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多数人为什么沉默 - 今日头条(TouTiao.com)

大多数人为什么沉默

叶超英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英雄气概,让人心驰神往。然而,纵观中国数千年文明史,敢于发声且能够出手的毕竟仅是极少数人。在屡屡出现的不平面前,大多数人选择的都是沉默。

为什么大多数人是沉默的?不要责怪人们没有正义感,而是发声的代价太大了。

在几千年人治历史的锻造中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塑造了国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沉默、自私性格。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两招全身保命的绝招:一是中庸之道,二是明哲保身。前者讲究的是事事不走极端,适度而“中节”,决定了人们不能出头,尤其不能强出头;否则,“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至于明哲保身之道,一方面出自生命的本能,另一方面则是无数的事实教育和证明了这个道理。“沉默是金”“祸从口出”是国人口耳相传的告诫之言,“个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做了最好的说明。

更深一层究之,在中国之所以没有人敢出头、没有人敢“大鸣大放”,就是没有制度能保证你出头和鸣放之后不受伤害。2012年发生的广州越秀区武装部政委方大国殴打南航空姐事件就是一个显例。同机的许多目击者都不敢出来作证,而是一个非洲的留学生站了出来。非洲留学生之所以站出来,固然有其性格中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留学生”的身份对他是一层保护色,“外籍”学生又是一层保护色。也就是说,这个留学生是有“国际背景”的,是受到外国法律保护的公民;同时,在相同条件之下,中国法律对留学生的保护也甚于对本国公民的保护。层层保护的结果是,方政委之流不能或难以把这个留学生怎么样。而若是本国公民,权力的魔爪难免就不会伸到你的身上来。那些个“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故事及“进京抓记者”“跨省抓捕”之类的事件并非个案。在肆无忌惮的权力面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惹不起躲得起”的沉默哲学自然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

相反,如果有了一层乃至多层的保护色,想让人沉默都难。最明显的现象就是网上的“汹汹民意”:每一个公共事件出台,网上义愤填膺者“大片大片满是的”,几乎个个都成了拔刀相助的英雄。网民之所以敢如此,就因为有了网络马甲的保护,让发言者有了安全感。仍以上述方大国事件为例:网上的那些大胆发声的网民真在那趟航班上,恐怕保持也会沉默。

在美国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铭刻着一位叫马丁·尼莫拉(Martin Niemoller)的德国新教牧师的发人深省的短诗:“在德国,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 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人们常常引用这段话来说明沉默的危害和“宁鸣而生”的重要性。对此,马丁·尼莫拉还有一句更为简洁明了的概括:“如果我们不去维护正义和公平,下一个受害者可能就是你我。”其实,这样的道理我们不是不懂,而是懂了之后,仍然有重重顾虑。

要想让人们不沉默且能做出见义勇为的壮举,道德的建设固然重要,制度层面的保护更重要。只有道德建设和制度保护双管齐下,让英雄们流血不流泪、彻底免除后顾之忧,大多数人方能打破沉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沉默不是金
我们为什么会沉默 (评论: 房间里的大象)
沉默,比施暴更可怕
“没有说话”的后果
何时才说话
沉默与沉稳的不等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