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完这5点后,80%的糖友都表示心情和血糖都变好了


“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你就这样出现在我的世界里,带给我惊吓……”这说出了很多糖友在最初确诊糖尿病时的心声。“怎么可能”、“我不听”、“糟糕透了……”这些怀疑、抗拒、消极的情绪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没有及时控制和引导,它会比糖尿病更凶猛可怕!


早在2008年,美国科学家就发现,糖友患老年痴呆症、血管性痴呆症、老年性精神病等的几率比非糖友高30%~65%。而且焦虑带来的压 力也非常不利于血糖控制。


先来看看这位糖友是如何控制情绪的

与一糖耐量异常的女性朋友聊天,我给她提了一些建议,比如控制饮食,少吃多餐,多吃蔬菜,少油少糖,餐后1小时保持运动,有好的心情,保证好睡眠……她坚持了半个月左右,血糖就控制得很好了,体重也降下来了。前两天,与老公吵架,正当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她一看时间,都已经快24:00了,心想再不睡就影响血糖了。于是她决定不吵了,睡了。

所以说情绪不是个“一发不可收拾”的东西,你要是想控制,就一定能控制好情绪,今天控糖小博士就来教教大家,如何赶跑不良情绪。

感到焦虑、恐惧?


很多糖友都被“糖尿病至今仍无法根治”这句话给吓得不行了。其实只要控制好血糖、血压和血脂等指标,就可大大地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完全可以和平常人一样好好工作、享受美好生活。


实际上大部分糖友之所以会得糖尿病,刨根究底是因为不合理的饮食、懒得运动等不好的生活习惯,所以得了糖尿病后只不过是纠正这些恶习,让你过上更健康的生活而已。


心情随血糖跌宕起伏?


最能影响糖友心情的就是血糖的数值,数值漂亮就开心不已,否则就可能开始怒发脾气。其实血糖与精神状态相互影响,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是控制好血糖控制的基础。


有些糖友在血糖控制不佳时容易丧失信心,甚至可能自暴自弃。也有些糖友为了快速让血糖值达到正常指标,盲目选择节食、高强度运动等。这两种极端的方法都不利于血糖控制。如果血糖控制不佳,首先要寻求医生的帮助,找到控制不佳的根源,询问解决办法,千万不能乱投医,听信偏方。


1型比2型麻烦?


因为没得选择,1型糖尿病糖友只能打胰岛素,所以他们比2型糖友会表现得更加抗拒。其实胰岛素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可怕,它是人体产生的一种激素,所以不会引起上瘾及毒性,只不过1型糖友自身不能产生足量的胰岛素,需要注射来补充而已。


在临床上,对于2型糖友,也一直提倡该用胰岛素时一定要及时用,这是最直接、有效的控糖方案。此外,注射胰岛素时,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的异样眼光是不是让你很受伤,不要在意,管别人干嘛呢。


担心经济的压力?


有的糖友恐惧的不止是疾病对身体的伤害,而是病没有治好,钱却没了。其实只要掌控好控糖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花不多的钱就能让你过上正常人的生活,甚至还可能完全摆脱药物。所以你大可放宽心,想办法把血糖控制好才是最要紧的。


怕拖累家人?


糖尿病有遗传倾向,会不会遗传给我的孩子?大家不用过于担心,糖尿病的确存在遗传因素,但是环境因素也很重要。如果把糖尿病的遗传概率比作一把手枪,没有后台的不良习惯去扣动手枪的扳手,一般是不会出现击发的危险的。


所以只要你能认真控制好血糖,不必过于担心影响下一代。而生活中,很多糖友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影响并改变家人,让他们也告别了以往一些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使一家人变得更加健康向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糖尿病人血糖忽高忽低,这些影响因素你都注意到了吗?
白开水中偷偷加一点'它',胜比降糖药,每天吃点,糖尿病不攻自破
胃之系列
糖尿病有遗传几率?这几个窍门可以提前预防!
如果糖尿病患者还有这4个观念,一定要多学习科普知识
糖友吕大叔右眼失明,都是这个习惯“惯”出来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