自然的契合。

梅兰竹菊、梧桐芭蕉、鸟雀昆虫,山石卧水,那一步一景,移步换景,“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美妙,每一次遇见,都是一种灵魂的洗礼与享受。

这种美妙,是心灵空间的延展,千百年以来,静静流淌在温婉绵长的唐诗宋词里,早已融入我们的骨血。如今的每一次相遇,不过是千百年后的再一次重逢。

古人有诗曰:“会景不在远,蓬窗竹屋下,风月自赊。”

庭院情结,并非局限于上流人士,对于普通的大众,只要心中有向往,就可以围一篱小院,蓬窗竹屋下,依然可以享受淳朴的田园风光。

著名作家冯唐在《我心目中的理想房子》一文中,着重强调了一所满意房子对院子的需求:

"要有个大点儿的院子。有树,最好是果树或者开花的树,或者又开花又结果的。自家的果子长得再难看也甜。哪怕花期再短、平时打理再烦,每年开花的那几天,在树下支张桌子,摆上简单的下酒菜,开瓶顺口的酒,看繁花在风里、在暮色里、在月光里动,也值了。"

以园养心,引花木为知己,置身于院落的生活,才能更加透彻的去理解生命的本真,回归生活的本质。

欣赏庭前花开,静待天边云来。风自由自在,月色轻轻洒落,我全部的心事都缱绻在这无言的风月之中。

闭上眼,静静感受,岁月在生命中缓缓流淌的模样。

可惜,多少人依然需要挣扎在社会的边缘,是去是留,考虑经济、资源、教育、生活,就算想要一处简单的田园风光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或许,有所失,有所得,才使得生命更加厚重。未来的路,任重而道远。

我依然想要一个院子,可以不大,不奢华,但一定要装得下我所有的诗意梦想。

平日里,可以沏茶读书,可以卧听风雨,闲时静听鸟喧,春来漫步花径。

一半接近阳光,一半躲在荫凉。静静感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美妙。

作者:夕聆雪(cy1659849023)安般兰若签约作者,愿用笔端敬余生,一句一梦织繁笙。写作,是一场扣问灵魂的逆旅,邂逅自己才能遇见你。个人公众号:聆雪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如果我有个院子,那它一定是中式庭院02
中国人的“庭院情结”,欣赏诗词古画中的庭院之美
大雪已至,你的院子如此美艳
有灵魂的中式设计
十二花田 ‖ 煮雪 ‖ 玉见 · 吾心安处
想有一片庭院,种上松与竹,春赏繁花冬听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