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福”字倒贴有讲究!春节贴“福”字可别弄错了!

“福”字的演变之路


福(甲骨文):甲骨文,始于殷商,最早发现于河南安阳。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福(金文):金文,也称钟鼎文,始于周朝。商周是青铜器的盛世时代,青铜器中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钟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这充分展示了商周青铜铸造业的发达。




福(篆书):篆书,起于西周晚期,兴盛于秦国,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丞相李斯推行统一度量衡政策,其中之一是“书同文”,即统一汉字书写形式。篆书一直流行到西汉末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福(隶书):隶书,起源于秦朝,在东汉达到鼎盛。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字体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在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思想统一政策下,隶书逐步发展定型,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字体。


 

福(楷书):楷书又称正书,清代书法家翁方纲说:“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其特点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始于东汉,盛于唐代。楷书的名家很多,最著名的是楷书四大家,他们分别是:唐朝的欧阳询(欧体)、颜真卿(颜体)、柳公权(柳体),元朝的赵孟頫(赵体)。


福(草书):草书,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的基础上演变出来的。代表作如晋代王羲之的《初月》帖。狂草出现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代表作如张旭的《肚痛》帖、怀素的《自叙帖》。



福(行书):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笔势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要求楷书那样端正。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



  

别胡乱倒贴“福”字


中国各地的民俗年画,哪张画大门上的福字是倒着贴的?没有!

大门上的福字,从来都是正贴。

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而且大门是家院的出入口,一种庄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贴的福字须郑重不阿、端庄大方,故应正贴。

把大门上的福字翻倒过来,则必头重脚轻,不恭不正,有悖中国“门文化”与“年文化”的精神。倘以随意倒贴为趣事,岂不过于轻率和粗糙地对待我们自己的民俗文化了。





“福”字应倒贴在哪里


民俗传统中,倒贴“福”字主要在两种地方。

第一种地方是在水缸和垃圾箱上。由于水缸和垃圾箱里的东西要从里边倒出来。为了避讳把家里的福气倒掉,便倒贴福字。这种做法是巧妙地利用“倒”字的同音字“到”,用“福至”来抵消“福去”,用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另一种地方是在屋内的柜子上。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贴“福”字,表示福气(财气)会一直来到家里、屋里和柜子里。


 

“福”字什么时候贴


在除夕的下午,把事先准备好的年画、对联、福字贴上,这叫“新桃换旧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124种“福”字写法,春节前写起来吧!
本市热点:礼仪专家李兴国——书法作品大拜年
书法“和而不同”,“同”字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的书写
2023兔年春联集字(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
“福”字还能这样写,涨知识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