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终于收集完了,《本草纲目》中的所有养生粥疗浅析-头条网

古代中医崇尚以粥养生,而最知名的莫过于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本草纲目》中收入有食疗效果的粥,就有55种,其他各种古籍中记载的药粥方剂,就有1000个左右。陆放翁有《食粥诗》写道:“世人个个学长年,不知长年在目前,我得宛平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可想而知古人对养生粥的制作具有丰富的经验,下面营养师给大家介绍一些养生粥的分类。

调和胃肠类

李时珍认为粥能畅胃气,生津液……能推陈致新,利膈益胃,又因其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故最为饮食之良。《本草纲目》健胃类的有陈茗粥、神曲粥、燕麦粥、陈皮粥、白豆蔻粥、槟榔粥、枳实粥、枳壳粥、青皮粥、梅花粥、玉米粥、鸡内金粥、芋头粥、二芽(谷芽、麦芽)粥等。润肠类的有黄芪蜜粥、紫苏子粥、郁李仁粥、胡麻仁粥、麻子仁粥、香蕉粥、蜂蜜粥等。

补益类

补气的有糯米粥、大米粥、粟米粥、红薯粥、人参粥、黄芪粥、猪肚粥、白术粥、莲子粥、鸡汁粥、荔枝粥、鹅肉粥等。补血的有阿胶粥、龙眼肉粥、桑仁粥、熟地粥、养肝粥、鸡肝粥、猪肝粥、猪脊肉粥等。补阴的有百合粥、石斛粥、甘蔗粥、芡实粥、玉竹粥、天门冬粥、小麦粥、山茱萸粥、女贞子粥、石榴汁粥等。补阳的有韭菜粥、鹿角胶粥、羊骨粥、苁蓉羊肉粥、麻雀粥、猪肾粥、羊肾粥、海马粥、益智仁粥等。

清热类

清热类有决明子粥、大黄粥、竹叶粥、石膏粥、蒲公英粥、马齿苋粥、荠菜粥、绿豆粥、丝瓜粥、苦瓜粥、鱼腥草粥、生地粥、栀子仁粥、芦根粥、天花粉粥、竹笋粥、芹菜粥、地骨皮粥、枸杞苗粥等。

利湿类

利湿类有茯苓粥、赤小豆粥、冬瓜粥、车前叶粥、鸭汁粥、薏苡仁粥、泽泻粥、通草粥等。

解表类

解表类有薄荷粥、豆豉粥、金银花粥、荆芥粥、防风粥、桂枝粥、生姜粥、细辛粥、葱豉粥、白芷粥、辛夷花粥等。

温里类

温里类有吴茱萸粥、茴香粥、肉桂粥、干姜粥、羊汁粥、丁香粥等。

安神类

安神类有灵芝粥、柏子仁粥、远志粥、朱砂粥、酸枣仁粥等。

最常食用的养生粥

方1 糯米粥

粥方组成:糯米100克,白砂糖适量。

煮制方法:将糯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2剂,喜好甜食者,可加白糖适量同煮服食。

功 效:补中益气,固表止汗。

适应症:适用于脾胃亏虚,食欲不振,便溏久泄,以及气虚不固,久汗不止等。

粥义解说:糯米,又称江米、元米、稻米,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稻(糯稻)的种仁,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中医认为,糯米性味甘、温,入脾、胃、肺经,有补中益气,固表止汗之功,适用于脾胃虚弱,久泻,便溏食少,表虚自汗等。《本草纲目》言其“暖脾胃,止虚寒泄痢,缩小便,收自汗,发痘疮”。

《本草纲目拾遗》言其“止消渴”。《名医别录》言其“温中,令人多热,大便坚”。本品补益脾肺,固表止汗疗效甚佳,《饮食辨录》言“糯米粥,功专补肺,治肺虚热咳,惟其补肺,故又能固表,肺主皮毛也。肺虚表热,漏汗不止,最宜”。

注意事项:

1.本品性极柔粘,难以消化,故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

2.《本草纲目》言“糯性粘滞难化,小儿、病人、最宜忌之”。

方2 大米粥

粥方组成:大米100克,白砂糖适量。

煮制方法:将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2剂,喜好甜食者,可加白糖适量同煮服食。

功 效:补中益气。

适应症:适用于脾胃虚弱,肢软乏力,食欲不振等。

粥义解说:大米,又称粳米,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稻(粳稻)的种仁,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中医认为,大米性味甘、平,入脾、胃经,有补中益气之功。《食鉴本草》言其“补脾,益五脏,壮气力,止泄痢”。《日华子本草》言其“壮筋骨,补肠胃”。《本草纲目》言“粳米粥,利小便,止烦渴,养肠胃”。本品理脾胃,充五脏,生精髓,病人、产妇、老年人、身体虚弱者,以本品煮粥服食,或以本品煮饭,当米烂而末烘干前,取其上面的浓米汤饮之,对脾胃亏虚,消化功能薄弱者尤为适宜。

注意事项:

1.本品性味甘、平,煮粥服食,疗程不限。

2.选用粳米时以糙米为宜,不宜选用精制米,以免长久服食,引起维生素B族缺乏症。

方3 粟米粥

粥方组成:粟米、大米各50克,白砂糖适量。

煮制方法:将粟米、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2剂,喜好甜食者,可加白糖适量同煮服食。

功 效:健脾和胃,补虚疗损。

适应症:适用于脾胃亏虚,反胃吐食,大便溏泄,产后及病后体虚,食欲不振,头目眩晕等。

粥义解说:粟米,又称小米、粟谷、白梁粟,为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粟的种仁,我国北方地区广有栽培。

中医认为,粟米性味甘、咸、凉,入脾、胃、肾经,有健脾和胃,补益虚损之功,《名医别录》言其“补养肾气,去胃脾中热,益气”。《日用本草》言其“和中益气,止痢,治消渴,利小便”。本品健脾和胃,补虚疗损,对素体亏虚,病后体虚,产后气血虚弱者,尤为适宜,故《本草纲目》言其“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注意事项:

1.本品性味甘、凉,煮粥服食,疗程不限。

2.脾胃阴虚,或消渴口干者,以陈者为宜。

-------------------------

看不过瘾?关注百颐年官方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养生资讯

现在不养生,老了养医生

国家认证高级营养师可在线咨询

百颐年:baiyinian<--长按可复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氏家训二12:若要身体好,淡粥腹中饱
健脾开胃吃什么好?
《本草纲目》记载的这50多种养生粥,你都喝过哪些?
这10款养生粥老人孩子要多喝,驱寒保暖健脾胃,常喝气色好
吃粥一星期,少病7天!这5种养生粥,快来了解一下吧
小雪养生|推荐三款「滋阴养胃」的暖心好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