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数量化评价”根本无法反应学术界实情,哪怕是小部分

  中国科学界的有心人都能看得出中国式科研评价的问题和弊端,以及改正它应该入手的位置。比如,金拓说:

  据我所知,人类历史上没有一项颠覆性的技术创新或社会创新及其带给人类的贡献能够在行业或国家的指标中显示出来。一定要搞些指标出来是为了让管理者管理创新者能有个“抓手”——我和行政职能部门的负责人debate时对方的用语。

  ————————————

  我想即便是做科技评价的各位图书情报界的学者也会认可这一点,实际上,科技的进步恰恰是现代社会所有创新的基础成分,而科技进步的促动者只是那些少量最优秀科学家的代表性成果而已,一旦计算全国人均就毫无意义。

  我回复的话里也说到这一点,其实在目前文献情报界关于科研评价的研究论文中,牛顿和一个刚入学的研究生在评价指标里表现为同一个东西。

  类似地,中国的科学家平均水平必然约等于美国科学家,宜家的一个家具设计研发人员和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科学家也是基本接近的。但是,糟糕的是,科学和技术上的创新就是那些最顶尖的科学家促动的,在科学界,甚至都不是80-20原则在起作用,而是02-98原则,也就是说——2%的科学家完成了98%的核心创新工作,剩下的98%就是来打酱油的。好在谁也不知道那2%最后是谁,这也许才是科学家们不必慌着转行或自杀的原因吧?

  而目前的评价模型则完全抹杀了这种科学界的常识。

  ————————————

  同样地,如果你想了解本领域的进展,去找1000个科学家的4000篇论文还不如找最顶尖的科学家访谈一次,看他对学科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看法。这其实也是我提倡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出去交流的重要动力,因为你的周围可能只是一群相对平庸的科学家;而去会议上,你完全有可能遇到本领域最好的,如果你再能请教一二,那就更好了,可能比你三年的闷头学习都有收获得多。

  在这样的情况下,数据一来就抹杀了区别,但是数据却全是客观的。有趣吧?那么,评价结果就因此而客观了吗?非也非也,反而距离客观越来越远,就是因为98%把那最优秀的2%平均之后,各国各地区科学家就一个面孔了,尤其是一个国家有几十万、上百万一般科学家来一起平均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

  而被科研管理者夺去的本应该属于“同行”的评议权,也正是中国科研管理的重要特色之一。我想问一下,哪国或哪地区的科学评议由此等计算程序完成?虽然发表论文、申请项目确实都是科研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是我相信没有哪里的科学家会得意洋洋地说因为A的论文多影响因子大所以我们没有录用B,或者所以我们升职了他而没有升职论文少的B。

  但是中国科学界会,而且特别自信,毫无愧色。

  我在给老吴的回复中说,虽然同行评议在中国必然会有不避嫌疑的科学家舍了一张老脸出来为自己的部下或弟子说话,但这是可以避免的,管理机制如果连“回避”都做不到的话,那中国科学家未免也笨得太出奇了。同行评议至少是正确的方向,但是,“数论文查影响影子”恰恰是和科研评价(尤其是个人的评价)背道而驰,反而这种评价做得越好距离真正的科学越远,而我们恰恰这二十几年里一直津津乐道这个东西。也所以,我说虽然文献情报界的研究者没有主动去为害中国科学界,但是很多一再推崇“数量化评价”的学者,俺们说你们是“帮凶”应该算没怎么冤枉吧。

  ————————————

  国外的科技情报界的影响不会直接到外国的科学家,所以,看着“加菲猫”Garfield先生在中国颇受推崇的架势,我觉得可能连加菲猫本人都很诧异——在国外也就同行知道他而已,而到了中国,几乎整个科学界都知道加菲猫的巨大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科研路径能带出诺奖级成果吗?
《给科学家的科学思维》:学术圈的生存指南
解放科学记录,为何就是捍卫科学发展?|观点
“电荷不存在”闹剧:民科新套路,科学圈该如何应对?
防止科学泛政治化如何可能?| 来论
反思屠呦呦现象:有些研究投太多钱害了科学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