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只有把愤怒与怨恨放下,才可能让自心净化,清醒地待人接物

嗔怒的人有一种紧张的丑态,且好争好斗。嗔怒者常因小事恼羞成怒,争执不休,以致干扰或破坏平静的心情,造成生活上的苦恼。唐朝的拾德说:“无嗔是戒,心净即出家。”

无嗔确实是生活上很重要的格律,只有把嗔怒放下,才可能让自心净化,清醒地待人接物。有一位很负责的父亲,跟他的孩子解释功课上的难题之后,便心平气和地安慰孩子说:“你不笨。”孩子便说:“我觉得我笨。”父子俩一个说“你不笨”,一个说“我笨”,最后,父亲勃然大怒地说:“你不笨!笨蛋!”

嗔怒确实使人失去冷静思考的能力,不能自我控制。因此,禅家非常重视戒嗔。古代有两位禅师,一个叫坦山,一个叫云升。坦山放浪不拘小节,烟酒不戒;云升为人庄重,不苟言笑。有一天,坦山正在喝酒,云升从坦山的门前经过。坦山便邀云升一起喝酒,被云升婉拒了。

坦山说:

“连酒都不喝,真不像人!”

云升听后大怒,气愤地说:“你敢骂人!”

坦山疑惑地说:“我并没有骂你!”

云升说:“你说不会喝酒就不像人,这不是明明在骂我吗?”

这时坦山缓慢地说:“你的确不像人。”

云升更生气地说:“好!你骂我,我不像人像什么?你说!你说!”

坦山说:“你像佛。”

云升听后,哑然不知如何。禅者相信,真正避免发生嗔怒的方法是宽容,当一个人能忍受别人的批评和攻讦时,他就会免除嗔怒。另一方面,要避免伤害到别人,就必须注意维护别人的自尊、善巧的语言、给别人一些方便和为别人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能注意这4方面,就不容易引发别人的嗔怒。

当你自己嗔怒时,要提醒自己,给自己3分钟时间不说话,然后想着:“嗔怒的结果会使情况更糟,要忍一下,忍过去我就多了一分忍功,这就是成佛的资粮。”

只有把愤怒与怨恨放下,才可能让自心净化,清醒地待人接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47讲:刘备的愤怒】艮为山-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厉薰心。
你上一次发火,是什么时候?
點亮心燈:君子坦蕩蕩
徒儿我早已放下,你缘何还在八卦?
坦山与醇酒美人
不如我们从这句话开始,重新来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